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星期一

隋唐的府兵及科举和安禄山的兵力

隋唐的府兵及科举和安禄山的兵力; 

 

隋唐早期皇帝领导下的府兵,是穷地方的穷人军事组织,如同延安里走入北京的毛党军,却没有在全国打土豪分田地搞共产主义的信仰。既接受了君临天下后自当息兵爱民的孔儒道家传统,维持治安的必要,也让这些朝廷离不开法家的手段。不过总体上,这些穷地方朝廷,既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豪门大族代为包税人,提供远较穷地方出产为多的税收,同时又对这些地方(如山东,江南)的豪门势力不放心。因此其政策,就是一方面将民政事务交给原地方豪门,另一方面是用自已穷地方的府兵,提供地方的保安和治安,保证财税可得。

不能信赖富裕地方自治力量的拥戴,就只能依靠(相对于全国来说)数量有限的府兵作为占领军。无论是封建帝国的税收效率有限,还是孔儒传统"轻徭薄税",都令到隋唐帝国从地方税收征得有限,府兵是穷酸,终唐之世都没有改观。费用短缺之间,兵员的招募,(无论是以幕兵而论,还是以新置府兵而论),都越来越向扶贫倾斜,少数民族部落成群地优先。要保留凭地域、宗族人脉纽带联结的西北军阀朝廷,就不得不保留政治中心于关中。首都既然定于贫困关中的长安,就少不了劳师动众,向中央输粮的漕运,此即隋唐是也

科举尽管源于曹魏的九品中正,复于隋炀帝针对关东寒门的选拨考试,成型于武则天时期较大规模的亲信政治势力的栽培;但终唐之世仍然是很次要的官僚来源,陈寅恪认为仅5%-10%。唐朝的科举,基本上中央官员的职称考试,其结果是导致唐朝京官,基本上分成两派(党),即来自于西北军阀红N代的世家豪门派,和来自科举选拨(主要是关东寒门)的职称派。此两派在中唐以后以"牛李党争"最为出名。中央通过科举选拨全国(有能力受教育,又不是豪门),是试图在西北军阀红N代与山东豪门之间,培养和寻找第三势力。
ps1:中国目前的公务员考试,严格意义上未到选官的层次,最多是乡试(举人),目的是选拨吏员(师爷),即公务员职称
ps2:高考也是科举,但只是相当于明清时代的作文测验,选拨"童生,秀才"

从隋唐科举的目的,可以看到,将科举之源归于曹魏的九品中正制,颇为牵强。因为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曹魏及司马晋,对地方豪门势力的妥协;而唐宋以降的科举,则是对地方豪门势力的反动。尽管职称考试从形式上看相似,但至少就目的而言,两者是相反的。日后的宋朝清,科举选拨的官员,可以深入到各国的县级单位,给现代作家以错觉,以为唐朝也用科举控制到了地方层面,——>这就是从府兵开始,必须要说到科举的原因,——>实际情况是,唐朝科举只是一次不成功的政治改革,"改革成功"要到推宋朝中代以后。
ps1:"宋词"代表着宋经济发达后的文化繁荣,唐诗却是因为唐的职称考试,其中一门功课是写诗
ps2:从科举的目的,可以对比欧洲的中世纪,而确认中华帝国时期,与欧洲中世纪是同一政体的两种形式

真正开始与后期政治目的相符的科举者是隋炀帝;但终唐之世,采用科举官员取代西北府兵支撑的军政力量,震慑关东地方土豪,取代昂贵(对府兵而言),低效(对中央财税而言),危险(对地方豪强势力可能独立而言)的(府兵+本地荐举(九品中正制的遗留)),整个目的远在达到以前,就已经被安史之乱打断,随后是藩镇并举的中后唐时期。将安史之乱理解成"中断了唐朝的上升"是不客观的,马克思主义式的"社会发展论"的结论。从社会进化论的人性定理,安史之史仅仅是暴露了唐朝体制的缺陷,中止了无效的改革。

安史之乱是唐朝府兵制及其支撑的初唐政制的末日。安史之乱的起因是李林甫对府兵制的改革,其实就是废弃。改革的原因是唐朝的府兵到中唐时期,已经象明朝的府兵那样,衰败不堪;改革的条件是中唐经济的相对繁荣,朝廷税用比较充足;改革的方向是挑选还有战斗力的,一般也比较穷的兵府(不幸地,一般是也是少数民族!),由国家直接支饷,改建成战斗力更强的职业军队,类似罗马帝国军队。但得到如此改革的军队大约只有唐军府的四分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域。非常不幸地,这些精锐部队大部分掌握在安禄山的旗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