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星期日

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

府兵是用庞大的户籍人力炮灰,代偿职业战斗力缺陷的国防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职业军队"非常罕见;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的原因

 

李林甫用五倍于以往支出的军费,所能改革的兵府只有唐朝兵府的四分之一;可以算出职业化兵府的费用,至少在旧兵府的20倍以上,(因为所涉兵府并不是同步改革)。以包括安禄山初期及历代类似改革的军队效能比较,都可以看到,职业化军团于是十倍于同时代的府兵组织的作战效能。值得强调的是,府兵所占用的人力资源,并不是府兵能够投入作战的兵员。以明朝的卫所为例,卫所兵户每户出一兵,但只有卫兵将领亲率的亲兵(相当于五代的牙军)才真正有战斗力。亲兵的数量占卫所兵额的数量,在十分之一左右。

因此而得出,府兵组织是用20-30倍以上的人力消耗,还要再乘上"每兵所属的户口数量",因而被冻结于兵户的人口;换取的是与职业军团相当的,而且只适用于本土作战的能力,且不能象少数职业军队那样发动远征。否则将受制于庞大兵员机动的管理困难和后勤输送能力的限制。相反,职业军团所涉的庞大军费,也不是落后的农业社会中受限制的商业产出的,微薄的税收所能支付。李林甫仅仅改革了不到四分一的兵府,每年的军费预算即达以往总数的五倍!被朝议讽谏为"无能,贪腐",也反映了廉价的府兵对唐朝的吸引力
或曰,"明朝的卫所兵是农民(正确),唐朝的府兵是职业军人",但是唐朝的府兵,在其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和绝大部分兵府之中,都是与明朝的卫所兵一样,也是农民。算得上是职业军人的府兵,
仅在李林甫军事改革后到安史之乱以前的短短十几年之间的少数兵府;而已。又或曰,"高仙芝部在怛罗斯战役中显示的唐军战斗力,让阿拉伯帝国放弃了入侵中国的念头",此说也好象有点对的完全错误。高仙芝部无疑是少数改革后的精锐部队之一,否则不能承担翻越葱岭的作战任务;但唐朝类似府兵数量不大,高仙芝部实为精锐
ps1:不要说政治内敛的阿拨斯王,就连外向的倭马亚王朝,也无意无征中国;怛罗斯战役也没有哈里发军队,甚至没有呼罗珊的军队参战

可以回溯一下中国历史上,比较接近于职业化改革后的军队,显然包括西汉李陵那支小部队,其战斗力也的确悍然。战国后期的秦的主力常备军(约5万),因应当时比较贫穷的社会和尚武的环境,可能达到了职业军队的水平;但六国之兵除就不是府兵。从组织形式上,六国之兵的主体类似于魏晋时代的私曲,和晚唐藩镇割据时期的地方团练(民兵)的。只有少数大国如赵的中央常备军,可能达到与相当的战斗力。但六国精兵的数量较少,与各自税收所能供应的脱产军团的数量相关。秦相对较贫穷和周边多戎族,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ps2:在冷兵器的"人力=战斗力"的时期,"贫穷"也是一种战斗力,至少意味着长途机动时的后勤负担较小,军队也不易离散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试图制服蜂起的藩镇的艰难,各地藩镇割据的顽强,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府兵制对中央朝廷的诱惑和固有的缺点。牛皮历史学界出于爱护"盛唐威武"的良好愿望,总是将晚唐无法中兴,永远地归因于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永久性影响,——>这不符合实体社会学先验(不因历史事件而改变)的历史规律,即"个别的事件不会影响历史的趋势"。按照实体社会学的逻辑,唐朝如果被安史之乱永久性地削弱,那么安史之乱只是导致唐朝制度缺陷暴露,而导致唐朝必定被削弱的诱发事件。该规律适用于其他所有事件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之所以长期不能制服各地的藩镇,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唐朝军事镇压的威望在安史之乱中被严重削弱。简单说各地闹独立的时侯,不太害怕"战无不胜"的唐中央军的镇压,倒时时记得唐中央军的丢盔弃甲。第二个原因也显然是唐朝中央能够调动的军队,在安史之乱中损失殆尽,此后只能依靠忠心的藩镇提供的外勤。第三个原因是唐朝丧失了支持中央军事计划的财政能力,但这个原因不是主要的,因为江南与四川的财税重地在唐朝手中。最后是关键原因:各地藩镇在当地的税收及地方团练防守时战斗力非常稳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