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唐的府兵到明朝卫所及满清八旗绿营的制度沿革
明朝卫所的军事组织,在世界历史中也是很奇怪的"军队";庞大而低效,只能出现在中央集权的利维坦国度。不过在中国历史中,明朝卫所组织,并非原创,其始创者是北周隋唐时的府兵制,中断于安史之乱,初步复活于宋代的厢军(可视为少数民族卫所),完善于明太祖朱元璋。清朝的绿营和曾国藩创立勇营时,已经不再是卫所形式的世袭编制,绿营仅保留了明朝卫所的形式,军饷由中央皇朝拨给,军官由中央选拨,不再作为兵部的下属(清朝兵部退化为后勤部),改由皇帝牵头的军机处,与八旗事务一半处置及军官选派。
北周隋唐的府兵的前身,则是北魏南北朝时期大量的"少数民族部落营",其前身既可追溯到少数民族成部落宗社地游牧,或托庇寄汉人大族篱下时的自治组织。参考一下太平天国前身的广西客家移民群体,和清朝东干叛乱时期回教宗社群体,以及如亚德里亚堡战役前的哥特人部落组织,以及中国文化也颇为熟悉的蒙古和满族部落的组织,就可以明白府兵的制度,为什么是父死子继当指挥,自筹军费保皇帝了。府兵的另一个前身,是三国两晋时期汉家大族的私曲,如曹操和司马氏等的部曲,在国家层次观之,其实也是府兵了。
在明白三国两晋时期,汉家豪门大族近似于府兵的内部组织,就可以纠正一下,诸如东汉时期的经济人口逊色于西汉,以及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大灭减,虽然确有其事,但是如果仅以官方记载的户口数据而言,就会高估灾难的程度。三国两晋时期的华汉地区户口大减,不完全是人口的减少,还因为名义上是皇帝的东汉曹魏司马晋的政权,只是自已的族兵(府兵)集团公司自称的草头王,但还没有垄断全中国,还有大量的大中小公司并存。三国两晋时中央权力垄断削弱,上报的户口相当于向央公负责的税收,自然各自隐瞒不报或少报。
ps1:按三国志等正史的数据,三国末期的人口下降到600万,但仅在南中孟达叛乱,就冒出几万壮丁,可见人口大量隐藏;实际估计有2000万左右;
ps2:明朝末年的亡天下,就没有三国时宗社私曲庇护的"防火墙",因此明朝灭亡时的人口锐减基本真实;
北周太祖的军事改革,并非首创了府兵,而是将传统中的汉族私曲和少数民族的依附部落,加以正式编制登记成国家军队,既便于监督,又便于奖罚,也方便选拨忠心者。从而提高了北周的军事力量。北周武帝"灭佛",实际上是把佛寺当成另一种部落,一方面登记并没收多余土地,令其成为国家可以收税的"均田",同时把托庇于佛寺的人口(大部分不是和尚,是佛寺庇护的农奴)分配给兵府;精壮者当兵,其余作为兵府的农奴,耕田供应国家应税及履行军事责任(两者一般不重合),实际上换了个农奴主,一般也改跟主人的姓。
ps3:"兵府"是笔者取之名,有时也叫军府,具体称谓五花八门,明朝时统一叫卫兵;
ps4:北周登记兵府和府兵,类似于给小产权房登记产权,或者如计划生育结束后,登记超生人口人户;
北周(及其前身西魏)的府兵制改革,适应了北周比北齐贫穷,胡汉文化杂居(摩擦械斗因此频繁,如太平天国前的广西)"民风骁悍(北魏崔浩语)"的环境。对于一个致力于战争的国家,整个国家都军事化后(西北兵府占总人口 60%以上),效率反而(对于战争需要而言)有所提升。因此北周尽管幅员和人口都远逊于北齐,军事实力并不逊色。北周随着军事胜利而推进的疆界,并没有相应地把府兵制推进新的郡县;而是令其成为财税之地,由整府迁驻的府兵驻守。因此北周隋唐凭川陇对全国的征服,颇似满洲八旗对中国的征服。
在新征服地新建的兵府,选拨者并非精壮,而是在当地食无所依的群体。可想而知,即便是从扶贫的角度,少数民族必定是"优先"。中国历史上称"好男不当兵",原因之一也是自三国两晋以后,当兵几乎等同于对成群的活下不去的群体的国家救济。因此南北朝以后的中国军人,多少都有点少数民族的血统。传统史书以之为"少数民族入侵,胡人当政"是不恰当的描述。汉族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汉豪族自守有余,当然不乐意给皇帝当穷兵被驱使,由此又引起隋唐及宋的皇室对汉家大族的打击。其结果又被误以为"汉人柔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