2014年5月6日星期二

学区房基本上是忽悠

学区房"投资价值,保值,为教育……"基本上是忽悠;
政府民生,开发商,教育部门联手垄断(教育+土地),为革命搜刮民脂民膏; 
被民粹反户籍制度和政治利益集团联合"排内"挤走的土著市民的地段生学位

 

如果"有资格作为地段生,入读好学校;为了下一代,吐血当房奴",就是学区房的广告口径,那么此买房理由,即所谓学苑房,基本上是就忽悠,但却不一定是开发商的忽悠,更应视为政府利益机构联合地产商的忽悠。证据就是,"学区"的划定是一个变数,而且越是好的学区,越是不得不成为变数,但是商品房的地段却已经是定数。因此,如果学区不是总能够包括商品房所在地段的话,则学区房就将失去其价格支撑;而必定是一个忽悠;但如果学区房总是包括了商品楼盘,则显见政府部门与开发商的联手造市,同样是忽悠。

笔者观察的京沪广三地的学区房的特别,是后一种情况:当地的高价商品楼盘,——>此即学区房所指!——>总是与新划定的学区一致,被踢走的总是周边"老城区"的地段生!这个结果既可以让反户籍制度的民粹群众们,多感受到一点"惩罚了城市最穷的居民"的公平;也可以说明,所谓反户籍制度,到底所谓何来?所谓"户口后面的福利",到底还剩下什么?——>尽管本地居民的税后福利,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笔者想提醒的是,即便如此天经地义的"税后福利",在市民户口登记的背后,还剩下什么?让民粹如此眼红?

尽管政府利益集团,到底如何与开发商和卖学区房的中介广告密切合作,以致于似乎风牛马不相干的教育部,也成了卖房子的掮客,其中细节既不透明,也属国家机密,不可能由你我小民证实或者证伪;但是可以用得上概率论上的社会经验,"一见不奇,再见为奇,三遇可视为证实",(一见为缘,再遇为奇,三遇必为我敌),学区商品楼盘总是"恰巧留在学区内"的"巧合",意味着此划分必定是教育部门的有意所为。按照笔者所了解的教育部门的熟人解释,其中一种可能性是学校领导最喜欢学区房生源的"高素质"。

如果从"学区房"为了卖房子的博弈角度,可以通过虚拟人格技术,考察有关利益部门,将商品楼盘划入学区和划出学区,两种方案的各自好坏。将商品房划出学区的话,坏处是"学区房高价=高税收"的促销承诺落空!好处是可以促使新的买家购买新划定的学区房,但是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已经成为重大的不确定性成本的"学区重新划定"的因素,而大大加强了学校收取择校费和赞助费的博弈地位。如果总是保持学区房所属高价楼盘的稳定,则相当于牺牲潜在的学校促销利益,但是确保了三方联合销售学区房的卖房利益。

显而易见地,将高价楼盘踢出重新划定的学区,符合名校和教育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教育部门总是"放弃自已利益的最大化",则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地方政府(或开发商通过地方政府)补贴了教育部门在划定时的利益损失,以保持教育部门"学区划定"的利益损失。这笔补贴又被作为"政府对本地教育事业的投资",而被视为民生的仁政,堂而皇之。由此也不难了解,民粹和公知鼓噪取消择校费,效果相当于反户籍制度的民粹,联合政府利益部门围剿本地居民被剥夺了"地段生资格"后的择校途径,政府乐得借此促销学区房。
逻辑提示:"三遇可视为证实,是上述利益逻辑的后验"

学区不得不调整,原因也在于"名校"是固定的,但是人口流动是不固定的。名校构成了紧缺的资源,冲学区房和地段生,原住民就算有了新住址,赖着也不会把户口迁走;新移民花如此多的本钱买学区房,可见聚集到学区周围的动力有多大;结果必定是,学区"地段生"越来越多,无论学校如何扩招,终会超出名校的本来容量,不得不重新划定,从而构成了学区划定的不稳定。政府有关部门为此付出巨大努力,为了卖房子而保持相对于高价楼盘的学区稳定;算是"不想忽悠"的一点诚意,但是到了学校内部的分班,就是另一回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