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

蒙代尔三角和民主进程和奇迹

不确定性解读“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奇迹”;
不确定性与蒙代尔及民主专制进程三角原理

 

局部的不确定性成本,在形成事实性亏损后,理论上总是可以在全局中加以转移,只要有转移亏损的权力。因此只要肯投入成本,测不准原理三角中的“局部体现的不确定性成本”,就可以通过事实上亏损体现的不确定成本转移到其他个体,所谓“以邻为壑,以民为壑”,而只留下不确定性体现的“利润”。

因此测不准三角中的“局部限制”可以替换成“对成本的控制”;精确性在时间上可转换为“确定的期限内”,可靠性则转义为“确定的目标”;那么不确定性原理或称测不准原理,在完全不考虑成本的条件下,就成了战争电影艺术里头饰领导同志气魄时一句颇为雄壮的话:“不惜一切代价(成本),在多少年内(如三年大跃进),实现某某目标(如赶美超英)”。

只要领导同志能够确保支付“不惜一切”的代价,没有发生破产,那么时间限度内的确定目标总是可能实现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谛”。问题在于,第一“到底是谁付出了代价”;第二“确定的目标”的价值由谁判断,利益归于谁?第三“确定的时间限制”其合理性有什么依据?这就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优越性”,如中国奇迹苏联奇迹之类的科学原理。

由于限制条件的模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总是变成:“不惜老百姓一切代价,在领导同志不耐烦以前,保证实现领导同志自已认定的利益目标”。用毛主席的话来说,“闹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朝那代不死人”。如果了解到历史和现实中的“奴役,掠夺”,真正原因并不是“贪婪地转移民众财富”,而是转移事实性亏损,是好心办坏事后,掩而盖之,终成尾大不掉;是非观念当有一变。

(测不准=不确定性)的三角原理有具体应用上有许多变形。如蒙代尔三角,“汇率锚定(如美元挂钩),资本流动(如外汇管制),独立货币政策(如克服外汇占款增加的输入性通胀)”,任何一个经济体,不可能同时控制三个条件。假如中国真的相信这条定律,就不会搞国际板这样花样了。美国是放弃了“汇率锚定”,而中国就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中国也就不得不承受无限制的被动通货膨胀。

在蒙代尔三角中,汇率锚定对应“精确的”,资本流动对应“局部(供需调整)”,独立货币政策对应“可靠的,自已可把握的”。如果换成进出口的汇兑成本的方式,蒙代尔三角原理就变成,“要无限期地(时间上)避免汇率自行调整(如人民币升值)而实施的外汇管制,代价(成本)是无限大的”。这就是国际热钱为什么象食腐的动物盯死尸一样盯着中国那三万亿外汇储备的原因。

又如在人类社会民主与专制关系,(测不准=不确定性原理)同样以三角限制的方式,表现为民主三角原理“中央集权(局部与全局),社会稳定(可靠增长),放弃独裁(即民主选举,相当于精确政治决策,经济计划)”三者不可兼得。美国是放弃了中央集权,而中国则是放弃了民主选举。

转用成本控制的方式表示民主/专制三角原理,可以分别表示为:如果在一个专制形态的社会,强求在确定的时间内达成民主的政治状态,则将付出无限制的代价体现在社会的稳定上;反之:一个专制的社会,如果强求在无限制的时间内维持专制形态,对于社会稳定所付出的成本,同样是无限大。显然是一条如何走钢丝的难题。基于“我的利益在那里”的保守主义或称“不折腾主义”,也就应运而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