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金融业的资本来源和业务模式;
古希腊城邦间贸易有高度发达的民间金融;
罗马金融是武力兼并希腊城邦金融后的垄断;
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国际贸易之中的金融业,适应当时的国际间风险贸易,围绕着神庙的金库,已经发展出一整套的银行、信汇、保险的国际金融体系。西塞罗卦雅典求学时,带的不是银子,而是在罗马签发的,在雅典兑现的银票。雅典和罗德岛之间的外贸,参股者可以向本地高利贷购买船货保险,如果因为海难损失,可以向本地支付一半的船货赔偿。恐怕这是见诸于史的最早的保险业。
罗马时代对政治家和自治体的政治金融放贷,尽管篇幅远远不及诸王朝名人政治家的道德艳史,但比起民间金融经济的介绍的零星,仍然显得远为丰富。政治贷款中很著名的例子,是恺撒担任罗马营造官时(罗马营造官履任,相当于自费买了竞争入常(选执政官)的资格证)欠下巨债,几乎无法到西班牙赴任。罗马金融业是在希腊城邦国际间金融崩溃后,取而代之的罗马帝国垄断的政贷金融。
在罗马只要贷款要收利息,就被称为高利贷,也就被称为道德败坏。这就是克拉苏的恶名的由来。其实"克拉苏银行"的贷款条件并不苛刻,利息尽可能还,但本金一定要按期还,否则拍卖其抵押的资产。罗马信贷的资金来源,一是希腊传统的神庙积蓄,二大贵族对外战争的掠夺(如庞培从亚细亚带回2亿两白银)、三是对内公敌宣布的抄家(如苏拉);由资金来源可以看到与国家权力相关的金融垄断雏形。
罗马金融业放贷的对象,史载中最大量是司法信贷。这是由于罗马法规定,一旦发生民事诉讼,原告和被告必须出示涉关诉讼额的保证金,限期不能出具保证金者算败诉。这样就为金融借贷的行业创造了无数的"业务机会"。这等游戏规则,收买一些冤家原告无事兴讼,从中牟利的灰色生意,肯定是不少的。比较接近于商业贷款的是地产买卖,但是在共和国时期,又导致服兵役的自耕农大量失去土地。
罗马金融业较大的贷款项目是对罗马官员履职所需的预支,相当于今天的地方债务。罗马官僚没有薪水,但可作为行省包税人获得收入。凯撒就是其中一例,罗马历史上著名的Catlina阴谋,也与政治贷款的欠支有关。Catlina竞选执政官为止,必定已经花费巨资而欠下巨债,因为其极类似于重庆薄主教式的民粹的激进的政治纲领,而被元老院和西塞罗抵制终不能上任时,Catlina必定已经是山穷水尽。
罗马金融业对战败国家(对罗马)赔款的借贷,常常被忽略,反而以为是如高卢这样的国家,真的有那么多黄金白银。实际上罗马对战败国的勒索,远远超出其财税收入,差额则由政治高利贷者代为支出。绝大部分战败国的赔款数额,本身是由作为中间人的高利贷者与战败者商定。罗马国家从中得到最大额的即时赔款,同时又支持高利贷者对战败国的赔款合约,构成了对战败国的长期奴役。
因此罗马时期的金融业,可以看到后世的"隐性军费支持的重工业GDP"的显性表现,就是用国家军事投入,通过对外军事扩张,所谓"罗马的光荣", 为罗马帝国权贵控制的金融资源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然后通过帝国支持的高利贷,把被征服者长期置于罗马权贵的奴役支配之下。其逻辑流程与英帝国征服印度掠夺大量金银,又用(重税+包税贷款)的方式,成为印度的债权人,异曲同工。
罗马帝国金融业最后的业务,就是对穷困罗马人的贷款,进而因为债权关系,让债务人转为自已的依附者的客民制度。当马略的军事改革,直接从穷人中征募可供对外掠夺的军团,军团士兵又成为统帅的依附者时,罗马的军队也就开始成为统帅的附庸;整个罗马国家也最终成为拥有军队的统帅的附庸。通过罗马帝国对地中海各城邦的征服,城邦间的国际金融,渐渐转变为罗马国家权力垄断下的政治金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