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监管本来含义就是封建 马克思主义的错误

"监管"本来含义就是封建;
"监管创造价值"的政治信仰;
"监管创造价值"没有考虑边际的约束;
监管不能创造社会价值,监管导致社会价值消散


所谓监管本身,就意味着"按过去的某种模式,让此行业运作不要离经叛道,否则领导同志(或公害卫道士)不理解"。这就是封建本来的含义,也意味着对生产关系的模式的固化。这样的社会当然是毫无创新,毫无生气的。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用另一种办法,用财政补贴,强制其他行业补贴,用凯恩斯主义补贴……,把这种毫无生气的生产模式的产量,只要有保贴,就以无限的产量放大之,称为产值

一个零是零,无数个零加起来,无数的零的乘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为就是无限大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这就是"先进性"。在卡尔马克思的年代,仍然处于中世纪封建经济模式开始瓦解,新的市场经济模式尚未确立。卡尔马克思等人,一方面惊喜于中世纪固化的产品模式的百倍剧增而称之为"工业革命",另一方面又感受到低效的剧增,由于资源短缺而导致的不可持续性,称之为腐朽

卡尔马克思等人,并没有理解中世纪经济模式瓦解过程中,劳动者伴随着人权完整性提高而自然得到的平等,更没有理解因劳动者所得构成了新的消费者阶层,即今天所谓"中产阶级",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自主的自负盈亏(自已劳动所得)的消费,通过自然淘汰陈旧的、过度的产权,而解决中世纪生产模式的低效扩张,和对短缺资源的低效的利用。卡尔马克思等人简单地以为,政府管起来就行了

卡尔马克思等人无法理解,当中世纪时显得得珍贵无比的"生产"变得轻而易举时,还有什么现实社会需要,是不能通过"政府管起来"就解决的,如果说国王贵族是腐朽的,那不信神不用国王,不就不腐朽了吗?。为此而彻底消灭私有制,解决自基督教出现之日起,就视之为万恶之源的,因为当时生产不足而不得不容忍的的私有财产,在彻底的公有制基础上重新组织未来的社会,难道不是基督教理想吗
假设"生产创造价值""监管创造自由"等传统信仰正确,马克思主义不正是其逻辑结论吗?此时回到了科学世界观的最基本的前提:对于科学的结论,到底是相信它呢?还是因为与传统的(一般是神学的)信仰冲突,而拒绝它呢?到底是拒绝马克思主义呢?还是拒绝基督教和东方国学这些传统信仰呢?这就是东西方传统卫道士的难题:他们没有考察假设前提的正确性!也不能面对"信仰"错误的恐怖。 

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错误,他们在惊叹"产量百倍增加"的时侯,同时也假定了"产品价值是恒定不变的","卖方市场是不能改变的";因为"产品消耗的劳动和原材料的价值是恒定的"——>这就是第三方的价值恒量标准;而根本没有考虑到,由于资源短缺的限制,将导致产品价值随数量增加而边际性下降;即边际效应。中国古代称之为"物以稀为贵,货以滥为贱"。

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也就是传统经济模式"信仰"的错误。他们总是假定某一变量"极大变化"时,却能够假定其他变量"基本不变"!经济环境的内部要素交换过程中,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这种错误同样普遍见于自马歇尔的均衡经济学开始的,"西方现代经济学" 的种种分支!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用虚拟的计划弥补价值下降,凯恩斯主义就印钞票买下生产商的积压产品,回避了这个根本错误。

在假定奴隶制/生产/监管可以达成计划数量时,质量的可靠性随数量增加而下降;当计划确保质量时,数量随质量的上升而下降;确保(质量×数量)时,"产值"所需的原料和人力资源的短缺无法保证;确保(质量×数量+保证原料可持续性)将意味着环境的严重透支的同时,产品的适用性被固化而价值消失。结果就是零与任何产值的乘积,仍然是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GDP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