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

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无理取闹 颠覆西方价值观

钓鱼岛的价值观冲突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
由钓鱼岛争端理解私有制如何实现和谐社会;
把钓鱼岛意识形态化,日本将没有任何选择

钓鱼岛在天朝帝国颇为造作的激动,实际上是传统公有制观念无视私有产权,与私有制社会私权不可侵犯,两者之间水火不相容的冲突。彼此的确希望降温此冲突,但是公有制与私有制则导致了彼此无法让步和妥协。自古以来两个公有制帝国之间这种鸡毛蒜皮的领土争端,都很难在剑拔弩张中解决;除非一方战败输了本钱,然后称之为"不平等条约";今天的全球力量主流却是私有制社会

钓鱼岛上体现价值观的冲突,绝非马恩列斯毛所称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公有制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即所谓信仰的基础上的,但是公有制本身是社会的组织形式而不是意识形态;至于私有制从来就不是意识形态;如同人权从来不是特权;科学从来都不是哲学。钓鱼岛争端表现出公有制帝国一方以意识形态的口水仗的攻击,而私有制一方仅仅恪守私权的自卫,貌似咄咄逼人之间,其实是中国的不利之处

钓鱼岛上体现价值观的冲突是全面而根本性的;以致于普中华之下,都以为中国必定是极其理直气壮,持异议者也多以息事宁人的勇气,自以为对日本以极大的让步谓之"妥协",而极少有人能够以易位思维的方式,理解在对方乃至在全世界主要的力量核心之中,(所谓非洲野人部落的几个小报编辑"支持中国",forget it),实际上以同样的no doubt,同样认定是中国方面,无理取闹故意炒作。

除了土地公有制与私有制现实制度冲突,钓鱼岛争端上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理解"法治"的基本常识,不理解私权争端的处理方法,更不理解法治对私权争端的裁决,并不是"正义的标准答案",而是对彼此和解的妥协的建议。如果通过钓鱼岛争端,能够让更多民众了解私有制社会,独立于公权的私权在争端中是如何限制冲突发生,在有价的妥协中消饵仇恨,就可以理解和谐社会是怎么诞生的

如果没有私有制产权的(法学)常识,甚至仅仅是从"私权公(王)赋"去理解钓鱼岛中的私权,将无法理解《假如日本割让钓鱼岛怎么办》,理解其中关联的人,恐怕大脑会"嗡"的一声,刹那没有了主意!——>不可能有解决方案!假定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而不接受钓鱼岛地主的私权是不可侵犯的,即坚持土地公有制,"国家不承认日本地主拥有的私权",那将意味着暴力搬迁是完全合法的

这就是当年帝国党枪杆子里得天下后,对全中国的私产国有化的依据。无论是属于对华友好的外资(否则不会对中国投资)还是民族资本家和地主的资产作国有化的依据,即"新的国家没有承认私有的财产权"(私权公授)。所以钓鱼岛争端之中,如果是马恩毛左的老中青粪狗采取民族主义立场,还算得上是前后一致;那么一些自称追求"民主,自由"的"右派"也成了左狗爱国鬼子,则真是不知所谓了

反之如果承认日本地主的私有产权,将意味着该原则将动摇全中国公有体制。至于该产权的历史采得途径,是否应该补偿其他的私权所有人(也即抢劫的赃物,但无主的公地不属赃物),那必须是在承认其当前私权的前提下,而且补偿限额不应超过目前拥有其私权价值。后者是两千年前哈德良时期的罗马法原则,即任何人获得的遗产/赠产所承担的相应债务,或其他赔偿责任,不得超过该财产权本身价值。

因此除非把钓鱼岛作为一个"日本地主的特区",否则钓鱼岛真的割让中国,将意味着全中国的土地公有制变成完全不合法!如果中国允许"日本地主特区"存在,则何必将钓鱼岛的主权收回来呢?资助私人买下钓鱼岛的私权(主权属于日本),能花几个钱?如果中国必须侵犯日本地主私权,那么日本政府将完全没有选择,否则同样意味着颠覆西方整个价值观。可以参考《拯救小私瑞恩的八个公家大兵》。

中国本质上就是希特勒式的极权,与全人类为敌

国内的地域仇恨,民族仇恨,不亚于仇美仇日;
公有制社会文化必定对内内耗阶级斗争,对外寻求冲突;
从毛左韩德强老师的暴行,理解毛左的"爱国口号";
乐于欣常妖魔化他国异族者,不知道牺牲品将是他们自已

由钓鱼岛争端中公有制与私有制价值观的冲突, 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公有制社会,内部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之内耗,对外就总是你死我活的国家世仇。公有制帝国的地域仇恨绝不亚于仇日;象某些东北国企里的毛左,一面吹捧中共有史以来最大的贪官淫僚薄主教王英雄,一面无厘头仇恨所谓"浙江狗(仅仅因为浙江人平均比东北富)";或者煽动内部民族仇恨,如袁黑之类煽动对今天的满族的仇恨。

原因就在于公有制社会必定是中央威权的等级社会,本来是鸡毛蒜皮的睚眦之怨,在私有制社会中连停下来吵架都嫌浪费金钱(时间),但是在公有制社会就可能意味着等级的变动,威权的倾覆,甚至是公有体制的覆灭。以钓鱼岛为例,如果承认"私权独立于主权",则无疑意味着公有制帝国自宪法和党国的一切体制,都是非法的组织;反之又意味着天朝党国乃希特勒类型的极权,与全人类为敌

因此在私有制社会中无法理解的"(因为睚眦之怨,鸡毛蒜皮之利)而无限上纲上线",不惜无辜者一切代价的"喊打喊杀",就成了公有制帝国的美德社会中,就成了彼此信仰的正义。盖因利益虽小,却事关国体人格,即所谓"面子,地位";如果不是事涉国家体制的正伪(如钓鱼岛之私权必须授自主权),中日两国到底谁代表了东亚的人民,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奴隶主子等级地位的排序,真是兹事体大

如果不是由此理解中国愤青残害同胞的爱国情结,则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愤青之反日示威,会变成烧自家同胞的财产,在自已同胞中找汉奸来杀的义和团。如果不理解爱国愤青从灭绝自已的民族开始其反人类的革命长征的爱国热情;就无法理解愤青鬼子的革命口号,"宁愿中国遍地坟(杀光中国人),也要杀光日本人(反正做不到);就算中国不长草(毁掉中华民族),也要收回钓鱼岛(纯属借口)"。

结合乌有之乡的毛左,为他们的启蒙导师,年轻力壮的孔庆东韩德强老师,殴打一位因为不喜欢毛主席"让中国遍地坟,让中国不长草"的革命功绩,而成为不幸被韩导师殴打的老汉奸;声称毛左有杀死(任何他们认定的汉奸)的权力,就算不肯承认薄主教王英雄在重庆打家劫舍的新文革,难道您忘记了文革死难的两千万平民小汉奸?您还以为愤青鬼子借口反日仇美,要灭绝中国人,仅仅是虚言恫吓?

对于毛左韩德强老师这样的爱国鬼子来说,所谓"中日世仇"已经成了残害同胞闭关锁国的绝妙借口。他们煽动的仇恨,到底是针对日本人,还是针对中国同胞?尽管我们无从揣测其中是否有个人的例外,也无从揣测极左群体的动机,但是我们可以断定的,就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不可能对日本的海上优势构成威胁,更不可能对美日同盟构成威胁;但毛左和极端群体,却可以对中国民众和政府构成威胁

从(以毛左为代表的)所谓爱国鬼子(实际上是民族主义分子)的,并非是虚言恫吓的极端言行,可以看到公有制观念下,因为缺乏私有个体的利益衡量,因此无法衡量平等交往中的冲突的成本效益,除非彻底战败屈服,也无法接受公有制等级次序的变化。(无法衡量成本效益+彼此地位变化预期的不可接爱),就导致了为了鸡毛蒜皮的过节,总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病,还自以为是"正义的怒火"。

"宁愿中国遍地坟,也要杀光日本人;就算中国不长草,也要收回钓鱼岛",反映的正是这种不惜国民一切代价的"爱国主义"。一些林语堂属的土著人科动物,把这种病态的民族主义以为是"民心可用的爱国主义",欣赏被网络中大量泛滥的,却明显是中国愤青作伪的,仅仅是为了妖魔化日本、妖魔化美国的所谓"爱国文学"所洗脑,他们大概不清楚,自已才是"寸草不生的中国坟"中的牺牲者!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自寻烦恼

钓鱼岛争端中土地所有制的严重冲突;
土地公有制的财产权来自主权授予;
土地私有制产权独立于主权,No Private No Public;
英国,美国,香港和中国的土地产权,和私有制

从私有制的价值观来说,东方帝国在钓鱼岛上自寻烦恼,失道寡助的争端升级,东方传统公有制文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所必须的个体价值观的冲突,突出地体现在土地公有制观念,与"No Pirvate No Public(主权)" 私权观念的冲突;还体现在对于私权争端解决法则,以及司法裁决并不是传统公有制文化所理解的正义的权威,而是双边妥协的建议;这些微小但根本上的不相容的冲突。

今天的毛左极端与基督教为代表的怪右极端,都把英国视为"和谐进步的楷模",实际上英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专制皇朝,是异曲同工几乎一模一样的愚昧、反动、落后!英国自诺曼征服开始,就把全国的土地收归国有,是典型的土地公有制。然后再由英王通过对贵族(最早就是对男爵)颁授土地使用权,相当于中国的包产到户;贵族必须承担相应的税收和服役义务才能世袭土地,该制度被香港全盘继承

任何人从英国国王收中收到土地的特许状,就需要按国王的要求支付土地的税收。大宪章的出现,就是国王连续加税,被男爵们拒绝,从而实现了贵族与国王商定的议税,——>当其时只是贵族的权利,不是国民的权利。美国独立战争,所谓独立就是美洲土地拒绝与国王(主权)的关系,美国人不需要因为享用美洲的土地而对英国国王交税。实际上,英王为美洲付出多得多,税负较英国本土轻得多

美国独立后在表面上继承了英国的土地制度,而由州长代替了国王的位置。但是4-6年一选的州长权势是不能与世袭的专制国王相比的,美国人能够拒绝对英国国王(实际上较英国本土轻得多的)土地税,绝不是为了向本地州长交更重的税。从而决定了美国的土地税/房产税是象征性的,而且是历史性定额税。尽管在表面上也援习了英国法:"谁不关土地税,就毁了他的房,没收他的田",实际上没那回事

今天的英国反而是援引了美国的土地制度,那就是对土地和房产实施历史定额税制。即一般应税土地(房产)税,以最近一次购置价格的1-3%应税。在金本位通货紧缩时期,这种定额额绝对不轻松。这也是为什么一百年前的费雪,会说通货紧缩是经济灾难之故。但是在凯恩斯主义时期,一百年前价格的1-3%,在当前收入比例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是美国,大部分土地持有时间,已经超过一百年。

相对而言,香港的房产税(香港土地70%闲余,归属政府公地)即差饷要比英国本身的房产税还要严酷,其标准按同期周边同类房产的租金而调整。但即使是这样,差饷税收也只占香港土地财政不足十分之一!如此沉苛的土地税负,香港却以17%的流转税之所谓"自由港的轻税" 欺世盗名!香港显然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但即使是这样,香港的差饷和土地财政,与专制天朝的同类税收相比,又不值一提了

由于美国独立的目的就是抵制英王(作为各州的州长)收取的以土地税为主的"国税",因此就导致了美国历界政府,包括各央政府和州政府,实际上任何来自于土地的税收都遭受到抵制,而被视为国民奴役的象征。因此美国的土地私有制和相关税制,是被抽去了脊梁骨的"英式制度"。美国中央政府不但不能从土地持有中得到正项税收,甚至连卖地(起自西北土地法案)收入也不能抵偿卖地运作的成本

微薄的土地房产税,在美国独立后归属于州,没有一个子儿到中央财政的口袋,但仅是象征性地说明州的存在。除非是房地产买卖转手活跃的新兴州,如加州;否则房产税对财政的收入影响可以忽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会间接支持两房债券的原因,因为房地产转手炒作,可以抬高美国州的房产税的收入。但即使如此,房产税也只配给州本地的义务教育之用,还不够!缺口由联邦担保,州财政补全。

若钓鱼岛矛盾激化,唯一的结果就是中国重新步入闭关锁国

钓鱼岛冲突说明中国改革的表面性;
钓鱼岛争端说明与全世界主流(私有)价值观的强烈冲突;
私权独立于主权的"同等国民待遇"?
为什么公有制帝国不得不"宁予友邦,莫予家奴"

钓鱼岛是一个很好的活样板,说明中国所谓经济改革的非常表面性,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真正的障碍,实际上是私有制原则的宪制。钓鱼岛冲突根本意义上就是公有制下的"对私特许权"与私有制下的"天赋人权(私权)"的根本区别和冲突。因为两者分别建立在彼此冲突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所谓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在对方的眼中,此方都是错的)。因此笔者仅仅指出其强烈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上实际上是与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私有制原则(即个体的普世价值观——>关键地在个体individualism,请区别于天主教/基督教的Cathonic,后者也称为"普世的(宗教)")的冲突,与日本国发生的冲突是表面性的。爱国鬼子声称"美国是日本的后台",并不完全是错的;因为对私有制原则的侵犯是违反人论的,在国际的主流(个体)价值观中是犯大不韪,可以说人人得而惩处之

如果中国承认钓鱼岛问题上的私有制原则,则钓鱼岛在私有基础上的利益就变得无足轻重,也将令中国无法解释为什么在钓鱼岛上作出过激的反应。中国以为是跟着韩国学样子,但是韩国并没有作出过激发应,而仅仅是在自已的控制范围内,不顾及与日本人的感想。无论是官方和民间,中国学韩国的独岛,可能说是东施效颦,形似而神不似;尽管韩国政客的动机本身就不纯,同样是示形于外实侵于内

如果中国坚持自已宪法中的公有制原则,将明确无误地向全世界宣布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是国际法中的挑衅者/侵略者;而无论中国是否自以为公有制是神圣的。因此在钓鱼岛上的矛盾激化,唯一的结果就是中国重新步入闭关锁国,而在孤立中不得不重启文革。笔者并非说谁对谁错,仅仅指出因为强烈的观念冲突中被激化的(本来是很枝节次要的矛盾)而导致的必然的逻辑后果;并且此结论是先验的。

由于中国是土地公有制的价值观念,因此想当然地认为,"日本政府购岛"就是对主权的确认。因为在中国文化的观念中,土地私权是由国家确认的,如果没有国家主权的确认,就不存在土地的私权,因此日本政府买卖,就被视为"单方面改变主权争议的现状"。这是错误的观念。但是必须指出,中国这样一种土地观念,既是传统中华的观念,也是英帝国的观念,同样也是香港殖民政府的土地观念

对于私有制社会的土地来说,土地的产权与国家的主权,完全没有关系。政府只是土地私有产权的买家,与国家领土主权也完全没有关系。一个国家允许外国人购买本国的私有土地产权,某国政府也可以购买外国的土地作为投资。相应地彼此尊重彼此国民购买的土地私有产权,也完全不构成对彼此主权的侵犯,此即所谓"同等国民待遇"。东方怪胎民主派,则将此概念曲解为"没有户籍制度"。

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国公有制宪法下,与私有制国际社会的原则上的冲突,所构成的国民利益的流失,即闻名于世的"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本质上并不是慈禧或者伟光正的卖国,而是公有制帝国在国内是公有制,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即所谓改革开放),就必须尊重他国公民的私权(即彼此同等国民待遇),——>但东方公有制帝国的臣民是"被低人权"的!那何来"同等国民待遇"呢?

显见的逻辑就是,如果东方帝国不是回到闭关锁国,隔断国内奴隶与国外自由人之间往来,就是不得不赋予外国投资者超国民的待遇,同时却不开放国内民众的同等私权,结果当然就是"宁予友邦,不予家奴"。但是难道对外开放不对吗?当然也可以象清朝卫道士和东方帝国的御用文人那样,指责国际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亡我公有制帝国之心不死"的阴谋论了。他们觉得面对洋人已经是挺委曲的。

“自古以来”不能构成钓鱼岛领土主权的依据

钓鱼岛主义是珍宝岛冲突的重演;任何"历史依据"不构成现实主权的根据;
"私权PrivateRight独立于主权"与东方帝国土地公有制严重冲突


一直到目前为止,笔者只是介绍与普通人际交往完全逻辑一致的,在私有制社会中的国际交流中的游戏规则,几乎没有涉及钓鱼岛本身,更没有涉及钓鱼岛主权争端双方的任何"理据细节",——>恕我直言,那些理据不能证明任何主权归属问题,——>任何历史性的理据、证人、证物,都不能说明现实主权归属的问题,仅涉及私权历史转让过程中的补偿问题。凡补偿必定是商议中的妥协的有价问题

目前国际社会没有一位地球大帝主持世界公有制的"公道",在国际关系奉行的就是私有制原则。东方帝国文化的国家,象中国,俄国,印度,越南,菲律宾等等,碰到领土争端问题都喜欢打口水仗,爬故纸堆,找他们自以为正义标准的"历史根据",殊不知在私有制的游戏规则下,这种坏习惯等同于承认自已是胡扯的,所争论的标的根本就不应该归属自已的

愚昧的传统国家,越是热衷文字口水仗的"历史根据",越是说明自已没有有效控制;如果武力改变现状,则被视为侵略。前者被这些帝国文化传统的人,理解为"强权就是公理"(他们混淆于"私有制是对现实持有的尊重"),后者就被他们理解为"世界资本主义(私有制)各国遏制咱历史天朝再次称霸全球",从而不由自主地重新钻进闭关锁国的套子,沉迷于对(未必存在过的失去的帝国)哀思。

日本仍然不是一个完全的私有制国家,因此日本未必不理解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犯的错误,就是公有制主权不可分割,私权衍生自公权的,从私有制角度所认为的法理错误。但是无论是中国的官方,还是在钓鱼岛问题上自以为正义的爱国鬼子,就完全不理解私有制下主权是可以按照"国民私的标准"分割的,私权独立于主权,私权(通过自治、选举)汇聚为公权,因而把私权冲突限制在很小的范围

由此也可以看到,为什么私有制社会总体上趋向和谐共处,(因为私私冲突被限制在可衡量的有限范围),公有制社会总是倾向于把局部的矛盾无限制地冲突化、扩大化,直到变成世界大战。钓鱼岛的前身还有珍宝岛。鸡毛蒜皮的小利益,在私有制社会连彼此打官司都不能让两个律师就业,但是在中苏两个公有制帝国,就差点酿成毁灭中国的战争。钓鱼岛只不过是珍宝岛精神,一厢情愿想攀上日本重演。

日本无论是从国际上主权关系之间奉行的私有制原则,(此时的主权,相当于人际关系中的人权),还是奉行"私权高于公权"的(联系私权与公权关系)的私有制原则,在中国自已实现私有制以前,至少在中国自已承诺尊重私有制以前,都不可能在钓鱼岛问题上向中国让步;而无论钓鱼岛的私权是由(日本人或中国产业主)掌握,还是由日本国有化成为政府财产。土地的私权独立于公权是私有制常识

由此可以进一步揭示,在钓鱼岛土地归属的问题上,中国的土地公有制观念上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私有制的强烈冲突。由于私权独立于主权,因此"日本政府财产上拥有的土地"不是"日本主权领土的组成",两者完全没有关系。举例说,日本政府可以买下好莱坞,瑙鲁可以买下澳大利亚一块土地,以便全岛消失后移民;但是好莱坞是日本政府的财产,却不是日本的主权。瑙鲁持有的澳洲地产也一样。

中华帝国传统的土地观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谓的土地私有制,在东方帝国的政治观念中,很难与农奴庄园"包关到户"的自留地区分,都只不过是土地使用权益中的一部分,有期限地归于租用者自理,租用人还要为之付"财产税,土地税,物业税……"。在中华帝国的土地观念中,主权高于私权,没有主权的恩准不存在私权的租约,也就不会承认钓鱼岛上存在的土地当前持有的日本人的私权。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中国人素质确实极其低下 中国人的游行示威,到底示什么威?

公有制文化中的中国人素质确实极其低下;
公有制社会中的人民不具备民主素质是世界规律;
私有制利益前提的民主,游行,示威才不是邪恶;
私有制自治社会的游行示威,到底示什么威

在一个历来成功地实现了对民间集会示威严防死守的警察国家,无论是"广泛的反日示威"和反日示威中对中国人自已的打砸抢,都是让天朝帝国难堪的表现,——>假如帝国不打算回到闭关锁国的套里,对于国际舆论还有一点点感受的话!要说天朝帝国没有鼓励对日示威游行,难以让人信服,但如果说天朝帝国组织了打砸抢,同样是言过其实。因此感到难堪的还包括杨恒均先生这样的民主小贩。

天朝的反日示威中针对同胞的暴行,是符合公有制帝国愚昧落后的文化传统的劣质民主,总是演变成反人类罪行的规律的前奏。事实就是,在中国公有制文化和公有制的体制下,无论是沉默的或偶以发声"国家为什么不管"的国民,无论是中国热血青年的民主素质,还是公害知识分子的良知水平,都是低下的。在公有制文化传统下,中国人的民主素质是极其低下的,这是不容谈判的事实

杨恒均先生将其归因于"天朝从来没有允许民众游行示威"是站不住脚的猜想,而实际上是以必定是悲惨的社会前途作一个危险的赌搏:目前条件下游行示威的自由、一人一票的普选权,是否民众就会贬眼间民主水平大增,还是按照实体社会学中早已先验的结论所预期的,整个社会迅速陷入内乱混战?不妨看看五四青年可以自由流行几十年,到老毛上台为止五四青年的民主素质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对于杨恒均先生这样的民主小贩来说,坏消息是实体社会学对于"公有制民主=劣质民主=多数人暴政=内战分裂"的结论是"不容妥协的";好消息是此先验结论并非中国特色,而是全人类的社会演变的规律。今天所谓西方民主之所以没有陷入混乱,根本原因不是实现了"游行示威的自由、一人一票的普选权",而是西方民主是建立在社会自治下的民主,是私有制基础上的民主

观杨恒均先生的博文透露的思想,杨先生不是怪胎民主派,杨先生对于私有产权是尊重的;对于中国的民主是真诚的,杨先生的优点是比笔者更多地投身于中国的民主宣传,缺点是对于民主的社会经济的政体运转的基础条件和组织形式,还缺乏系统的逻辑总结。与杨先生相比,中国绝大部分所谓民主的公知,仍然差之远甚。这些不算怪胎的民主派,所犯的共同的常识性错误,就是追求于表面性的民主。

民主不是重要的,更不是根本的;民主也不一定是好的,甚至是最坏的民粹——>多数人的暴政。盲目崇拜民主的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前文实际上是必然成立的科学规律:不可能存在绝对的真理。"好的民主"的必要条件就是私有制的自治社会。同理,游行示威也不一定是好的,只有是在私有制的自治社会内,为了自已和自治体的利益的游行示威,才是好的、善的游行示威。

把这一与"私有制民主才是好的民主"相通的"为了自治利益而作的游行示威,才是好的、理智的示威"规律,从伊朗朝鲜古巴的反美大游行,到美国的茶党为了自已的利益的示威,和美国牛二占领华尔街的示威都对比一下,看看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象钓鱼岛主义这种示威,本来就与天朝帝国和日本社会任何一个自治体的利益,都无关的所谓"爱国主义",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命中注定是邪恶的。

所以杨恒均先生寻求"绝对的游行示威的自由"本来就与民主无关;钓鱼岛的游行演变成反同胞反人类的前奏,同样与私有制的民主无关。杨先生他们根本不明白游行所示的威,到底是示给谁看的威?跟私有制有何逻辑关联?所谓游行示威,类似于闹矛盾的夫妻放狠话:"你再不理我的(示威要求),咱们就不过了,离婚!"(分开过了)。国家之中,叫独立,分治。加拿大的魁北克正闹着呢

中国在国际社会被孤立是自找的

"不容谈判,不容妥协,自古以来"的人际关系;
炒作钓鱼岛主义的"偶发事件"和"必然结果";
令人发指的暴行都是民粹中偶发的激情;
专制政权多数在自我炒作的民粹中突然垮台

一个把"鹰派""强硬"视为爱国主义,把"妥协""谈判""合作"视为卖国投降,能够把因为具备易位思维,而能够拒绝对他人妖魔化的同胞,——>仅仅因为不妖魔化他国异族,就可以被打作汉奸的民族,显然是一个宁愿闭关锁国也不愿意参与国际合作的民族;如果是在人际社会中,有这种德行的个人,通常会被称为"有暴力反社会倾向的自闭者",如果不是精神病人,也是有严重心理疾患。
"不容谈判""不容妥协""自古以来""老子天朝不可能有错"……,这些小民感到身受的蛮不讲理,在国内就称之为暴政,到了国际上却被小民奉为"爱国的美德"!这种蛮不讲理如果发生在弱如大清身上,就会被称为愚昧,如历史学家笔下的鸦片战争的清朝;如果清朝忽然觉悟,就被称为卖国;如果发生在旧日本帝国身上,就被称为霸权主义。如果发生在毛主席身上,老毛就成了民族英雄!

"自古以来"是因"不容谈判""不容妥协""老子天朝不可能有错"而衍生的文学论据,而不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在钓鱼岛上生活,而成为今天不容谈判而否认的事实,——>此间可以看到,天朝专制道德文化在逻辑上的缺陷,总是把"不可否认的事实"与"不可否认的结论"混为一谈。如果不是出于帮亲不帮理的装聋作哑,"自古以来"的everything,就成了天朝帝国蛮不讲理的文学权谋

大概哲学发达的社会,都喜欢玩自古以来的文字游戏。甚至于明粉袁黑为明朝文革翻案中,都可以见到这类大量的自古以来。对于一个每年造假论文近亿的国家里,"自古以来"怕是谁也不会看的。不信马上考考被抓住的打砸暴徒,看看他们了解多少钓鱼岛的自古以来?包括亚非拉在内的洋人又有谁去关心自古以来?更何况还要逐条打假?反而是地球人全都知道,中华帝国自古以来就是专制帝国

"不容谈判""不容妥协""自古以来""老子天朝不可能有错"……,这些偏执狂在人际关系中会导致包括亲人在内的唾弃和戒备,在国际上自找的孤立那是理所当然。这种处境又会让偏执狂在人际社会中患上了被迫害的臆想症,最终萌生反社会的情绪甚至行动。而在国际上就会想当然地,把远方美国视作钓鱼岛、黄岩岛争端的阴谋后台,甚至会说美国人的阴谋,制造了国产暴徒捣乱反日示威的大计

对日示威变成不能预防的打砸发泄,甚至可能不是暴徒本来的预谋,"没有人愿意看到这类事情发生"可能是真实。即使是施暴的暴徒,也只不过是在民粹气氛中,一时之间心血来潮的激情爱国,换一个场合这些人可能就会冲进火海里救人。人类历史的规律就是,令人发指的暴行,一般都是没有预谋的群体中的偶发激情,糟就糟在煽动群体不理智情绪的人,总是以为可以"控制偶发的激情事件"。

如果不是自以为可以控制住偶发的激情事件,帝国政客也不会动了"煽动民情,民心即可用"的念头,当然也不会煽动民族主义,而自以为可以加强自已的执政合法性。在煽动本身并不理性的整个社会的竭斯底里,却指望不会发生情景激化的不可控制的暴行,是对专制能力过分自信的政治高手们的奇妙信仰。如果偶发事件是不可控制的,则波涛汹涌的民情中矛头转向民怨本深的政府,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纵观世界近代史的所有革命,包括法国的大革命,大清的义和团,民国五四,毛帝文革,六十四等运动中,激涌的民情实际上都是政府煽动的,听从政府煽动的愤青又总是在自以为仍然忠于帝国的时侯,忽然遭受到政府的镇压或陷入政府挑动的党派内战之中,实际上是政府镇压的一种手段。政府镇压不住的就转变成革命。但政府垮台并不能解决社会的痼疾,因为运动起因本身,就是不理智的竭斯底里。

希特勒“绝不投降” 德意志输了个底朝天

皮洛士战争时"绝不妥协"的霸权主义;
陈嘉庚"绝不妥协"的傻逼霸权主义;
明朝"绝不妥协"的傻逼自杀主义;
拿破仑"绝不妥协"输光了一切

只有在公有制帝国的传统文化中,才会把(威胁)闭关锁国,视为对他国政治要挟的手段,也只有在公有制帝国的斗争哲学之中,才会说"(国际争端)不容谈判",才会把"绝不妥协"视为当然的爱国主义的美德。对于公有制帝国世袭的领袖家族来说,找点碴子"不容妥协",付出的是小民的代价,得到的是伟大领袖不容怀疑的永久专制的特权,还能混上个民族英雄的混名,实乃毛主席这类英才的至爱。

如果"国际争端不容妥协"是爱国美德的话,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中华古往今来的第一民族英雄;但如果小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还算一点事儿,那么毛左吹嘘他们主席的毫无妥协的国际强硬,等于说毛先生对本民族从没干过好事!!至于说毛主席送掉外蒙和唐努乌梁海,因为那是老人家心甘情愿送给毛主席自已的领袖斯大林,换取斯大林对毛当上主席的支持,当然算不上国际争端,不存在不容妥协的难题。

但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就算是第一爱国权谋的大师,也不可能为整个中华民族洗脑洗出"不容谈判""绝不妥协"的美德来。一位五四古董叫陈嘉庚的,在把中日双方推向半个世纪以前的战争,称之为抗日时,就曾经抄袭两千年前向意大利南部扩张的罗马,在皮洛士战争时期拒绝与皮洛士谈判的煽动性话儿。当时老盲的罗马元老皮乌斯.克劳狄的话是:"皮洛士不退出意大利,罗马就绝不(就停战而)谈判"。

五四老古董最上镜的时侯,负责洗脑的不是毛主席而是蒋总裁!陈嘉庚的话就象皮乌斯一样煽情,但是今天还引用五四古董语录的民族主义者,显然不了解皮乌斯说这话时还没有意大利!如果不是陈嘉庚本人对罗马史本来就是一无所知的话。(极有可能)。罗马史中没有关于皮洛士战争的第一手资料,完整的陈述是几百年后的普鲁塔克根据传闻整理的细节故事。Italy之名出现在晚后一百多年的同盟者战争。

皮洛士战争不是皮洛士侵略罗马领土的战争,而是罗马侵略大希腊的战争,是皮洛士"抗罗(马)援塔(兰托)"的战争。皮乌斯这句话,固然反映了罗马共和国上升时期处于实力明显优势地位的霸气,也是侵略扩张中的蛮不讲理,——>只要能打赢,倒也不管什么国际法!相当于麦克阿瑟对毛主席类同皮洛士行为的霸气:"中国军队不从朝鲜退到长城以南就原子弹伺侯"。不知陈古董是否还鼓掌?

今天按照天朝帝国宣传的一般口径,会把皮乌斯这种"不容谈判"的霸气,称之为"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非常正确!问题在于,如果说罗马共和国上升时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拥有强大的联盟和压倒一切对手的实力,历史也证明了罗马对自已实力的估计是正确的;那么请问陈古董时期的中华民国,那里来的霸权主义的底气"不容谈判"呢?这大概就是毛主席所继承的傻逼的霸权主义吧?

但是五四古董陈嘉庚先生的肯定不是傻逼霸权主义的宗师,比起把在"不容谈判""决不妥协"的傻逼霸权主义中,把整个明朝上亿民众送入地狱的晚明君臣,陈古董充其量只算是一位不入流的民族主义的煽动文人。世界历史上领土失而复得的例子多的是,但没有一次是"决不谈判"一劳永逸的。当时占去更大量的中国领土的还有苏俄,甚至还有英国(香港),为什么五四古董就不对两国开战呢?

如同把革命视作进步,把"强硬""鹰派"视作爱国的傻逼霸权主义者,喜欢引用拿破仑在第二次意大利战争收到埃及远征军与英国协议停战消息时的名言:"如果有一项停战协定是通过谈判,而不是在战壕中得到时,一切都完了"(意即强权才是公理),——>如果拿破仑后来还有一丁点"没输完"的话!傻逼霸权主义所谓强硬鹰派,只不过是公有制传统的斗争哲学的极端化情绪;而已!

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

二次世界大战最臭名昭著军队之一:苏联红军 强奸妇女不分老幼,一概不放

【卡廷事件】【卡廷惨案】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进行闪电战,9月17日苏联趁机从东线入侵波兰,占领寇松线以东的全部波兰领土,俘虏约25万名波兰军队官兵。后来苏联觉得这么多俘虏是个负担,他们认为在解决掉军官之后,士兵就群龙无首好处理了。于是报告斯大林并获批准之后,将大约2.2万以军官为主的战俘秘密枪决。
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曾是苏联红军的一个炮兵上尉,在他的诗歌《普鲁士之夜》里写道:"小小女孩躺在床上,多少人上过她―一个排?一个连?小小女孩突然变成女人,然后女人变成尸体??"
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然而中国女人不敢上街,男人则不敢戴手表、穿皮大衣。中国的东北老人说过,他们最恨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俄罗斯人。红军有组织、有计划地拆卸、运走东北轻重工业设备,几乎把日本在东北经营十四年的全部工厂机器、设备等,一扫光!不能搬走的,则加以破坏和砸毁。苏联红军集体强奸轮奸中国东北妇女,经过苏军解放后的东北,剩下的是满目疮痍,红荒一片。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占我外兴安岭,分裂我外蒙古,还想吞并趁机东北,俄国比起日本那真是大大地坏,为什么就没人反俄呢?"

【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纵火者训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曾下达的一个秘密命令,就是著名的《纵火者训令》,《纵火者训令》是后人命名的,原名是1941年11月17日,苏联最高统帅部下达的《第0428号训令》。纵火者训令类似于二战期间苏联最高统帅部签署的另外两个训令(《第227号训令》和《第270号训令》),但与之不同的是,《纵火者训令》更为残酷无情。 《纵火者训令》本质上就是焦土政策的增强版,比起以往的焦土政策,增加了苏联军队对苏联本国平民的恐怖暴行内容。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据公开的《纵火者训令》全文中并没有明确要求执行焦土政策的苏军士兵身穿德国党卫军和国防军的军服。但这只是目的和手段的问题。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军容风纪一直备受指责。为贯彻和实现焦土政策这一目的,无法排除苏联红军士兵身着德军党卫军和国防军的制服伪装。这是显然的,因为机智的选择着装德国党卫军和国防军制服,在德占区和苏联后方实施《纵火者训令》更为容易,恐怖效果更为明显。

德国官兵在二战后著作的回忆录中多次提到,他们部队在推进过程中不时看到大量居民区在莫名其妙的燃烧,在他们身后占领区,常常发生奇怪的破坏活动,而这里的居民在事后都十分敌视德军。二战结束不多久,有德国人说出这样的事实后,多被驳斥,原因很简单,德国作为战犯,像以上这种事苏联不可能也没条件去做,只有占领军才有条件去屠杀和破坏。

在二战开战前,苏联在斯大林的中央威权统治下,推行残酷的政治迫害和政治高压政策,大量的苏联人惨遭本国政权的大规模残害。二战开始后,才会出现德军并不被苏联人民视为侵略者而是从斯大林政权铁笼中的解放者。斯大林得知战争开始后,那些被德军迅速占领的苏联地区民众竟然夹道欢迎德军,把德国人当成解放者。斯大林于是下令内务部执行一系列有关激化这些被占区居民与德军的冲突的命令。0428号训令出笼了,这就是被后人称作的《纵火者训令》。

1989年原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国防军军史研究所所长德米特利・安东诺维奇・沃尔科戈诺夫写的一本回忆录《斯大林,胜利与悲剧》中提到了这个被称为《纵火者训令》。内容关键之处是叫里亚申科大将对他讲述的内容,里亚申科的部队摧毁了好几个苏联村庄。当时这些村庄并未被德军占领。书中许多关键之处均加了省略号,因为惧怕当时苏联的高压政治迫害不敢讲明。到了战后,许多德国老兵都矢口否认在苏德战争时期的破坏行为,更多得说是苏联人自己破坏造成的,目的是在于挑起占领区的居民与德国占领军的仇恨和反抗。

1985年美国人Corsn和Cowley写的一本《新克格勃》的书里披露了许多关于斯大林发布的《纵火者训令》的内容,写到关于苏联内政部军人经常穿着德国党卫军或国防军的服装去那些德军未到达的苏联地区,对苏联平民施暴,杀害、奸淫、抢劫,并总有意留下一些活口做见证人。当时并不受注目,因为冷战的原因,很容易被理解成美国污蔑苏联。

还在二战战争进行期间,德国人就不断指责苏联内务部队不断伪装成德军进行许多烧杀行为。当然全世界没有人相信德国人的话,因为他们是侵略者。在自己占领的地方出现的杀戮,按正常逻辑这只能是德国人杀人后陷害苏军的行为。二战后,许多当年参战的德国老兵不断站出来,公开否定一些故意强加在德军身上的屠杀行为如著名的卡廷大屠杀(苏联方面一直否认,并坚决称是德国干的,直到苏联解体,随后关于斯大林等人签署的处决命令被公开,事实才真相大白),但他们同时也不否定德国人屠杀了许多苏联人。

战后德国士兵不断申斥自己的冤屈,同时也从不否认德国当年干得坏事。他们认为:德国人在苏联犯下的罪行是事实,谁也否认不了,那么苏联对自己的苏联人民犯下的罪行为何全算在德国人身上?知道的人是有的,那就是苏联最高统率部和德国军队,但一个是不愿说,另一个说出来没人信,因为德国是侵略国又是战败国。最后的结果就是谁最后打败仗了这笔帐就算到谁头上。德国人总归当定了黑彼特(德语如同中国的"冤大头")。

1997年德国《东普鲁士报》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提到了一桩重要的二战疑案。就是0428号训令,指明了训令中的细节,该报的依据是:美国华盛顿国家档案馆有人发现了编号为"第429号档案系列461卷宗"的《纵火者训令》原件。是由美国陆军总参谋部东方外军处提供的。但是苏联的绝密档案出现在美国,其可信难难免会打一些折扣。
为了澄清历史事实,九十年代德国慕尼黑史实研究所决定立项调查,任命哈特曼和查鲁斯基两个历史学家担任负责人。可是也无法直接找到原件。但他们却查明了苏联敌后武装曾有计划地大规模收集和仿制德军制服,以及在德占区进行一些莫名其妙的烧杀奸淫掳掠暴行。
他们当时很无奈,因为德国人说的没人信,前苏联、俄罗斯人更不愿说。后来他们在《史实》杂志中撰稿,根据他们掌握的大量历史证据,他们把训令称为"不有界碑的事实"。

世界许多人不断在寻找关于0428号训令原件的直接证据,但关键证据必须来自前苏联才算最有效可信。问题在于,像这份训令这样的绝密文件是很难作为档案封存的。前苏联国家档案馆的负责人皮霍亚在俄罗斯《星火》杂志上曾撰文吐露:苏联曾实施过一个所谓"控制历史"的计划,对国家档案馆和党务档案馆里的馆藏进行定期清理。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十年间,仅苏联的党务档案馆销毁档案2500万份。1991年苏联解体时,国家档案馆销毁了200多万档案卷宗。像《纵火者训令》这样的绝密档案即使能够保存到苏联解体,也必然在最后
一刻彻底蒸发。
所以面对这样的结论,几乎所有想了解《纵火者训令》谜底的人都失望了。令德国史学家和国际社会始料不及的是,《纵火者训令》不仅还存在,而且居然由俄罗斯通过其联邦安全局(FSB)将它公诸于世。
2000年2月12日,德国《东普鲁士报》刊出了0428号训令的原件,一个被尘封了59年的历史疑案终于被揭开了谜底。

第0428训令全文:


最高统帅大本营命令: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 命令 第0428号

  莫斯科

  1941年11月17日

  过去一个月的战争经验表明:德国军队缺乏冬季条件下的装备,没有保暖衣物,因此在冰冻天气开始后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被迫在前线的居民区停留下来。狂妄无耻的敌人想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温暖建筑里度过冬天,但我们军队阻止了他们。面对着我军的坚决抵抗,德军在广阔地区转入防御,在道路两侧2到30公里宽度内的居民区内占据防御阵地。在这些区域里,德军士兵生活在靠近前线的城镇,乡镇,村庄,农屋,棚子,谷仓和公共澡堂里。而德军的各级司令部则处于较大的居民点和城市里,躲藏在地下室以躲避我们的轰炸和炮击。德国占领者通常把苏联居民驱赶出这些地点。

  我们的紧急任务,要尽可能的为击败和消耗敌人创造条件,要剥夺德军居住在我们村庄和城镇的可能性,把德国占领者从所有的居民区赶到冰冷的野地去,把他们从温暖的房屋里熏出去受冻。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

  1. 破坏和烧毁所有位于战线后德军一方距离40到60公里以内,道路两侧20到30公里以内的所有居民聚居区。

  为了破坏位于作战地域的居民区,要运用轰炸,广泛使用炮击和迫击炮火力,而且派出装备燃烧瓶、手榴弹和爆炸器材的侦察队,滑雪队和牵制性的游击组。

  2. 在每个团里创建20到30人的游猎组,烧掉敌军用以掩蔽的居民区。挑选最勇敢和政治上最可靠的战士,军官和政工人员参加游猎组。要仔细地向他们解释任务和此任务对于击败德军的重要性。推荐那些在参加摧毁德军占据的居民区的行动中表现出色的勇敢者获得政F嘉奖。

  3. 在我军被迫撤出某一地区时,要随军撤离所有苏联居民,并且摧毁所有居民区以免敌人利用。为这一目的首先使用指定给各团的游猎组。

  4. 各方面军和各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会要系统地确认前线指定范围内的居民区的摧毁任务的完成情况。每3天向大本营报告此前摧毁了那些居民区及其数量,以及使用了何种摧毁手段。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

  I.斯大林

  B.沙波什尼科夫

苏联红军用女人内裤犒赏士兵,红军见到女人就强奸轮奸

苏军的战场纪律残酷,在两军交战时,军方对违令撤退者一律用机枪直接扫射。但是在作战行动之外,苏军的军纪却是时紧时松。对于一支整体文化素养较差的军队,纪律约束的稍许松弛极易导致大面积的恣意胡为,当这支军队面对敌对国平民的时侯尤其如此。因持不同政见而一度被苏联劳改和流放过的索尔仁尼琴在"二战"时曾任苏军大尉炮兵连长。敢讲真话的习惯让他成了一名罕见的敢于"诋毁苏军荣誉"的异类老兵。他在回忆战争经历时这样描述过他的部队在进入东普鲁士时的情景:士兵们争先恐后地把德国妇女的内衣套在自己身上,热闹的就像是混乱的集市。有人因为在外衣的外面套了太多的内裤而难以移动。坦克兵们把战利品装满坦克内舱,奇怪的是他们居然还能穿过狭窄的炮塔坐到里面去。索尔仁尼琴在劳改营时期的难友科佩列夫也曾参加过苏、德战争。让科佩列夫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是:部队里居然会允许士兵每月往家里寄回一个5公斤重的邮包,这简直就是一道暗示士兵可以占领区里抢劫平民的特许通知。科佩列夫相信,正是这样的规定直接地刺激了士兵们的劫掠行为。

  一般军官们的待遇加倍优惠,每人每月可以往家里邮寄两次这样的邮包,而将军们的邮寄次数则不受限制。科佩列夫就曾十分无奈地为他在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政治部的上司往家里邮寄了一副精制版画,那副价值不菲的艺术作品出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着名版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之手……三个方面原因造成了苏军摧残德国平民的行为:文化和道德水准低下的兵痞行径,对德军在苏联犯下罪行的复仇心理,军队指挥员对士兵越轨违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纵容。其中第三个原因最为重要。没有高层的纵容,这支处于严厉管控之下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在进入敌国后混乱到这种程度。

"那时苏军在柏林全城到处强奸妇女,从10多岁的小女孩到70多岁的老奶奶都不放过。"谈到苏军在柏林的军纪情况时,洛特告诉我:"俄国人违反军纪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群体行为。他们最喜欢抢的东西就是手表,因为德国手表对这些来自东方的穷苦农牧民来说确实是以前只能在梦中能见到的奢侈品。我亲眼见过俄国大兵一人的手臂上戴着十多块手表。他们叫手表是'乌利'。"

  现住麦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迈尔老太太第一次面对苏军士兵的时候年仅20岁,是在她跟随一群难民从家乡布吕绍向西逃亡的路上。她回忆道:"追上我们的队伍的第一批苏军是坦克兵……很快,我们就和后面跟进的苏军步兵遭遇了。那些士兵来自苏联西亚地区,面孔具有东方黄种人的特征。他们冲进难民的队伍,开始劫掠财产。我们的首饰要摘下来,皮靴要脱下来,最受欢迎的还是手表,必须全部交出。夜色降临后,强奸行为开始蔓延,到处是女人的哭喊声。一个穿皮上衣的苏军政委模样的人向我扑来,被我的父亲拦住。结果那个家伙一拳打掉了父亲的两颗门牙……"

在苏联战场上,苏联军队能采用的最多最有效的战术就是人海冲锋战术。用过多的伤亡来换取一点点胜利。人称常胜将军、战神、被很多人评为二战第一名将的朱可夫,书中也有引用评价:如果没有比对方多5到8倍的兵力他根本不会打仗!即使在苏军反攻时期,在占据了飞机、坦克和大炮数量的绝对优势之下,红军的表现也不能让人满意。

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一样不放过中国妇女,中国东北妇女被大规模强奸。

苏军士兵的典型表现:酗酒闹事、抢劫平民、强奸妇女。1945年9月,第一批出关进驻东北的八路军冀东部队进入沈阳后,首先遇到的任务就是处理平民大量投诉的苏军抢劫事件,以至于我军必须向苏军政治部提出"严肃纪律"的要求。同年12月,刚刚被中共中央任命为松江军区副司令员的卢东生在遭遇苏军士兵的抢劫时竟然被对方开枪打死。巴顿将军在给他的妻子的信中曾这样评价苏军:"一群乌合之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中存在大规模的性犯罪,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强奸。俄罗斯同样也否认了其实根本就无法否认的1940年发生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大屠杀事件,以及资料中还有苏联红军在出兵中国东北后,对中国妇女也发生了数目可观的强奸事件。二战期间,苏军最早的性犯罪可以追溯到1939年波兰战役,当时苏联和德国共同出兵瓜分了波兰。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是战胜国,所以后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责任由纳粹德国一人承担,苏联对波兰的入侵没有受到任何谴责。1939年,对于波兰承担保护义务的英国、法国也只对纳粹德国宣战,而不对同样侵略波兰的苏联宣战。
  在苏联占领的波兰东部有100万波兰妇女被强奸,其中24万妇女被奸杀。因此以对纳粹的国仇家恨来解释苏军的性犯罪是解释不过去的,波兰人可没招你惹你。当然对于发生在波兰的强奸,苏联政府予以否认,认为是别有用心的人的诬蔑。苏军的强奸暴行实际上伴随着它在整个欧洲的征战历程。
  在柏林战役中,因为希特勒的瞎指挥,德军的主力被错误地布置在匈牙利,但当占绝对优势的250万红军冲杀过来时,德国的上到六十多岁的老人,下到十多岁的小孩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抵抗中,许多人根本不需要纳粹党去作任何思想工作,因为他们很清楚失败的后果。因此一群基本上没什么军事知识的老人和孩子占相当数量的部队仍能取得击毁了800辆苏联坦克与击毙4万苏军的战果。

柏林战役胜利以后,抢劫、强奸成风,苏军对手表情有独钟,德国人的手表一律被洗劫一空。二战中标志性照片--三名红军战士把红旗升到帝国大厦楼顶的照片是经过艺术加工,原版中那个苏联红军指挥员是戴着两块手表的。在柏林有13万德国妇女被强奸,其中40%被反复强奸,这10万德国妇女中有1万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去,整个苏联对德国的占领期间总共有200万德国妇女被强奸。 绝大多数的当事妇女保持着缄默,而愿意说出来的人又被说成是对苏联红军的诬蔑,是否二战苏军的性犯罪确实是子虚乌有呢?
  1944年末,在南斯拉夫苏联的一个坦克军就制造了1000多起强奸案件,如果说有1000多名妇女在说谎污蔑英勇的红军,恐怕是解释不过去的。
  在中国的东北苏联红军抢东西,强奸妇女两项,造成了东北许多群众的严重恐慌,苏军在中国抢东西还是比较喜欢抢手表。1945年在国人的眼里,进入东北的苏军除了没有杀戮中国人,比日本占领军好不到哪里去。据说有许多滞留在东北的日本移民的女性被苏军强奸,即使是女扳男装也难逃厄运,她们的痛苦永远也不会有人去同情。因为语言不通有大量的中国妇女遭到强奸。
  苏军的素质低下,很多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与牧民。苏联士兵的斜挎的背袋就像个垃圾袋,除了干瘪的黑面包,就是甜菜叶、破土豆以及其他抢掠的财物。苏联政府很重视对军人爱国主义,仇视纳粹的思想教育。
  在德军中的集体性犯罪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德军也有慰安所,希特勒不愿意因此而军纪涣散,影响日耳曼军人的战斗力。第二,德军受到希特勒种族优越论、日耳曼血统的纯洁性等的影响,是不能与被占领国的女性,尤其是东欧血统的女性、犹太女人有性关系。第三,普鲁士军队的传统:普鲁士军人侮辱妇女是一种比较可耻的行为。所以德军中性犯罪现象相对而言很少。德军中有专门的随军法庭对违记犯科者(含性犯罪方面)进行严惩,因此德国军队对苏联妇女施暴的例子几乎是看不到。如果有德军强奸苏联妇女的例子,也绝大多数是苏联人为了挑拨苏联平民与德国人的关系,由苏联的克格勃内务部队穿上德国人的军装干的,斯大林曾经秘密颁布了臭名昭著的《第0428号》训令(俗称《纵火者训令》)。德军在苏联的暴行是不包含强奸这一项的。 因此即便到战后对纳粹德军进行审判,也始终没有德军强奸妇女的罪行。
苏军指挥官对于手下的性犯罪采取纵容、鼓励甚至亲自参与的态度,是二战苏军性犯罪长期、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据一些自称为受害者的德国妇女回忆,苏军的性犯罪是有组织的集体行动而不是个别现象,在德国的民宅被严禁加琐,苏军甚至大白天私闯民宅,用冲锋枪顶住女人的脑门,实施强奸行为,男主人稍有反抗和阻拦就被开枪射杀。还有被释放的苏军战俘,因为长期的性压抑,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到强奸大军之中。
  苏军中斯拉夫人的酗酒习惯也是苏军性犯罪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俄国人几乎个个喝酒,特别是夜晚,而且苏联士兵很多就不是住在军营,也不是住在帐篷中,是直接三五成群地住在德国平民的家里,德国十六岁至六十岁左右的男人,只要没有伤残大都被作为战俘被关在盟军或苏联的集中营。苏联军队在征服纳粹德国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了"解放"这个词,而战后的德国人则习惯把纳粹德国灭亡的时刻称作"零点",意指德国新的历史由此开始。让德国民众接受被俄国人"解放"的观念是很困难的。至少对于无数德国妇女来说,俄国人的到来无异于天塌地陷般的灾难。

希特勒瞎指挥,输掉本该属于德国的战争

德国的希特勒,中国的蒋介石,都是瞎指挥的典型代表,希特勒玩政治有一套,但指挥德军作战只能葬送整个军队,二战时的德军,只要希特勒不瞎指挥,什么都好说。希特勒不过是搞政治,如果刺杀希特勒成功,曼斯坦因、龙德斯泰特、克鲁格、隆美尔等掌握重兵的将领应该能控制局势,而且这些将领对希姆莱戈培尔那样的纳粹投机者很看不上,估计会把他们清洗掉,然后谋求与西方谈判。即使谈判不成,也会谋求合理的作战方式或投降方式,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别的不说,柏林保卫战毫无意义,如果将领们掌权,不会有数万青年团的孩子白白送死。

至于波兰、法国的成功,撇开英法的不营救外,德国参谋部的功劳可不能归到希特勒头上。希特勒的政治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说他具备军事指挥才能绝不能赞同,尤其是在二战后期一连串糟糕的军事决策。希特勒能看到坦克的作用并不能代表他的军事才能。作为战略家,竟然在没能彻底解决英国问题时就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先不谈苏联的战略纵深,单是两线作战就够德国受的了。

希特勒的瞎指挥,在德军进攻初期不太明显,越到后期,希特勒瞎指挥造成的恶果越严重。到了后期德军战事失利,便进入了奇怪的怪圈:因为前线德军战事不利,所以希特勒更不"放心"别人只会,变本加厉插手军务,更要瞎指挥;越是希特勒瞎指挥,德军越不利;德军越不利,希特勒更要深入瞎指挥……说他瞎指挥,主要是因为他在敦刻尔克战役、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等事关生死的重大军事战略上,决策上都有严重失误。

在当时的情况下,德军要经过乌克兰向高加索进攻,必须冒极大的风险而成功的机会也颇渺茫。其理由可分述如下:(1)这无异于把攻势分成两片。右面的一片(即主力部分)指向南方,而掩护侧面的左翼兵力则指向东方。(2)在向南进攻时,北侧面将从库斯尔克一直延伸到斯大林格勒,全长达410公里,很明显极易受俄军的威胁。(3)德军交通线延伸过长,一共只有3条铁路线可供利用,而其交点罗斯托夫(Rostov)并不安全,如果俄军从北面攻占该城,则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周围作战的德军都将被切断后路。(4)德军在进入高加索之后还必须坚守所征服地区相当长的时间,始能使俄军因缺乏石油而瘫痪。若只把那些油田毁掉就撤退,则他们自己也就不能利用那个地区的石油。(5)当向巴统-巴库之线前进时,德军还须越过一道极艰险的障碍物,那就是高加索山脉的峰脊。
基于以上的分析,即可知希特勒远征高加索的计划实一无是处。假如依照原始计划,把进攻高加索的行动列为最后阶段,则以当时德军的兵力而言,也就很难从头到尾贯彻这四阶段的连续作战。战争计划应以军事可行性为基础。希特勒在尚未发动战争之前,对于经济问题就应先作审慎的思考,而在战争过程中却不应让他的军事战略受到经济欲望的支配。
总而言之,由于缺乏远见和常识,希特勒对于1942年德军南俄战役的失败实应负其全责。他一方面具有大而无当的雄心,另一方面所考虑的全是不成熟的外行想法。自1941年秋季之后,他再也不听任何忠告,而一心只依赖自己的直觉,其失败也,孰曰不宜?
为了理论上的兴趣,可以再提出一个反问:即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希特勒如欲在1942年夏秋发动攻势,则又应以何者为目标?
依照许多战略家的看法,包括当时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在内,都认为仍应以莫斯科及其附近工业区为目标。从政治观点来看,此乃苏俄的心脏;从经济的观点来看,这是全国铁路网的神经中枢;从军事的观点来看,那也正是敌军主力之所在;所以只有在这里打击始能产生决定性的战果。
也许有人要问,德军此时进攻莫斯科能否有成功的把握?兵凶战危,打仗,谁都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但假使希特勒认为进攻莫斯科没有把握,则他去从事远较危险的高加索远征,岂非更难解释?从理论上分析,1942年德军若进攻莫斯科,似乎要比1941年较易于成功。其理由是:(1)距离较近,(2)时间较早。诚然德军实力已有相当损耗,但俄军实力在1942年初也已降到最低极限。从以后的事实来看,德军还是能够深入高加索和达到斯大林格勒,足以反证其实力仍相当坚强,远非俄军所能及。

各种分兵荒谬决策,使战线不稳定,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受挫,或是错失战机!
几个例子:
1.40年法国战役下令装甲部队停止对英法联军的追击,造成敦刻尔克大撤退,为44年的西线战场的开辟埋下隐患.敦刻尔克战役,是在1940年,德军横扫西欧时发生的。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席卷法国,正要将盟军在敦刻尔克围歼,但希特勒突然下令,要古德里安停止进军,为此,当时古德里安还与其争辩反对不进攻,但无果,只能执行命令原地不动,当希特勒再次授权古德里安行动时,全歼英法联军的机会就已经错失了。
2.41年底42年初的莫斯科会战。在冬季物资准备匮乏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应是回兵西欧再觅战机,但希特勒却命令德军进攻莫斯科,巩固取得的胜利。结果可想而知,和拿破仑征战俄国时遇到的情况一样,俄国严寒的冬季,使得德军的战斗力锐减,最后导致失败。莫斯科城外,将装甲部队在南线和中线来回调度,虽然吃掉了苏西南方面军,但这一来一去为苏军作莫斯科保卫战赢得了时间,同时苏军增援部队也在这段时间赶到,以致德军进攻坚固防御的城市受挫,最后德军在此地区形成突出部,苏军多次对其痛下杀手,莫德尔曾经提议:若是能撤出突出部的防线将能节约几个师的部队用作他处作战,但遭到希特勒拒绝.
3.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几乎是莫斯科会战的翻版,希特勒再次将战斗拖到了冬天,最后百万大军,全军覆没。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准备切断斯大林格勒市区的6集与南集群之间的联系时,保卢斯与曼施坦因已认识到有被切断包围的危险,请求希特勒允许6集撤退,请求遭到拒绝.苏军快完成包围时,6集请求突围但再次遭到希特勒的拒绝,最后21万军德军与8万仆从国军队被包围并歼灭,战役使南集失去进攻能力.
4.库尔斯克战役,南集计划重新拿回普罗霍夫卡,以完成再次对斯大林格勒包围之势.曼施坦因计划在第二波攻击中投入30万的精锐装甲军,便可以顺利击溃或歼击该地苏军,重新恢复42年秋的战线.然而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的登陆引起希特勒的关注,从南集抽调了不少精锐装甲军到意大利,曼施坦因怒火中烧,该计划被搁浅.
5.德军彻底转入战略防御之后,希特勒再次发癫,要求德军不准撤退甚至还拒绝收缩防线和机动防御,然而防线上饱受苏军强大兵力的摧残,士兵疲惫防线摇摇欲坠,中集在巴拉季昂战役中被数倍于自己的兵力坦克火炮空军的苏军碾压致死,28个师被歼击.虽然中集司令官布施是个软蛋,但希特勒坚守的命令使中集各指挥官无法灵活防御或组建预备队,中集没做出什么有效挣扎便被苏军K.O.

只要是女人不分老幼一律不饶,苏联红军集体强奸轮奸妇女,在东北强奸中国妇女

红色淫欲――《柏林:一九四五年的沦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60年了,苏联红军曾经以"协助德国人民摆脱纳粹魔掌"的英雄自居,但是近来不断有史料证明,苏联红军曾经在攻陷德国后,大肆强奸德国妇女。据历史学家估计,在1945年4月24日到5月5日之间,柏林有近50万妇女遭到红军官兵的强奸,占总数的30%,其中有一万人因不堪打击自杀。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苏联红军士兵强奸的德国妇女总数在200万以上。 受害人中包括德国前首相科尔的夫人,她在去年自杀身亡。当年她只有十二岁,和母亲同时被红军强奸。

早在1990年,著名女权运动家海尔克・桑德与芭芭拉・波尔合作编写并导演的电影《Befreier und Befreite. Krieg, Vergewaltigungen, Kinder(解放者与被解放者--强奸、儿童、战争)》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激烈的讨论。桑德采访了很多经受了战争创伤的妇女,让她们在摄像前讲述自己遭受苏联红军轮奸的经历。作者在同名的书中写道:   "1945年,当45万红军攻打柏林时,城里有140万姑娘和妇女。1945年初夏到秋天,这些姑娘和妇女中有11万人遭到了红军士兵的强奸,占总数的 7.4%。……这些遭到强奸的、处在生育年龄的姑娘和妇女中,有11000人怀了孕……被强奸的姑娘和妇女的人数与强奸的次数不重合,因为40%的受害者被多次强奸。……历史学家莱西灵估计,在柏林有一万妇女死亡或者留下了终身的伤残。"   

国破民贱,很多妇女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军队所到之处,不仅烧杀抢掠,而且高声呼喊:"Fraukomm(女人来)"。他们挨家挨户搜集德国妇女,从未成年的小姑娘到中年以上妇女,进行集体强奸、轮奸。很多妇女不堪暴行而惨死,另一些妇女不能忍受侮辱而自杀。剩下的年富力强的则被抓回西伯利亚作苦工,成了活的战争赔偿。苏联军官索尔仁尼琴回忆说:最幸运的是那些没有被强奸就被枪毙的德国妇女们。   

2002年,英国人军事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出版了《柏林:一九四五年沦陷》。该书是根据俄罗斯档案中一些未经公开的材料、德国、美国、法国和瑞典的战争档案,以及受害人的忆述而写成的。他在书中指出,在差不多三年多期间,苏联红军由普鲁士和纳粹德军作战并攻打柏林,估计共有二百万名妇女被奸,其中有些更是被人轮奸。单在柏林,就有十三万妇女遇害,其中有一万人因不堪打击自杀。受害人中包括德国前首相科尔的夫人,当年她只有十二岁,和母亲同时被红军强奸。   

该书在英国发售后,被俄罗斯驻英大使指为"侮辱",俄国军事专家否认书中内容,但不少当年的受害人看过书后,再度勾起多年前的伤痛,并公开这段被人忽略的历史。她们在战后由于受惊过度,一直都不愿再提起这件事,由于红军被视为将德国从纳粹手上解放出来的英雄,他们犯下的罪行被视为禁忌,无人敢再提。而比弗也收到很多受害人的信件,其中部分人还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例如有些妇女不想落到红军手上而自杀,有人因奸成孕,感到羞辱而将亲生女儿杀死,还有学校女生集体自杀。   

如何看待苏军士兵将柏林当作妓院?――没露面的纳粹军人说,"与我们过去四年对他们所做的相比,俄国人做的只是皮毛。"德国妇女成为纳粹替罪羊无疑也是战争烟尘的一部分……当年被苏联红军强奸的八十一岁的玛尔塔,将抑压多年的悲痛往事公开:"他们(红军)发现我时,叫我埋葬已死的希特拉青年团尸体。有六名红军将我推到墓地旁边,然后一个一个轮着强奸我。"她重复说:"我并没有说谎,我没有,你一定要相信我。"   

很多妇女都恐怕没有人相信她们的说话。一名移居到英国的德国妇人说:"我原本想写一本自传,但没有人相信我的说话,我想我自此后便有少许神经失常。" 有些妇女在多年以后还未能接受这段痛苦的事实。一名受害妇女说,一名红军战士尝试强奸她的母亲,于是她抢了那名军人的枪,企图勒死他。但事实是她并没有勒死那名红军,反而被红军强奸了,只是她至今的创伤还未平复,所以希望用谎言欺骗自己。   

2005年5月,德国一位女记者在1945年柏林沦陷期间撰写的日记《柏林女人》在德国再次出版,书中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再次证实了:1945年德国沦陷之后,苏联红军曾强奸了无数孤苦无助的德国妇女。《柏林女人》以德国著名记者希勒丝的私人日记形式,描述了德意志第三帝国最后几天的惨淡日子以及她本人在德国沦陷后所遭受的种种苦难经历。   

1945年,希勒丝刚刚30岁出头,依然单身,家住东柏林。德国沦陷之后,她由于害怕,躲进了自家的一间地下室里。4月27日,一群苏联士兵在地下室里发现了她,立即七手八脚地把她拖到走廊里,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轮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曾经受过高等教育的希勒丝凭借自己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条件,找到了一位苏联高级军官做靠山,侥幸地活了下来。   

自从冷战结束和德国统一之后,描写德国悲痛往事的作品,尤其是德国妇女遭到苏联士兵大规模强奸的作品,非常之多,他们向世人表明,德国不仅是二战的侵略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然而,俄罗斯人对这些作品却义愤填膺,予以了强烈抨击。他们认为,这些作品完全是捏造历史,没有任何事实根据,严重诋毁了前苏联的形像。这些作品甚至引发了柏林与莫斯科之间激烈的外交争论。  

第一阶段: 1944年夏天以后,红军西进到东普鲁及亚(曾经归属过德国、波兰和苏联),对那里妇女 进行了强奸。基本上是在夜晚士兵们喝醉了酒,然后开始找女人,行动上是数人、十多人的集体行。受害妇女的年龄有小到12岁的,老到80多岁的。对那些稍有反抗的人就立即枪杀。 虽然上级有令不许强奸德国妇女,但是底下却毫无顾忌。红军甚至当着苏联女战士的面强奸德国妇女,而那些苏联女战士却还为这些行为开脱:我们红军对德国人,特别是对他们的女人的行为绝对正确。 这一阶段的强暴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复仇感。   

第二阶段: 1945年初,红军从集中营中"解放"了大批自己的同胞,然而他们却对自己的同胞进行了 强奸。一位被强奸后的少女哭着说:他比我的父亲还要老。 红军对大批波兰和德国妇女屡次的强奸造成了许多妇女的自杀,她们往往先把自己的小孩 先杀死,然后再悬梁自尽。许多当地的人盼红军,可是盼来的红军却残忍无比。 一位刚生下小孩的母亲被逼着数小时的轮奸,当其他人提醒婴儿需要哺乳,士兵们也不 理睬。 红军的长官对手下的强奸一般不管,除非士兵感染上了性病,就会受到惩罚。当德国妇女向红军抱怨时,长官有时还会取笑地说:"就为这个?对你们也没有什么坏处呀,我们的士兵都是很勇猛和健康的。" 这一阶段的强暴渐渐地出于纵欲,因为这一阶段中如果受害者没有强烈反抗,一般不会受到伤害。   

第三阶段: 1945年四、五月份,红军已经打到柏林,城市已经断电断水断粮,大家都饿着肚子。红军却掌握着粮食,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枪支和暴力就能逼迫德国妇女就范。一些妇女为 了免受轮奸,答应与固定的一个、或几个士兵"相好"。 那时黑市的货币以香烟来计算,难怪后来美军的到来,他们有更多的香烟,自己他们也不 需要"强奸"妇女。   

第四阶段: 占领以后红军军官与当地德国女人同居,而把过去自己的太太忘得一干二净。当部队需 要撤回苏联时,不少红军军官则拒绝返回,与姘居的德国  女人一同搬走、失踪。 根据当时柏林的两家大医院的估计,它们收容了95,000-130,000的被强奸妇女,估计其中的10,000人最后自杀。被强奸后的死亡率在东普鲁及亚肯定还要高。估计起码有2百万德国女人被红军强奸。   

苏联红军中国东北强奸中国妇女

抗战胜利末期,苏联红军曾在中国东北地区大肆强奸中国妇女,1945年8月,苏军进入东北后,为了一雪过去日俄战争战败于日本的耻辱,对日本军民进行了残酷的报复,包括强暴妇女,掠夺居民的财物,以及将大约58万日军战俘押送至西伯利亚从事劳役,三四年后才开始遣返回日本,其中近8万人死于异域。1950年代,中苏关系密切,苏联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老大哥",因此新中国对于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历史予以充分的肯定,评价此事为日本败亡的关键。   

1990年代以后,中国内外环境出现变化,有关苏军在东北作为的客观报导逐渐出现,包括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经常模棱两可,高深莫测,实际上是为了己利;苏军在东北期间以"战利品"为名义大肆劫掠东北的战略物资等。苏军进入东北之后,相当一部分官兵就表现出严重的放纵行为。他们不仅对战败的日本人进行抢掠施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也经常骚扰。抢东西、强奸妇女两项,让东北群众十分恐慌。"老毛子"四处强暴妇女的行为至今还让一些老东北人记忆犹新。   

当了十四年亡国奴的东北人民见到的"解放者"们,却是这样一副形象:苏军的散兵游勇们白天就在街上乱窜,有的到处找酒喝,有的偷仓库的东西,成袋的在街上拍卖,晚上喝的醉醺醺,闯街钻巷找"玛达姆",吓得老百姓关门闭户,都盼着他们早点走。特别是在东北各大城市,一到夜晚,就有一些零散的苏军士兵拦路抢劫行人和追逐妇女,有时还持枪闯入民宅。结果使中国女人晚间不敢上街,男人上街则不敢戴手表、穿皮大衣。许多喝得醉醺醺的苏军官兵又到处倒卧路旁,令人观之侧目。   

对于苏军军纪败坏的报告,最早见之于八路军进入东北第一批部队给中共中央拍发的电报。1945年9月初第一批出关的八路军冀东部队进入沈阳,就遇到了苏军抢劫的事件,而且有不少中国老百姓前来诉苦。八路军驻沈阳部队一面致电中央报告苏军"衣衫褴褛,纪律甚坏",一面向苏军政冶部提出交涉,要他们严肃纪律。但苏联红军解释说,士兵们对法西斯极为仇恨,到德国时就是这样干的。苏军政治部门的答复当然使八路军很不满意,这种解释固然是事实,但是苏军领导对军中的恶劣分子不认真管束而放纵,其责任是不可推卸的。至于以对法西斯的仇恨来解释士兵的放纵,并把中国比作德国,这更引起八路军指战员的气愤,对战败国的无辜人民也不能采取狭隘的民族报复。   

苏军的一个坦克军在一九四四年末只通过了南靳拉夫的一角,就发生了一千多起强奸案和抢劫案,引起南斯拉夫人民的强烈反感,成为后来苏南破裂的原因之一。苏军攻入德国东部后的掳抢和强奸行为,也严重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感情,成为后来亲苏的东德政权基础不稳的一个原因。苏军在东北的作为,正是这种作为在东方的重演。   

1945年12月,甚至发生了中共重要军事将领、当时被中共中央委任为松江军区副司令员的卢冬生在哈尔滨被苏联士兵抢劫时打死的事件。卢冬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红军时代就在红二军团任师长。抗日战争开始时,他又是着名的八路军三五八旅的旅长。不久他又同刘亚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任空军司令员)等一起赴苏联学习,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只以几票之差未被选上中央委员。苏联出兵东北时,他又作为苏军少校回到了东北。回国后卢冬生很快同出关的八路军接上联系,并被中央委任为松江军区副司令员。12月14日晚,卢冬生乘马车外出,由于没有穿苏军军装,遭遇一名苏联士兵持枪拦车抢劫。留学过苏联的卢冬生立即以熟练的俄语质问该士兵是哪个部队的,该士兵害怕被告发而将他杀害。但后来大陆出版的红军将领传记中,对卢冬生的介绍是:"1945年9月回国,任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同年12月14日在哈尔滨殉职。"   在欧洲,苏联军队"解放"布达佩斯战役中。在整个包围期间,布达佩斯居民共有 13000人死于战火,25000人死于饥饿,25000多人被"箭十字"党徒处决或杀害,另外,苏军为了向斯大林开脱自己对布达佩斯久攻不下的原因(他们先前向斯大林解释说布达佩斯守军共有180000人),抓了50000多名平民作为"战俘"充数(苏军让匈牙利平民将缴获的德国军大衣披在身上,于是这些平民就成了"德国法西斯战俘",而真正被俘的德国军人大部分在被俘后立刻被就地枪决),其中有13000多人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园。在整个布达佩斯战役期间,平民(包括犹太人)的总共伤亡损失数字高达76000人左右!  

此外由于在攻城遭受了巨大的伤亡,苏联红军在破城之后也对平民实施了残酷的"报复性"暴行:抢劫、殴打、强奸甚至蓄意枪杀时有发生,此外他们还对各境外使团和人士进行了大规模驱逐,以下是日期为1945年5月24日由大约60名瑞士驻布达佩斯领事馆人员起草的一份调查报告节选:"……在布达佩斯被围期间以及随后悲惨的日子里,俄国军队肆意的掠夺了整个城市,他们几乎闯进了每一处居民住所---不管主人是个富翁还是个穷人,拿走一切他们想要的东西,尤其是食物,衣物和贵重物品,商店均被数次洗劫,拿不走的家具或是类似艺术品的大件物品就任意销毁,在大部分情况下,房屋在掠夺一空后被付之一炬……总体来说,俄军对平民的掠夺极为普遍,但并不总是彻底"系统化"――比如一位男子被抢光了他所有的裤子,但是他的上衣却被留了下来。俄军甚至还有专门猎取贵重物品的小分队,他们使用磁性地雷探测仪和经过训练的军犬来搜索金子,银子和其它金属物…… "强暴成为对匈牙利平民最为残酷的暴行,其规模极为广泛---从10岁至70岁的女性几乎都不能逃脱,不少女性以自杀来摆脱灾难……甚至在纪律禁令被颁布之后,俄国士兵还是会不时四处巡视有女人居住的房屋,然后在晚间对她们施暴,并且殴打任何反抗的人……更悲惨的是许多俄国士兵还身患各种疾病,再加上城内药品已经完全绝迹,都加深了被害者的痛苦……截止到现在(1945年3月底),在布达佩斯地区共有约5000名匈牙利妇女由于强暴行为致死或自杀……"布达佩斯城内从2岁至70岁的所有德意志族人被全部运往苏联,他们的下场不详……

据朱维毅所著《寻访二战德国兵》,有位名叫希尔德加特・克里斯朵夫的老人在1997年去世,她的女儿把母亲生前口述的一些情况在一本名为《每天都是战争》的文集上发表了。老太太在战前曾住在西普鲁士的小城逊朗克(现在属于波兰),战后被驱赶到巴伐利亚州定居。下面是老人的回忆摘要:
1944年末的冬天艰苦异常。东线的战场一天天接近我们。我们的丈夫、父亲、兄弟、儿子全在前线。我们从来没有想过1945年的1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降临。1月27日,是前德国威廉皇帝的生日,就在这一天,俄国人的坦克开进了我们的小城逊朗克。俄国人穿得非常厚实,长军装,大皮靴。他们冲进民房,抢走首饰和手表。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遇到反抗,他们就开枪。
第一夜,我们几家邻居集中到雷曼啤酒作坊,藏在顶楼上相互壮胆。我的表妹从柏林躲避轰炸住在我家,她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她有一支手枪,但子弹很少,还不够我们大家自杀用的。我们在阁楼一夜未眠,听到城里到处都是枪声。天亮后大家才敢回到自己的家。俄国士兵到处寻找年轻的女人,只要抓住一个,立刻拖到空房子里,接着就轮奸。那时我24岁,每天提心吊胆的。
红军掌管了全城的秩序,前六个星期里基本不允许我们出门。一天晚上,俄国人闯进我家抓走了我和表妹。这一点太容易做到了,因为他们禁止所有的居民锁房门。他们用枪逼着我们进入一幢空房。那里已经站着一些年轻的女人。接着,集体强奸开始了,这些野兽扑向我们,一次又一次,持续了整整一个夜晚,直到天开始发亮时才离去。当我们拖着软弱的身子回到家里时,母亲居然非常高兴,因为她看见我们还活着。当时有很多女人被强奸后就被击毙了。我们小城中有很多人上吊自杀,我们常常要去剪断绳索,埋葬她们。
尽管这座城市有60%的面积是废墟,但还有一些面包房可以使用。俄国人把女人们带去烤面包。我们每天可以得到两百克面包。有一天,这些恶棍又把我们带到了一幢空房子里,让我们给他们杀鸡拔毛。全部工作结束后,我们不但得不到一块鸡肉,反而遭受了新的一轮强奸!
后来我们被送到城外的一座农场去劳动。在那里喂牲畜、挤牛奶、做黄油,给俄国人提供食品。俄国人来取食品时,常常要拉我进空房子。每到这时,我的母亲都要挡住俄国人,苦苦解释我已经怀孕……
医生:俄国士兵逼迫妇女就范
阿诺特・尼登楚博士战时在罗塞尔(Roessel)的一家医院里工作,他以一个内科医生的身份见证了苏军的强奸狂潮。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俄国人攻占东普鲁士时,我作为约瑟夫医院的主治医师留在了罗塞尔。1945年1月8日,罗塞尔市在经过很微弱的抵抗后被苏军占领,随即开始了占领者在城内的大规模殴打、焚烧、强奸和杀人。第一天就有六十个居民被杀,其中多数是拒绝被强奸的妇女、试图保护妇女和儿童的男子,以及不愿意向俄国人献出手表和烈性酒的人。我的医院有一天收下一个肺部被子弹打成重伤的流产孕妇。在一个俄国人意欲对她施暴时,她表示自己是孕妇,那个俄国人大怒,用脚狠踢她的肚子,并对她打了一枪。
强奸很快成为失控的风潮。根据我在医院的了解,我相信在15岁到50岁之间的妇女中能逃避被奸淫厄运的只有10%左右。俄国人对他们的施暴对象几乎不加选择,被强奸者包括80岁的老人、10岁的小孩、临产孕妇和产妇。晚上,俄国人从门、窗或屋顶进入平民家庭,一家一家地搜寻女人,有时甚至在白天就扑向她们。他们大多带枪,经常把手枪塞进女人的嘴里逼迫她们就范。而且常常是几个人按住一个女人,然后轮换着实施奸淫,结束时把受害者杀掉灭口。有两个我认识的妇女就是这样被杀的。俄国人还常常一边强奸一边殴打受害人。
我相信,只有很少的俄国人没有参与这些可怕的罪行。在这方面,军官和士兵很少有差别。当一个遭到强奸的十岁女童因下体严重受伤被送到医院时,我实在按捺不住了,我通过波兰翻译责问医院的苏军负责人:究竟有没有可能制止这种行为?!对方答道:"最开始被允许了,现在禁止它就很困难。"当时也发生过把个别罪犯押送到苏军指挥部的事情,但这些人被关押几个小时后就放掉了。
被强暴者发生性病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年纪小的受害者。治疗的医药奇缺,药房都被俄国人抢空了。医院里每天要做25例以上的性病处理。很多女孩开始尝试和一个施暴者把性关系固定下来借以保护自己。
苏联军队在征服纳粹德国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了"解放"这个词,而战后的德国人则习惯把纳粹德国灭亡的时刻称作"零点",意指德国新的历史由此开始。让德国民众接受被俄国人"解放"的观念是很困难的。至少对于无数德国妇女来说,俄国人的到来无异于天塌地陷般的灾难。男人被囚,女人遭奸,一个民族末日的最凄惨景象莫过于此。

哥廷根的历史研究会曾撰文指出:

  在柏林,很多见证者根据身边发生的事件认为,从4月24日(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到5月5日(德军在全境停止抵抗),柏林被强奸的妇女达到1/3,柏林的历史学家桑德斯和焦尔根据多方调查得出一组谨慎的数字:10万柏林妇女被苏军强奸,其中40%的人被多次强奸,近1万人被强奸致死。在战后划归波兰的原东部地区,被强奸者达200万,其中24万致死。这里面还尚未包括西普鲁士地区、苏台德地区、东南欧的德意志族居住区和奥地利地区的受害人数。

  在世界战争史上,军队对战败一方的妇女施暴的情况屡见不鲜,但罪行最为严重者则首推"二战"中的苏军和日军。那么德国军队在这方面的记录又如何呢?战后,全世界包括德国本身对纳粹德国的罪行做了深刻和广泛的揭露,但大规模的军队强奸行为从未涉及。

  哥廷根历史研究会指出:"强奸风潮在德国军队中从未发生过。少量个案受到了德国军事法庭的处罚。"

史料表明,德国军队从普鲁士时代起素有以侮辱妇女为耻的观念。到了第三帝国时期,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外,纳粹禁止军人的强奸行为还有另外两层考虑,其一是要杜绝军队因此产生性病,导致战斗力下降;其二是防止"优良"的雅利安血统和其他血统的混合,导致种族异化。据纳粹德国1943年12月14日的官方数字,党卫军系统设有固定法院31个,随军队行动的师、旅级法院20个,军团级法院5个,共有法官204人。在国防军方面,1942年10月2日专门成立了一个编号为999的"缓期执行师",这个师由两部分军人组成:违纪的军人和看押他们的军人,最多时关押了3万名有损"军队荣誉"的军人。以上军队执法单位的主要功能是监督和处罚违令、违纪和战场脱逃,其中检查违纪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是否存在强奸行为。

  "二战"中亲身受过苏军性侵犯的劳申贝克女士在她1993年发表的《从皮卡棱到沙德林斯克》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她说:"德国军队在苏联的乡村(特别是乌克兰)犯下的大量罪行无可置疑,但强奸行为是要受惩罚的。为解决德国军人的性饥渴问题,国防军设立了大约500个随军妓院。"

  这一点柏林的罗迪老先生也向我提到过。他说:"我从来没有听说士兵强奸俄罗斯女人的事,这是严格禁止的。那么军队里的小伙子们的性欲怎么解决呢?大家都去妓院,但我没有兴趣。"

  2001年,女历史学家蒂尔斯在采访了30名遭受过苏军蹂躏的德国妇女后写了一本书,名为《另一个世界的述说》。书中写道:

  强奸大多数发生在黑夜,受害者很难辨认和事后指认施暴者。这样就造成了妇女的整体恐慌。苏军的坦克部队通常是连续推进的。在同一个地点连续住几天的主要是步兵。大多数强奸就发生在这个时候。集体强奸比较盛行,参与犯罪的人越多,士兵个人的犯罪感和顾虑就越微弱。今天,当一些犯过此类罪行的苏军老兵谈起这种事时,口气就像谈论一个周末下午的散步。他们并不认为50多年的那些受害者现在还会有什么痛苦和耻辱感,他们认为那是战争情况下的非常时期的事件,而战争有其自身的规则。

 是否该永远沉默?对这个问题,受害者的态度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她们说:"我们无法谈起这些,永远不能。"很多受害人当时还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她们不理解发生在她们身上的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她们远不如今天的孩子那样生理早熟并拥有对性知识的了解。这种恐怖的经历对孩子来说异常残酷,并经常会导致精神或心理上的障碍。一些受害人对我说,她们成年后在性生活方面遇到很大困难。她们的情人和爱人只有在具备充分理解和忍耐力的情况下才能期待一个正常的婚姻。另一方面,因强奸导致的性器官的损伤和疾病还导致很多受害人患不育症和频繁流产。

二战德军实力强大:善用脑子打仗

没有西线苏联赢不了德国,四个打一个打赢了,不能说这四个里面任何一个都比输的那个强。诺曼底登陆那时,中央集团军群根本没几个装甲师。如果问德国的装甲师去哪里了,去法国附近找。如果苏军44年真有能力独立拿下德国,斯大林哭着喊着求美英登陆不是有病吗?苏军的风纪败坏跟复仇没必然关系。苏军在东北抢劫强奸杀人,把中国高级将领卢东升都枪毙了,这是向谁复仇?说白了苏军有些人就是素质低下,流氓+嗜杀。苏军兵锋经过南斯拉夫一角,就造成了1千多起强奸案,这算残暴还是柔和?另外,苏军在东北更温柔这话东北人绝对不同意,比日本鬼子更坏。说到杀人斯大林比希特勒绝对不差,所以纳粹军队41年进入乌克兰时被很多人当做解放者。美国空军飞行员是美军阵亡率最高的,德国人在阿登一个反击,美军没少吃苦头。关键德国人是两线作战,如果东面没有苏联,看美国军队能不能登陆。

希特勒不输的话,不就和历史上的各位英雄们一样麽?悍然屠杀是英雄、伟人、开国圣祖等人常做的事情.当然希特勒没有强大到最后。要是德国赢了,希特勒绝对是史上第一大帝。说到操守希特勒算在政客里很好的。珍珠港之后出于条约义务向美国宣战了,虽然宣战对德国没任何好处,简直诚信到愚蠢。比唯利是图毫无廉耻的斯大林墨索里尼之流差太多。希特勒干了很多人想干却干不成的事业。历史这种东西,记住一句话,成王败寇就可以了,满清入关后,扬州十日的屠杀和希特勒又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经常还上演清剧,《康熙大帝》之类的。看到一堆人看什么《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康熙大帝》《雍正王朝》
《还珠格格》《宫》《步步惊心》《甄�传》。

德军的单位人数战斗力绝对是第一。从纯军事角度看,德军的确很强。论军事素质当时世界第一,在初期没有哪个国家能正面对抗德军。德军的风纪比苏军那是强很多,作为军队本身,作为德国人本身,的确是优秀的。德军组织纪律,战斗力,技术水准都是一流的。希特勒也代表不了德军,720事件就是明证。德军在苏联战场撤退时,朱可夫也不得不惊叹,即使是撤退德军也井然有序。德国输了,所以被胜利者定义成邪恶的了。要是赢了,那就可以把英美苏都定义成恶魔。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德国的国防军应该说在战争方面是值得尊敬的对手。正经欧陆英军没见怎么可以了,全装满员的英军在北非被缺少补给的隆美尔干成丧家之犬。

德国有计划的屠杀犹太人,这个战争结束前真的是没人知道。不但苏美英不知道,连大多数德国平民以及大部分德国国防军都不知道。二战结束后德国老百姓们再没有像一战结束后那样忿忿不平,和大屠杀的披露关系很大。至于德军在前苏联屠杀平民,英美并不特别当回事。遇上卓娅这样的"平民",换谁来都一样会屠,对越自卫反击我们就干过类似的事儿。911之后,这种人被改称恐怖分子,以和真正的平民(无武装,无对抗)相区别。 全欧洲人都不喜欢犹太人,俄国杀的犹太人也很多。别的不说,二战后一片焦土又迅速崛起,现在成为高端制造业的世界no1,德意志民族比起那种只会在物质上攀爬的民族,比如犹太,简直是劣币驱逐良币。德国人和奥地利人都是拥戴希特勒的,就这点说当时希特勒是有值得崇拜的原因的,如果希特勒在39年9月死去,那么毫无疑问希特勒是个伟人,尤其对德国来说,他的贡献空前的。人们认同的恰恰就是这一面的希特勒而不是种族主义那一面。所以表面上会鄙视希特勒,因为中国当时碰巧站在了另外一个阵营而且取胜了,同情希特勒的人只是在换位思考问题,也没有错。

二战期间在德国生活的季羡林过得挺好,纳粹没有屠杀天朝人的计划。把汉人南人作为低等种族的成吉思汗忽必烈不是照样一堆中国人崇拜?纳粹如果赢了,现在肯定是正义一方,历史上,也从来不是"正义的一方"就会赢。纽伦堡审判有一些奇特之处,例如普遍认为的二战发端(波兰被入侵)实际上有两个罪魁祸首(德苏瓜分波兰),但最后一国承担了全部战争罪责,另一国成为了光荣的胜利者和正义者。

诺贝尔奖摇篮――德国

如果有人去德国,看到城市中心最豪华的建筑。不用问,那是大学而不是政府大楼。如果有人看到最漂亮的图书馆,你也不用问,那是大学图书馆。如果去德国想听免费的高端讲座,不用请示任何人,直接进去就是,没有人有权阻拦。如果想上大学,不管年龄多大,申请就行,不需要参加任何"高考"。
在20世纪初期,约1/3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德国科学家,他们的革新给世界带来了改变―――相对论、核裂变、结核杆菌以及伦琴射线的发现等。在迄今为止的76位德国诺贝尔奖得主中,65人以自然科学和医学成就而获奖,除了企业和高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学会和亥姆霍兹联合会等机构都站在研究前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9年,德国共有一百多人获得诺贝尔奖。如果把移民美国、加拿大的德裔算上,获奖人数将突破200人大关。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来自研究型的综合大学,其中哥廷根大学44人、洪堡大学29人、维尔茨堡大学14人(包括5位短期研究学者)海德堡大学10人、弗莱堡大学9人、图宾根大学7人、莱比锡大学6人,此外还有其他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未列入统计。

德国有一个傻得到家的政府。何以说傻?德国与其他国家体制不同,多数大学是公立性质。大学支出的每一分钱都来自政府,包括教学科研人员的薪酬、校舍的建筑和维护、大学日常行政开支、学生补贴、免费的上网、图书馆大量的书籍等。遗憾的是政府作为出资人在大学里一点地位都没有,它不能决定或者影响大学内部的任何事情,包括校长和其他高级管理者的任免。校长和各学院院长由教授自己选拔,政府无权干涉,更不可能阻止自己不喜欢的人当选。因此,校长和教授根本不买政府的账,他们想做什么课题研究,不需要事先报批,也不需要任何人批准。在这里,大学是真正的"教授学生联合体"。

"你们知道英文大学University的本来意思是什么吗?"没有人能回答。其实,大学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教授和学生联合体"。这个词的原始意义表明,大学是一个由教授和学生组成的自治组织。也就是说,德国大学从传统上就是一个只管伸手要钱而不理睬政府的牛逼机构。那么,政府为何只出钱而没法管事呢?道理很简单:德国大学得到的钱并不是政府给的,而是老百姓所缴纳的税款,政府只起到一个中转的角色。老百姓花钱来培养自己的子弟,而政府只是帮老百姓把钱转交大学而已。因此,大学根本不看政府的脸色,更不可能对政府感恩戴德。

其次,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状来看,德国的政党不能在大学委派自己的党务官员(纳粹时期除外)。现在的联邦德国有几个主要政党:联盟党(基民盟和基社盟)、社民党、自民党、绿党和左翼党。无论是大党还是小党,他们在大学没有任何常设组织,也没有校长兼书记或校长、书记各管一摊的现象。校长就是堂堂正正的校长,党派休想把黑手伸进大学。教授和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支持或反对某个党派,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要求。今天他们支持基民盟,明天就有可能支持社民党。总之,信仰在大学里面只是个人的事情,党派根本不可能决定人事任免,更不可能左右大学的发展方向和科研课题。如果你非要问党派起任何作用的话,德国学生会告诉你:党派可以花钱资助某个研究课题,而且还不能直接资助,只能通过具有倾向性的党派基金会来运作,所以才有了阿登纳基金会、艾伯塔基金会和瑙曼基金会等机构。至于为数不多的私立大学,政府和党派更无法插手。他们要进入大学进行宣传,想都别想。在这里,政府和党派如果不是过街老鼠,起码也是不受欢迎的机构和组织。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如果政府和党派在大学不起任何作用的话,大学不乱套了吗?大学不成了独立王国了吗?对于这两个问题,有兴趣者可以到德国大学考察一下,看人家是否乱了。至于独立王国的说法就有点夸张,在那里,教授、学生与社会及企业的联系非常密切。他们虽然不欢迎政府和党派,倒是非常欢迎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进入大学。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可以随便来大学开设讲座,也可以建立某种形式的合作。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对这样的组织都没有任何反感,而是持非常欢迎的态度,许多科研成果就是在企业的资助下完成的。

虽然德国严禁纳粹组织,但却没有办法阻止具有纳粹思想的人进入大学学习,也没有权力开除任何学生,除非他在规定的年限不能完成学业。至于"思想激进"的学生,只有在政治上才被称为激进,在其他方面反而认为具有创新精神,被大学和教授加以鼓励。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当年思想就比较"激进",没有人会觉得他是一个怪人,所以也不可能被"会商"。因此,德国大学不断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他们看来,如果大学出不了诺奖,反而是一件怪事。据说中国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60年出不了顶尖的人才?许多学者研究去研究来搞不明白,教育官员们想破头也没有得到答案。其实,问题有那么复杂吗?你只要转脸往德国看一看不就明白了?现成的答案你不要,偏要摸着石头过河,这不是明摆着在装蒜?

附 德国部分大学诺贝尔奖统计:

德国哥廷根大学----产生了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德国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86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德国最悠久的学府之一。除了培养过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外,让它闻名世界的还有一座独一无二的学生监狱。
德国的洪堡大学曾先后出过2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慕尼黑大学:拥有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郁,同时也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大学。
海德堡大学:拥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历史悠久,是最古老的德语大学。

……

二战俄军政委,不是严格意义职业军人,是意识形态代表

苏军中的所谓政委,他们的职责就是监督所有军人,包括军事主官都可枪毙。希特勒颁布(政治委员条例),规定德军在前线俘虏政工人员,一律就地枪决,因为在这些特务的逼迫下,苏军士兵只能战斗到死,不能投降。在二战中,苏军总共枪毙了二十万逃兵及因战败而撤退,没有死守阵地战斗到死的军人。如果你学过那么几天俄语的话就知道在俄语中,投降和叛徒是同一个单词。俄国人眼中的投降有点类似于《三国演义》中的降,降了就跟上你干了。所以投降是要不得的,战俘就是叛国者,非常该死。二战时德军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旦俘虏了苏军的政委(苏军叫政治指挥员)就地枪决。
按照西方职业军人的观念,军人就是作战的,对意识形态问题有意淡化,军人不谈政治,就是服从命令为打而打,顶多上升到为国家而战,很少有为意识形态战斗的。被俘了也没办法,双方的军人都会被俘,因此为自己考虑而优待对方的战俘。前苏联地处欧亚两洲,也具有欧洲国家的这些特点,而政委在这个圈子里很另类,是纯粹的政治工作者,是意识形态的代表,不完全属于职业军人,所以不享受这个待遇也正常。加之前苏联的残酷政策,政委被俘家属都要进劳改营,所以政委很少投降,导致德军的残酷报复,结果就是更加不能投降。
政委必杀令是希特勒亲自下的,执行最彻底的就是党卫军,但是由于这条命令导致了后来战场上很多苏军政委因为这个原因都会死战到底,宁死不投降,也增加了德军战斗难度,也被德国的非党卫军部队国防军所诟病。因此,除了党卫军以外的德军国防军部队并不严格执行这条命令,能不杀就不杀了。不过政委被俘死亡率确实很高,很多不是被就地枪决的,都是后来在战俘营被折磨死的,战俘营嘛,基本上就是盖世太保的天下了,总之政务基本上没什么生还几率。
政委一般是宣传鼓动的好手!犹太政委在苏军中绝对最会煽动和鼓舞士气, 要知道对它们来说纳粹迫害犹太人和反共可是民族仇阶级恨加在一起了!当时苏德战场上希特勒下令党卫军只要俘虏了苏军,先杀政委,剩下的直接送苦役营,抓住的基本是基层政委,他们知道的很有限,没有利用价值,还有政委都是当着其他战俘面杀的,一来是震慑,而来这帮货跟其他人一起送到苦役营中,很可能引起暴动,要知道,当政委的一般都是能说会道且满腔热血的知识份子,这帮人太危险。要是上战场,第一件事就是把政委毙了~~这种人只会杀自己人,不会杀敌人!这种人被哪国军队俘获都是死命一条!
另外,犹太族裔占俄国人口的5% 但是俄国的 布尔什维克中50% 是犹太人 苏共创始的几个主要领导人 犹太人占了大半。

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共产主义只不过是哄哄老百姓听的空话

在《勃列日涅夫18年》一书中,作者郭春生这样叙述勃列日涅夫带头享受无与伦比的特权、不断追求新的特权:"勃列日涅夫酷爱打猎、住豪华别墅和收藏高级轿车,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享受着无人能比的特权。勃列日涅夫收藏的高级轿车达上百辆之多……勃列日涅夫经常到全国各地著名的猎场打猎,他收藏了许多高级猎枪,打死的猎物不计其数。"(见该书第253页)
前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侄女柳芭发表回忆录,其中谈到,勃列日涅夫当年曾对自己的弟弟说:"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听的空话。"
政治局委员那是如何的特权待遇?叶利钦讲到自己当上政治局候补委员时的情形:"中央书记和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都是乘专机,伊尔-62或图-134。在乘机时,一个人身边有好几个保镖和服务员。""就连我这个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样的级别,都配有三个厨师、三个服务员,一个清洁女工,还有一个花匠。"他尖刻地分析说:"拍马屁和唯命是从所得到的报酬是享受各种优惠待遇……你在职位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归你享受的东西就越丰富。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享受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见《叶利钦自传》第140-143页)
勃列日涅夫很赞赏一个看起来没什么错的观点:"干部队伍的稳定是成功的保障。"这样的"稳定"其现实就是:国家的"一把手"要当到死为止;各级领导干部为了达到特权独享,都忙于稳固自己的"金交椅",扩大自己的权力、固化自己的权力,维自己特权之稳,就是用刺刀也要架成一个"王位",哪怕是"土皇帝"的"王位";同时,越来越多的权贵子弟占据重要的领导岗位,权贵利益集团之外的优秀人才根本就难以进入政权……由此,"权力固化"也就变成了"特权固化"。

德国军事力量源泉:普鲁士军官团

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德国虽然都以战败而告终,但德军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足以使全世界为之侧目。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打造出这样一支让人望而生畏,战力超强的军队?答案就是:普鲁士军官团制度。
一、什么是军官团制度
军官团制度是德国军队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一支受过严格训练的高素质军官团队,其主体是容克贵族。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他们的思想是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康德的批判理性主义武装起来的,因此造就了军官团队严谨、细致、善于计划调度,又颇有些优雅的特点。
二、军官团的由来和发展
德国军官团的前身是条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是中世纪最有名的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和征服东欧的过程中都是中坚力量。条顿骑士团的组织一直延续到19世纪,成为普鲁士军官团的前身。
铁血宰相卑斯麦的家族就是条顿骑士团中的名门望族。他上台后,为了完成德国统一计划,整军经武,在整体上提高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并以此为统一行动提供坚强后盾就成了首要任务。于是,他和"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共同努力,将条顿骑士团进一步改造成普鲁士军官团。普鲁士军官团这个团体主要由容克贵族构成,容克贵族是普鲁士的特有产物。在封建王朝时代,地主阶级的主要继承方式是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之弟,国家鼓励他们加入到军队,给他们一个以军功获得爵位的机会。同时,让贵族子弟以表率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为国家利益而战也是德国处于四战之地,必须在国民中提高尚武精神的捷径和必须。
在军事教育方面,普鲁士军官团有一整套严格的体系。加入军国团的容克子弟为了能够获得爵位,必须强化军事技能、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积极锻炼军事技能、磨练团队精神,并时刻以古代英勇作战的条顿骑士为榜样。不少的容克贵族更是将自己的子弟自少年起就交由少年军校加以培养,从人生的第一课开始就注入这样的精神,最终培养出大量的能力极强的军事人才。
同时,他们贵族的出身又给了他们非常好的文化教育基础和艺术修养。凡是德国正规军校毕业的军官,他们都会演奏一种乐器。在德国的军校中,音乐课是所有军官的必修课之一,学员必须掌握一门乐器,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当时的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不会欣赏音乐的军官在指挥军队时是死板的,而战争本质上是一门结合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
正是上述理念造就了普鲁士军官高素质的特点。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普鲁士军官团有着较多的实战锻炼机会。普鲁士国家以军立国,为战而生,特别是在弗里德里希大帝时期,纵横欧陆。频繁的战争给了军官团成员较多的实战机会,有利于增强和保持军事素质以及及时总结战争经验。
普鲁士王国时期,他们就很重视对军官的教育及军事参谋团队的建设,特别是在进行了沙恩霍斯特军事改革后,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军事总参谋部制度,尤其强调了对军官,特别是总参谋部军官的教育,使每一名军官都从一开始培养出较高的军事素养,最终受用一生。其后的历任参谋长尤其是老毛奇,大力强化参谋本部的职能,使之能够在事实上获得军队的指挥权。事实证明,这个变相的军官团对德国的军事行动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尽管德国战败了,但是参谋本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德国战败的确是非战之罪。



德国的军人精华在于普鲁士荣誉军官团,从卑斯麦、老毛奇开始,到李勃、龙斯泰特、博克、波劳希奇、曼斯坦因……还有负责实施的古德里安、克莱斯特、隆美尔……
德国军官团的前身是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的确是中世纪最有名的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和征服东欧的过程中都是中坚力量。条顿骑士团的组织一直延续到19世纪,成为德国军官团的前身。普鲁士铁血宰相卑斯麦的家族就是条顿骑士团中的望族。他老爹还教导他"我们是自由的骑士,不是纳税的地主!"一向以条顿骑士团的荣光为荣,不太把德皇威廉放在眼中。在一战和二战中,德国军官团就是德国陆军的灵魂,象希特勒之类的盖世枭雄在德国军官团元老的眼中也只是"那个维也纳的下士"。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是念念不忘的就是对德国军官团进行大清洗。德国军官团(条顿骑士团)的力量可见一般。
军官团的高素质可以说是普鲁士-德国军事力量的核心和精华,对于其成员中出身于贵族却能长期保持较高素质的问题:首先,对于军官团成员来说,贵族头衔只是一种传统和荣誉,并没有实在的物质意义.普鲁士军官团的建立始于"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建立普鲁士军队,他任命贵族子弟为军官,并与他们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效忠关系,除了便于控制军队外,还有制约当时在政治上比较独立的容克贵族,建立中央集权的考虑,由于"嫡子继承制"加入军队的贵族子弟多是无权继承土地的次子,他们一旦加入军官团,就成为职业军人,一切都仰赖于国王的恩典和军功,同原来的贵族家庭就没多少联系了,并形成世代从军的军人世家,在强调纪律和荣誉的普鲁士军队里,贵族头衔是一种传统,一种身份高贵的证明,而不是同土地,财富和养尊处优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军官团有一整套严格的军事教育体系,在普鲁士王国时期,就很重视对军官的教育,特别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普鲁士进行了沙恩霍斯特军事改革,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总参谋部制度,尤其强调了对军官,特别是总参谋部军官的教育,使每一名军官都从一开始培养出较高的军事素养,并保持终身。如果还有什么原因,那可能就是德意志民族严谨,坚韧的民族性格了,这样的民族比较容易出优秀的军官。

欧洲的历史学界,对德国的历史有一段非常中肯的评论:"近代德国的历史,主要就是普鲁士的历史。"而普鲁士军人的历史就是军官团,当时建立第二帝国时,德皇威廉一世就明确的知道,必须要依靠一支高效率,高职能的军队骨干力量来获得战争的胜利,而普鲁士数百年间的尚武精神也因此而有了更多和更好的发挥余地,有关普鲁士军官团有一代来自二战前夕三巨头会谈时的笑话可以感觉到其对德国军队的巨大影响.斯大林严厉的要求在战后处决一切普鲁士军官团成员,要把他们枪决后"埋葬在后花园",而丘吉尔则以认真的骑士口气反对:"我的国家和民族绝对不会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在欧洲!"罗斯福为了调解以幽默的口气说应该把处决的人数后多加一个人。

虽然第三帝国是挑起二次大战的元凶之一,但是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确实无人能比,即使是战争后期,缺乏补给.两线作战的德军依然保有顽强的战斗力,给盟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不可否认,德国人天性中的严谨.负责.遵守纪律都是令他们成为优秀军人的前提,然而,真正造就这支钢铁雄师的则是他们的指挥官--这些德军的精华深受普鲁士军事传统熏陶,精通军事理论,经受过严格的训练,意志坚强,同时,拥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素养,骨子里透露着贵族的气质,优雅而又致命,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德国军队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不论是在欧洲还是北非,这支军队都是战场上最锋利的一把宝剑。
随着资本主义改革,容克贵族也逐渐资产化,贵族头衔变成了一种荣誉,不再有实际意义,但是德国军人并没有丢掉他们的传统,反而更加注重军官的培养,1808年,著名军事家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将军一起进行军事改革。使普鲁士军队的编制装备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他们领导的"军事改革委员会"完善了参谋本部,尤其强调了对军官,特别是参谋部军官的教育,使每一名军官都从一开始就培养出较高的军事素养,并保持终身,其后的历任参谋长尤其是老毛奇,大力强化参谋本部的职能,使之能够在事实上获得军队的指挥权,事实证明,这个变相的军官团对德国的军事行动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尽管德国战败了,但是参谋本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德国虽败犹荣 。
一战之后,由于德国是战败国,因此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约束,军队大幅削弱,并且受到桎梏,然而德国军方并没有被彻底摧毁,相反,在冯・塞克特将军的领导下,德国又进行了一次军事改革,加强对军官的训练与培养,招募高素质的士兵,建立了一支精锐的职业军队,并且保留了参谋部这个至关重要的机构,希特勒上台以后,为了削弱国防军的影响力,增加个人威信,建立了党卫队和最高统帅部,使得参谋本部最终沦为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这也在实质上剥夺了军官团的指挥权,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军事行动的实际负责人已经不是德国军官团了,而是希特勒本人 。
二战结束后,德国军官的大部分精华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这些军官在其后的军队建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曼施坦因元帅,直接参与了二战后西德国防军的重建,曼施坦因成为西德国防军的名誉参谋长,许多军事理论由他们发扬光大,并对今后的军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德国军队,战争史上将会平淡许多,如果没有德国军官团,德国军队也只不过是一支二流部队。

犹太人愚昧宗教陋习:小孩割包皮

割礼(又名海特乃),是一种宗教仪式。通常是指对男孩施行的割礼,方法是把阴茎上的包皮割去。现代,称之为"包皮环切术"。

根据《圣经》记载,犹太人的祖先亚佰拉罕在99岁时听从上帝旨意,行了割礼。上帝告诉亚伯拉罕,以后世世代代的男子,生下来的第八日都要受割礼。一个犹太人开始信奉犹太教的标志就始于割礼仪式,从这一天起,新生婴儿就与上帝结下了契约。因此,割礼成为一个犹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

割礼起源于犹太人习俗,中东的不少宗教都有施行割礼的习俗。其中,犹太教的规定,男孩在出生后第八天要进行割礼,至今大部分的犹太人都遵从这规则。在其它地方,一般是建议在出生7天后,有的禁止超过10岁才施行,有的则允许到成年以前都可以。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没有规定男孩要进行割礼,但是中东不少的回教的国家都有这种习俗。在古代闪族人之中,割包皮并非全面性,但相当普遍。《耶利米书》成书於西元前六世纪,书中将埃及人、犹太人和默阿布人均列为有割包皮文化的民族。古代史学家希罗多德於西元前五世纪时又加上了科尔基斯人、埃塞俄比亚人、腓尼基人以及叙利亚人。当地人对于割礼非常重视,他们往往都看成是人生比较重要和值得庆祝的事情。

最早动手术的工具是磨利的石块,这种锐利的石片至今仍被大多数原始民族使用,手术非常的危险。后来发展为割除包皮是由专业祭师手持行割礼时的特别钢刀来施行,这种祭师叫墨赫尔(mohel),他们唯一的任务是割除包皮。在犹太人之间,割礼实际上是履行与上帝之立约、确定犹太人身份、进入婚姻许可范围的一种标志。犹太人在男孩出生第八日的时候便要施行这个仪式,这个传统在犹太民族中一直延续至今。犹太男性因都实行过割礼,故几乎没有阴茎癌的发生。穆斯林伊期兰教徒,于孩子4-10岁内,也都进行包皮环切术,阴茎癌的发生率显着降低。

割礼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通行的重大人生礼仪。割礼相当于天主教、基督教的洗礼,行过割礼之后,这个小男孩就成为一个穆斯林了。现在有些人在医院时以做阴茎包皮环切手术来进行割礼,在医院里做手术当然既安全又不痛苦,但是割礼是一个重要仪式,因此多数人还是以传统方式在家里进行。男孩在五岁或七岁接受割礼,岁数不能是双数,时间都在春秋季,这时候伤口容易愈合。孩子的家人要为割礼举行隆重的仪式,邻里亲朋都要前来祝贺。割礼由有经验的宗教人士主持,进行庄严的祈祷,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亲友们还会为割礼送上一些贵重的礼物。

专门割礼的长者要穿一件长袖衣服,把锋利的手术刀藏在袖内,不让受礼的男孩发现。开始长者对小孩蒙哄,把男孩下身脱光,用手摩挲男孩包皮,佯装若无其事给小孩讲故事,乘他不备迅速地将生殖器一半包皮割掉,割后仅用一秒钟,等小孩疼痛时,一个熟鸡蛋已经堵住了孩子的哭声, 等小孩吃完熟鸡蛋,剧痛已过。割礼在单独的房间进行。

但是,阴茎需要保护,一个男孩的包皮,就像他的眼皮一样,起到自身清洁的作用。割掉男孩的包皮将导致发炎和传染病以及其他不良后果。最好的保护男孩阴茎的方法就是不能割包皮。

割包皮(包皮环切)有哪些伤害?
针对医生的辩论―― 潜在的对健康有益 。割包皮(包皮环切)并没有它的真正效果,反而有太多的伤害。
割包皮使龟头裸露的后果: 依靠大量的皮肤切割,割包皮从男性割掉很多重要有用的阴茎皮肤和血管以及神经末梢。医学的解剖调查已经显示割包皮切断超过3尺血管、动脉和毛细血管,240 尺的神经和超过20000 个神经末梢。包皮的肌肉, 腺,分泌黏液的薄膜和上皮组织被破坏,这在医学和生理上没一点好处。
割包皮降低敏感性: 割包皮根本性地降低阳物敏感性。包皮环切切断包皮原有有用的丰富神经网络和所有的神经末梢。割包皮损害或者破坏龟头薄膜,降低龟头敏感性。因为长久的做爱需要龟头薄膜持续的磨擦和刺激, 而割包皮后使龟头薄膜变成干和硬的。原来尚未被人碰过的阳物刚好被有着丰富神经末梢的黏液薄膜覆盖,现在被连续数层的角质化表皮埋葬,迫使裸露的龟头承担迟钝、浅灰色、以及革膜的外表。手术后裸露的龟头没有黏液薄膜和腺的保护,龟头失去了保护和包皮的软化作用,干燥易产生裂痕而且出血。
割包皮失去性持久力: 当阳物被割包皮后勃起的时候, 剩余不动的皮肤被很紧地拉扯伸展。这么多阴茎皮肤的切断,阻止包皮在阴茎体和龟头之上自由地滑动,可动性的损失以及破坏,使性快感消失。同时许多控制射精的神经网络的失去将导致射精无快感和性持久力的丧失。
割包皮损伤外形: 割包皮大幅改变阳物的外表,它长久地使龟头裸露在外, 割包皮在阴茎上留下一道大的圆周外科手术疤痕。通常割包皮后由于伤口扯裂,包皮的遗留部分可能黏附在阴囊上,皮肤被移动。依靠大量的皮肤切断, 被割包皮的阳物可能长期地被拧, 或无法完全勃起。疤痕收缩可能扯拉阴茎进入腹部,缩短阳物以致无法性生活。
割包皮打乱血液循环: 割包皮打断阴茎皮肤系统和龟头各处血夜的正常循环。进入阴茎动脉之内流动的血液被切成开口而被疤痕阻隔,很难流过伤口处创造的毛细血管网络。血管被缩短而且紊乱,阻隔血液的流程。这种情况,即使需要纠正的手术也无济于事。血液循环障碍在割包皮的男性之中几乎都被发现。
割包皮也切断淋巴系统:打断淋巴的循环而且有时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痛苦, 阳物的剩余皮肤的压迫紧扯使陷入困境的淋巴腺增大。
割包皮伤害发展中的大脑: 医学研究已经表明割包皮对记忆力有着持久的伤害效果,它不断地改变着大脑的知觉中心。詹姆士普雷斯科特博士研究表明割包皮能造成更深而且更复杂的大脑神经学上的损害。
割包皮是不保健和不健康的: 关于割包皮的最通常的神话好处之是――它使阳物变的更干净而且更容易清洗照顾。这不是事实,没有眼皮的眼睛不可能干净; 没有包皮的阳物也将不会干净。人为地使龟头裸露在外将持续地遭受磨擦和细菌的威胁。割包皮,是不洁净的。没有包皮保护的阳物将丧失对细菌和毒菌病毒的侵犯和抵抗,是易受伤害的。
割包皮造成的创伤比大多数的人想像的要严重。它不只是在包皮剩余皮肤的外部和内部层之间连接处形成疤痕。以前一个男孩割包皮,他的包皮伤口被撕开, 产生一个生肉大开着的区域,长出血肉,被新长出的黏膜层覆盖,细菌能轻易的进入。细菌更容易经过切开的伤口侵入被损坏的皮肤组织和血液里。甚至在创伤已经痊愈之后,裸露的伤口仍然被迫用毛细血管维持着不自然的连络,遭受粪便,尿、和其他污染物的威胁。
研究表明割包皮的男性性伴侣患子宫颈癌比率没有降低,割包皮也不能避免阴茎的癌变。调查显示患阴茎癌的比率在美国比在丹麦高, 丹麦人很少割包皮。的确,研究表明割包皮实际上已经增加了这些疾病的比率。
割包皮不可避免也不能降低反而增加了对性病的传染。 事实上, 美国有着西方世界性病包括艾滋病的最高比率,和男性割包皮的两者最高百分比。男性割包皮能降低感染艾滋病比率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研究表明割包皮的男性对细菌和传染性病毒存在较高的危险, 尤其淋病,44种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45种疱疹病毒类型hsv和衣支原体。
婴儿和儿童割包皮总是危险的: 割包皮总是伴随着危险严重、甚至悲惨的结果。它的外科手术复杂化是1 /500.48 ,这些复杂化包括无法控制的出血和致命的传染。出现坏疽情形是各项割包皮的报告的多数,其他生病的细菌,像是葡萄状球菌、海神, 假单细胞细菌,其他的大肠菌和结核菌能引起婴儿死亡,这些病菌的传染是因为割包皮提供了病菌轻易的侵入。
过了思春期的成年男性进行包皮手术有很高的风险性。割包皮即使所谓"成功",男性也将失去性快感,性持久力。实际上成年男性的包皮手术也有着太多的失败和痛苦。自然进化的量体裁衣对正常男性没有多余的部分。割包皮造成勃起痛苦是大多数男性常见的,误伤有许多控制勃起神经的系带,阴茎难以勃起,包皮切除不齐,阴茎长期被拧。由于包皮位置的特殊性,包皮手术比一般的外科手术风险高数百倍。因为包皮上有太多的神经和静脉回流血管,而成年男性"早晨的骄傲"--晨勃,将拉扯伤口,使伤口愈合困难或愈合不好,有些人将终生承受伤口愈合不好带来的痛苦。包皮手术对成年男性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手术后太多的人对阳物外观和性感觉不满意,性压抑和伤口,血液阻塞带来的痛苦,将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很多人手术后认为自己身体伤残,情绪压抑。
医学的杂志已经出版了很多男孩的痛苦回忆,割包皮的时候,他们的包皮被切断时完全有意识, 有的以为他们的整个阳物已被切断,"走开燃烧的泌尿科" 1989 年九月出版的一个男孩日记如此回忆当时的情形。文章把手术说成了是 "女性化 " 以为试图将他们换成女孩。小儿科的 1997 年三月的青春期的医学杂志回忆描述:"割包皮时一个正常出生的年轻人的惊骇"。婴儿割包皮有1 /500,000.63,64 的死亡率。
婴儿割包皮的伤害: 科学的研究已经一致地显示割包皮打乱一个孩子的动作发展。研究睡眠的科罗拉多医学院进行了婴儿眼睛观察。大多数的宝贝不正确地被割包皮之后, 很长时间对母亲的眼光失去兴趣,甚至不认识自己的母亲。儿童割包皮后打乱母亲-婴儿之间的情感束缚纽带。
割包皮违犯病人的人权:没有人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有权利切断其他人生殖器的任何部份。因为忍受结果的人一定是婴儿和儿童,割包皮违犯婴儿和儿童寻求其它可能治疗的合法权利。在 1995 年,小儿科委员会报告显示,没有一位病人能提供理由充足的同意。一个婴儿显然是太年轻而无法同意任何事。
医师有责任拒绝割包皮,对无知或者错误进行教育指导。专业人士的义务是保护男孩进行更有意义的医疗。如果极端的不道德的割掉一个男孩的包皮,男孩几乎无疑地永远不会为自己的身体做出选择。
目前许多性学家指出,从提高性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说,过长的包皮不仅不能切除,反而应该保留。就男性而言,包皮内壁富含细小敏感的神经末梢,是性敏感区之一,由于包皮的遮蔽,使得龟头能够保持敏锐的感觉,交合中一旦裸露出来,便会体会到超过常人的快感。就女性而言,在性交过程中,尤其是在刚要达到快感时,阴道壁是紧紧包绕着阴茎的,明茎向前推进时,阴茎包皮便滞留在阴茎头以后,形成一个有一定厚度的皮圈;这个皮圈沿着阴道向前滑动,以此起彼伏的方式摩擦阴道壁,引起女方性的满足和快感;而阴道壁波浪式的收缩,又进一步刺激了阴茎头后面的动情区,从而也给男方带来快感和满足。在阴茎反向运动的时候,包皮的皮肤又推到阴茎头上,结果阴茎头的直径又增加了大约两毫米,这样一来,就大大强化了女方的快感。由此可见,由于这个和其他一系列的原因,割掉过长的包皮是不应该的。不管怎么说,过长的包皮所具有的重要防护功能及其在性交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都是保留包皮的论据。
包皮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包皮前段及系带部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稍对包皮的滑动产生兴奋。因此,包皮是男人的动情组织。割过的包皮的没有滑动的功能,或滑动幅度很小,加之这种特化的神经细胞大量减少,男人的性快乐会减少很多。
再来从审美和美观方面来说说包皮,在西方的裸体艺术中,无论是雕塑,还是油画,男人阳物总是有包皮覆盖状态,因为裸露的龟头会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显得很突兀,会破坏油画或雕塑的主题。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在前戏中,粗大的阴茎和裸露的龟头通常会给女性心理冲击很大,尤其是女性需要较长时间的前戏,包皮覆盖的状态反而会给女性很大的亲和力。即使做爱过程中,女性对粗大或细小的阴茎也没有特别的要求。社会中的阴茎增粗、增大术或包皮切除术既没有医学意义,也没有美学意义,只不过是赚钱的工具而已。

割包皮(男性的生殖切断) 是残酷、痛苦的.不只违反联合国人权章程也在全球的每一个文明的国家中违犯人类仁慈和医学道德规范的每项原则。现代医学治疗的最基础是――首先,要做到没有伤害。 然而, 割包皮百害而毫无一利。
美国医药协会,小儿科学院和加拿大的部分医学团体引导的医学研究证明割包皮百害毫无一利。听到的相同的神话可能你早已经全部听到――割包皮只是剪,它不伤害。 谎言! 它伤害,而且终生。
割包皮除去健康的唤起情欲的生殖皮肤组织。 加拿大研究员估计男性唤起情欲皮肤的80%因为割包皮被切掉。
"割包皮比较干净。"又是谎言!割包皮有好处是100年以来以讹传讹的最大的谎言,成了赚钱工具。继续运行割包皮的医师不只伤害男孩而且也正在伤害医学职业的道德和正直。包皮手术的暴利性,使得有些行割包皮的医师使用他们的医学执照继续进行这个无谓的手术赚钱,这才是悲剧存在的本身原因。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个靠割包皮发了财的黑非洲的黑种人医生杜撰的一篇文章说,割包皮能避免艾滋病。这种说法迅速变成谣言和改头换面的广告宣传。这种缺乏医学科学基本论证和统计的说法纯粹无稽之谈。美国男性艾滋病和割包皮的两者最高比率直接说明了事实。

二战德军实力

就当时德军综合战斗力来说单独拿任何一个国家和他打,绝对难有打得过德军的,但是双拳难敌四手,他同时和太多国家开战了,特别那些还是当时世界上绝对强悍的几个"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陆军应该算是超级的战斗组织,从士气、精神、团结、组织、纪律、勇敢、坚毅和弹性等观点来看,20世纪任何国家的陆军也许无一点能出其右。假使说胜利也是一种衡量标准,则德军的成就更是极为卓越,其在法国(1940)、俄国(1941)和北非(1941)到(1942)的作战都被世人认为是军事史上的杰作,甚至几乎变成了流传千古的神话。其在挪威(1940)和克岛(1942)的较小胜利也都能在千钧一发的时机中获得,令人拍案叫绝。至于在波兰和巴尔干,因为他们享有优势,则更是轻取胜利,易如反掌。

诚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是最后的胜利者,但从战斗力的观点来评分,德军应该考第一名,而美军则瞠乎其后。所以德军虽然战败,他们却很有理由说:"非战之罪也!"德军的普遍素质较高,德军的战斗力强,不仅拥有先进武器,还受到很强的军事思想,所以他们面对敌军,根本不怕。二战中难以找到比德国还好的了,完善的训练体制,作战精神,造就了德国二战初期的神话。德国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好多个第一。论战斗力和战斗精神 二战还真的是德军第一,不管是美军还是苏军都不是德军的对手 ,二战德军令魔鬼都要胆寒的恐怖战斗力。

绝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德国普鲁士军人,不用说素质绝对是第一的,尤其是那些军官,德军在打败仗时的表现可能比在打胜仗时更令人钦佩,当他们面对着3倍、5倍,甚至于7倍的敌军强大优势时,仍能挺身而战。他们不逃不溃,始终服从其上级的命令。甚至到了战争末期,德国人已明知胜利无望,其国内也被轰炸得残破不堪,而许多将领都已感觉到希特勒已近于疯狂,但德军在战场上还是继续奋战不屈,直到正式休战为止。到1945年4月,德军已经死了180万人,被俘着约为此数之一半。许多单位仅剩下其编制人数的20%,但他们仍继续维持其团结力和抵抗力。这种成就真乃是天下第一。

《被遗忘的士兵》:能在战场上活过来的老兵就是有资格去讲战争的,他讲出了一个大家都不太愿意去看的事实,是什么呢?天才将领们的军事思想比全世界都先进了一个时代!

他认为――不知道真的假的――他认为,说德军的战斗力比苏军强很多,他虽然是一个小兵,他的视野不过是方圆数十里,他所接触的只是一个连,充其量是一个营这样的战斗,但是他有发言权,他说他那两个连,就几百人就能击溃几倍于他的苏军,我们看不到他有什么强大的火力支援。当时在1943年、1944年,特别是1945年,制空权已经是苏军的了,那么制空权没有了,你的炮如何呢?炮也是两倍、三倍、四倍是苏军的占优势,它的步兵连,步兵营充其量只有迫击炮,顶多有机枪,然后就是手里的冲锋枪和步枪了,就靠着这点火力,手榴弹,居然能够击溃数倍的苏军,那么在他的角度。在这个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它是八百人打败两千人。德军的战术很精彩,但是战略失误,如果不是两线作战,即使最后失利,二战也要推迟结束很长时间。

最优秀的士兵,最先进的技术,最超前的军事理论。所以他就根据德国的战报说,在整个库尔斯克战役当中,有一个方面是8万德军击溃了40万苏军,这个是有历史记载的,靠什么?我想就是靠纪律,德军的纪律是相当不错的,他写了一个亲身的体会,是什么呢?是被俘了以后,整个德军被俘了以后,他们的纪律还是非常之肃静,肃静到什么地步呢?肃静到还是把一些罕有的帐篷和热的食物先让给伤员。肃静到、严肃到一个军官在受到盟军指挥,说你们这帮俘虏给我集合起来,他一声口令,马上大家就非常整齐地,虽然是衣衫褴褛,虽然是血迹斑斑,缺胳膊断腿,还是能够很快地排成行列。这个纪律性是德军一个传统,就几百年来,普鲁士军团传到国防军这一个传统。虽然他是十七岁当兵,经过很短的训练就上战场,但是做出整个德军的战斗力,还是比较高的,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一个德国几千万人,居然能够在一年多长的时间里边,把这个一亿多,接近两亿的苏联人打败,一直打到莫斯科,一直打到斯大林格勒,这是事实。

在回顾二次大战当中的时候,当然德国是战败的一方,而且纳粹德军是邪恶的一方,希特勒是一个杀人狂魔。但是在这个历史的背景之下,并不妨碍德军打过很多胜仗,甚至在打败的时候,也是它的伤亡比苏军要低得多。我们看到统计就知道,八百万德军的伤亡,换来了两千多万苏军的伤亡,这是一个铁的事实。所以我们不怕看敌人,德军是我们的敌人,当时中国是盟军,是反日、反德、反法西斯的,但是敌军内部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这一个德国士兵,他并没有很强烈一个政治的概念,他只是叙述历史。然而,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奈何成王败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德军和美军的对抗的最好表现是在意大利,美军的空中优势不容易发挥时,德军的步兵优势就发挥的淋漓尽致了。意大利军队纯粹是二战中的笑柄,这是支一无所有的军队,它最大的能耐就是拖后腿、帮倒忙。斯大林格勒,德军、罗军、匈军都在奋战,意军第一个拔腿溜走,结果战线打开一个缺口,致使德第6集团军被苏军包围。1943年,英美盟军决定对德国的软肋意大利动手,企图在此开辟第二战场。起初盟军进展顺利,西西里岛之役,意军一触即溃,争相逃命或投降,只剩下德军四个师帮意大利人保卫国土。随后盟军登陆亚平宁半岛,攻克那不勒斯,意军倒戈,加入反德阵营。因为多了意军这个累赘,盟军的好运到头了,而卸掉意军这个包袱的德军轻装上阵,组织起古斯塔夫防线,盟军受阻于此近一年,德军在意大利北部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在巴尔干,南斯拉夫和希腊游击队的最大军火供应商就是意军。当他们在德军那里吃了亏之后,就去意军那里找缴获,而意军几乎是有求必应,把德国援助的军火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游击队。从某种意义上说,伟大的意大利军队确实是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日本人就知道自杀,战争艺术不足,军官死板,没有创新,只能被欧洲军队屠杀。

德国人眼中的日本军队

在日本军队和德国军队实力比较上的问题讨论的很有意思,这里有一份材料可以提供给大家研究,这是纳粹德国军事观察员看过1939年苏日诺门罕战役之后发给国防军大本营的一份汇报:

7月4日苏军击溃日军后迅速使用两个坦克旅穿插日军坦克师团,日军坦克很快被打成废铁,坦克师团基本被歼灭,苏军损失很小。

(省略)小松原固执的不听从我们的意见,命令士兵发动夜袭,值得一提的是矮小的日军士兵装备的是一种刺刀长达半公尺多(实际为60厘米)的步枪,明显是为了白刃战而设计的,但愚蠢的密集冲锋被苏军自动火力击溃,小松原说伤亡不足一千,但据我观察不下三千人(其实为五千人),苏军战报伤亡263人。

(省略)日军完全的失败了,战术的陈旧,装备也运用不得当,为了珍惜坦克居然使用步兵掩护坦克这种不可思议的战术,日军的战争水平,完全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省略若干)日军为了显示其勇猛居然允许高级指挥官和部队一起冲锋,代价是非常惨重的,而且这完全是缺乏必要军事指挥常识的愚蠢蛮干。

(省略)日军的战斗力是非常薄弱的,帝国与之结盟实非明智之举动,卑职惟恐其挑衅苏联之举动破坏我帝国计划,应在外交上格外谨慎,不可与日本过分亲密。
另:我观察团回到汉堡时接到东京发来电报,指挥战役的小松原已经切腹自杀了。

二战德军官兵素养

德军是更加现代化、专业化的,德军士兵虽然没有战斗到最后一人的意志,但是只要以军团或集团形式出现,那就是一架稳定运转的战斗机器,每个士兵都可以忠于职守,从上到下,指挥顺畅、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或者是多军种协同作战,整体战斗力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无出其右的。德军军事素养很高,道德素养也高。二战时期德军在东线西线的战斗序列除了进行种族清洗的部队外,都极受对手尊敬,其整体不管从战斗意志及战斗技能方面都是数一数二的;就个人单兵战斗素质而言,德国强于日本,2战德国和东线战场和苏联的战斗人员损失是1比4,在西线战场是1比2,这还是后期数据,后期德国是丧失了空中优势的。柏林之战,德军死亡8万余,苏军近30万,说到底, 德军到底是支西方军队 ,什么都挺强。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在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下,每次战役下来死伤都远远高于德军。而且,德军对机械化步兵的认识实在最早的,其他国家可以说还是空白。

德国的前身普鲁士的军队最早实现全军小学教育,不要笑,要知道那是19世纪的事。高素质的士兵更快的掌握高技术武器,多兵种合成化也高。二战德国士兵的单兵素质最高,德国士兵上战场之前有着射击、文化、礼仪、纪律、有着严格的要求,是国防军、没发生过对平民干坏事的 党卫军严格来说不是军队。德国人一向严谨因此德军的训练水平也很高,至于装备就不多说了,德军的单兵装备齐全火力凶猛,很注意兵种的配合,特别是机械化装备、空地协同作战都有很高的素养,对于近战格斗同样不含糊,而且特种兵作战的战术很多都是德军开创的。二战初期,德军横扫了欧洲,进攻苏联,这一时期军队中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虽然1941年底苏军开始反攻,德军的冬季战役损失惨重,但是仍不影响德军第一的排位。

日军更强调单兵的牺牲精神,突出的就是牺牲精神,虽然下级士兵战斗力不错,但指挥系统中却多有掣肘,不同军种的同级别军官经常出现分歧,另外日本文化中认为防守或退却是懦弱和失败的表现,所以日军极不擅长防守,即使在客观上需要撤退时也仍硬着头皮硬挺,显得笨拙而缺乏灵活性。 不怕死不代表着他的单兵战斗力一定就是最强,即使是普通步兵,我估计日军也照样打不过德军,首先装备太差,其次,日军步兵指挥官素质显然不如德军步兵指挥官,至少德军指挥官不会动不动就搞人海战术。"武士道精神"是什么?蛮横好斗同归于尽而已,有什么值得去发扬?

别小看德军的拼刺刀能力,有不少人会玩。而且大部分德军在格斗时喜欢用工兵铲,这也是个神器。而且就算是意志,少数德军士兵也远在日军之上。看看他们的金质银质铜质近战格斗勋章的得主把,那个不是满身伤的硬汉。还有单兵击毁坦克证章,这些都是赐给勇士的奖励,授了多少啊。所以,德军的精神都不输。真正的战争不可能1比1去PK,只能从整体上来看,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每次战役,甚至战斗下来死伤都远远高于德军。至于小日本,没啥说的,还成天练拼刺刀PK,都什么年代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德军的战斗素养是绝对高过苏军的,在战争爆发前,德军的士兵都经过了两年的系统训练。这种训练不光是站以下军姿那么简单,协同作战的概念一开始就已经深入到平时的训练中,而且每一名战士在训练中都要轮流的担任指挥员,这样,在战斗中,就算指挥员阵亡,也会有人迅速的接替他的位置,使得战斗不会出现混乱的场面。而且,除了基本武器的操作以外,他们还要学习一些大型武器的基本操作,以便在必要的危急时刻,能够暂时替代阵亡的反坦克炮,高炮的操作员。正是这种注重实效,追求效率的日耳曼军队的优秀传统的培养,才使得德军能够冷静的观察敌情,战胜貌似强大的敌人。 但是很遗憾,这些最优秀的士兵选择错了战斗对象――德军和整个世界战斗。

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

葡萄酒和法国葡萄酒

葡萄酒和法国葡萄酒
希腊罗马时期的葡萄酒;基督教世界中的葡萄酒;
葡萄酒对法国的意义和法国的监管对葡萄酒的意义

从英国说到法国,因为笔者此次欧洲之行的目的,就是"酒"。最重要的目的地是阿基坦(首府波尔多)。从雅典取道伦敦,多少想趁趁奥运热闹的原因,要不然两次申根签证,真是麻烦透顶了。威士忌虽然不是笔者的至爱,但捎顺道带几个酒版,也是此行必要的任务。在英国呆了几天,就坐渡轮过北海,在第二天早上吃早餐的时侯,理论上通过了日德兰大海战的旧战场,除了海风凛冽,没啥特色。

丹麦和德国盛产啤酒,瑞典知名土豆酿制的伏特加。与中国白酒的醇厚相比,伏特加给人的感觉是冲。不过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伏特加都是原装酿制的,中国白酒今天基本上是勾兑的。所以对于新品者而言,中国白酒就显得更容易入口。威士忌与伏特加相似,都是谷物酿造的高度酒。前者的原料是大麦,后者的原料是土豆。如果大麦发酵加上啤酒花,就成了啤酒。德国除啤酒外,没有什么好品尝的。

从丹麦转汉堡再坐列车顺大西洋海岸南下,完全是为了拉长行程兜了一个大圈子。否则直飞波尔多即可。只是不过旅游这事情,本来就是为了浪费时间,多巡几个国家,家里人既可以品尝不同地方的牛排,回家后吹起来就特牛逼。阿基坦的葡萄酒和白兰地,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以中高度酒来说,笔者喜欢白兰地,远甚于威士忌。白兰地(干邑)是浓缩的葡萄酒,有一种浓郁的芬香,而且不容易上头。

葡萄酒对于古地中海世界来说是生活必须品。这一带的水果不多,土地贫瘠。蔬菜的种植需要消耗宝贵的良田,葡萄生长的要求不高,葡萄酒比新鲜果菜易于保存。这样就补充了地中海居民的维生素。当时民众喝葡萄酒,就跟广东人喝凉茶一样,不可缺少。不过,伊斯兰教禁止酒精饮料,因此当穆斯林征服了东地中海后,椰枣和无花果,就成了替代性的必要食品,为哈里发治区带去额外的收入

对于基督教世界来说,希腊和罗马生活葡萄酒的重要性,通过基督教圣餐加以神圣化。葡萄酒是耶稣为人类赎罪所流的血,圣餐面包代表耶稣的身体。吃了耶稣的"肉",喝了耶稣的"血",就代表承认了耶稣为人类作出的牺牲,也由耶稣为自已渎了原罪。由此进一步奠定了葡萄酒在西方世界中的不可或缺。即使是如新教的宗教革命,英国也没有使用威士忌,德国也没有用啤酒代替葡萄酒。

不过中世纪的穆斯林很不给基督教世界面子。不但东中海除拜占庭外,整个地落入了伊斯兰教的手中,连葡萄酒产地之一的西班牙也成了穆斯林的安达卢西亚。穆斯林不但占领了西西里和克里特以及塞浦路斯,还登上意大利,一直推进到罗马以南一百公里的阿普利亚。当穆斯林征服的步伐停下来以后,整个地中海仍然出产葡萄酒的,就只剩下加罗林的高卢,法国的前身了;而高卢一直是葡萄酒的最大产地。

接近一千年中,法国垄断着基督教世界的葡萄酒供应。葡萄酒对于法国的意义,相当于鲱鱼对于英国和荷兰的意义,香料对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意义。这种垄断的局面在波旁王朝统一法国后,产生了"国家管制,避免恶性竞争"的自然而然的想法。借口对消费者负责,如同日后巴西限制咖啡出口,监管、减产、提价;增强了政府从葡萄洒行业出口中获得的税收和硬通货的收入;但也削弱了传统产业的优势。

法国由政府监管介入葡萄酒产业的政策,产生了一系列到今天仍然可见的后果。其一是葡萄酒产业变成了少数家族世袭的手艺,因为在中世纪时接手一个葡萄园,必须经得法国政府复杂的审批程序。其二是法国葡萄酒成为高档葡萄酒的代名词。政府对葡萄酒的登记,甚至具体到某株树由某个师傅看管的程度。其三是法国控制了葡萄酒带来的收入,尝到了监管的甜头,法国工业也在监管中落后于英国了

德国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对英国的崇拜和法国的自卑;
法国衰败自马尔萨斯主义和19世纪计划生育;
德国和日本击败法和中国,对精神健康意义重大;
中国是更强烈和更失败的"法国"


民族心理与个体的行为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或者民族),最崇拜的其实是真正击败自已的那个对手,而最怀念的同样是自已已经逝去的光辉时光。英国人对凯恩斯主义、福利主义的迷恋,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拒斥,大概就是这两种心态与传统基督教文化的综合反映。如果不是接触过英国土产的学究,很难让人相信,英国人对凯恩斯主义,居然执迷不悟!崇拜到如此程度!

英国有"英帝国"这样可发挥牛皮爱国主义的精神寄托。法国人也未必不对波旁王朝时期,引领欧洲贵族奢侈新潮流之"大陆第一强国"的追慕。尽管与英国正好相反:除了成功光复国土以外,除了在三十年战争收官阶段挺身而出,痛打了西班牙落水狗以外,法国有史以来,没有真正地独立战胜过任何强国。法国人念念不忘法国大革命和短暂的拿破仑王朝,背地何尝不是对英国胜利者,深深的自卑?
在19世纪的法国弥漫着对英国成功的崇拜。无论法国怎么吹嘘拿破仑无敌于在欧洲大陆的西边,法国对阵英国从来没有赢过!反而是法国,从来没有培养起对美国更成功的经济社会制度的敬重。但是即使是在缺乏参照系的情况下,法国对英国的崇拜,同样是把英国当时最落后的意识形态之马尔萨斯主义搬回法国,与法国土产的人道主义革命混而淆之,把19世纪的法国搞得一塌糊涂

中国的计划生育,如果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精神盟友,19世纪大败之后的法国就是一个!法国是欧洲第一个全面贯彻马尔萨斯人口论于本国政策的国家。法国人把19世纪的"经济腾飞"归功于法国成功的计划生育。当然比不上中国政治家对生孩子的深恶痛绝,法国人仅仅是在税收、优惠、福利补贴和基督教的宣传上,提倡少生孩子,不要给祖国崛起增加负担。同期的英国和德国人口,却分别增长了1-2倍!

法国人(提倡)计划生育,据说让法国在19世纪少生了一半人口。但是法国的经济不算很腾飞,经济更腾飞的德国却没有计划生育!法国人就完全没有想过,法国在19世纪的经济增长,是否有计划生育以外的原因?无论是普法战争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且不论法国军事潜力的经济方面不比德国强,法国适龄青年比德国少一半到五分之三!而且法国士兵很多是家中独生子,法国完败于德国百年前即已注定
二战后的法德人口和土地对比,也可见马尔萨斯理论的明显错误:联邦德国的土地只有法国的五分之二,人口是法国两倍,人均汉堡包是法国的三倍!真不知计划生育给法国带去何种好处,居然能让东方帝国的文人学者,也倾慕不已?如果说法德尚存文化差异,那么东西两德的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对比,结果又如何?马尔萨斯理论是"权力主宰臣民生育"的理论,就等于反对者也只是理论吗?

1870年德国在普法战争中无可争议地击败了法国;1894年的日本无可争议地击败了中国;对于它们摆脱上一档强国的阴影意义非凡。这两个国家随后分别超越了法国和中国,战争赔款是无足轻重的,它们不再以其实后进的法国和中国为师,能够直接向更先进的美英经济政治制度,是更关键的原因。二次大战美国对德日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这两个国家对美国的认同,德国因此也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中国官方文化的心态,过去追随苏俄,今天酷似法国,牛皮爱国主义的帝国哀思,被李约瑟之类的洋左派吹捧一二,发作起来比英国人还强烈。法国恰恰又是怪胎民主派和拜上帝教之的"右派圣地",很难说他们之间就没有共同语言。如果不了解欧美并不是铁板一块,欧洲也是参差不齐,欧洲文化的愚昧与儒教国学不遑多让;不了解德国和日本的成功原因,所谓向西方学习,又能学回何种传统文化粪便呢

英国学术界迷信凯恩斯主义

英帝国消失后的顾影自怜的英国文化;
英国学术界迷信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英镑国际化"引来索罗斯

英国在历史上,除了在两次独立战争中,没有达成重新征服美洲的目的;以及远溯至百年战争,没有重新征服法国故土;从严格意义上说,英国诺曼征服以后近一千年以来,没有完败给任何外国。尽管二战后英帝国的体系崩溃了,全球主导的地位被美国超越了,但是英国未必有多少敬佩,反而因为英帝国体系的无疾而终,有着对已经逝去的日不落帝国的追思,把英国的落后,归因于时也运也命运之类

如果连中华帝国,先是给蒙古部落彻底征服,然后是给后金小国入主中原,再是被万里迢迢的欧洲远征军打得还手之力,最后还给学了欧洲一招半式的小日本,几乎就此彻底收拾了!败到如此地步,老大帝国仍然能够继续发挥着牛皮爱国主义的精神,意淫着自已的传统国学如何地九阴真功!那么英帝国的遗民,也能意淫一些如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的"英国原创",大概也属"国之常情"。

英国文人对凯恩斯主义的崇拜,其实早就写在字面上,根本不用等到与英国学究们交杯打口水仗时才"发现"之。回想一下,贡德弗兰克的经济史观点,不就是如假包换的凯恩斯主义决定论?白银多时就国家兴盛,白银短时就政权衰亡,那么李自成从北京刮出来九千万两白银时,白银到底是多的,还是少呢?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贡德对西班牙的研究。按弗兰克的理论,西班牙玩完是因为白银掠夺得不够

在阅读英国经济史作者的著作时,笔者就已经注意到,他们广泛地把凯恩斯主义和制度决定论(背后其实就是基督教/新教决定论)作为先验的社会规律,运用到他们对中世纪和古代史的研究之中。他们是如此真诚而一丝不苟地信仰着凯恩斯主义和资本积累,在其实是枝节的钱法和金银度量衡上浪费了过多的精力。尽管提供了可能有其他参考价值的细节,但对于他们古代兴衰的分析,并无必然的逻辑关联。

无论从古代经济史的研究,还是对现实欧债危机的观点,都可以看出英国对凯恩斯主义的贩依。最后一个凯恩斯主义的受难国,很可能是原创了这套理论的凯英国自已。如果了解英国早就熟练地操纵、垄断货币,从而为政府财政扩张,找到税收和国债以外的出路,已经有着几百年的欧洲最成熟的经验;那么完全可以说是英国选择了凯恩斯主义,再由约翰加以系统总结,而不是约翰.凯恩斯本人的原创理论

英国人把世界历史的兴衰,简单归纳为"货币(金银)供应的多少"。简化就简化了,除了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配合得天衣无缝以外,却是与历史和现实均不相符。在历史上,重金属(资本)短缺导致铸币(成色)不足如果随后出现危机,并不是因为铸币不足导致的危机(英国/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而是因为在此以前,国家财政和国际收支,两者都出现了危机,才需要降低成色铸币,弥补赤字亏空

当一些不明所以然的奥地利学派,以金本位作为反击凯恩斯主义的政治诉求时,最希望回到金本位的,可能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鼻祖英国自已!金本位在黄金短缺时,对于实行定额税(如土地税,房产税,人头税),由于货币升值而等同于加税。当黄金产出掌握在国家手中时(1860-1950年的英国),相当于双重加税;凯恩斯主义的目的,其实也是操纵货币的隐性加税!两者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不难理解

如果说在金银本位的时期,凯恩斯主义者还可以在传统的"金银资本积累理论"上获得逻辑的一致。今天已经不是金本位,英国既拒绝欧元,不欢迎布雷顿森林体系,却幻想着英镑成为国际贸易一极的"英镑国际化"!很难想象英国人的"凯恩斯主义"到底是收集美元?欧元?还是印刷英镑?如此自相矛盾!英镑总是被相对地高估,而导致美元结算头寸的短缺,会引来索罗斯之类的攻击,更是不难理解了。

罗马帝国是统治着大量“自治市”的帝国

罗马帝国与其他任何帝国的根本区别
罗马帝国是统治着大量"自治市"的帝国

Citizen-ship译为"市民,市民权,公民,公民权"。对于希腊城邦(城市国家)城即国,国亦城,公民权与市民权,本来等义。罗马帝国是扩大化的城邦,斯多葛主义中称之为ComosPollis(世界城邦)。对于罗马公民来说,罗马的市民权与罗马的公民权是等义的。但是对于罗马帝国的政治基础"自治市"来说,市民权独立于公民权,罗马的自治市也分别单独与帝国,按条约确立不同的等级地位。

因此罗马帝国实际上是一个统治着大量自治市的帝国,而不是统治着无数臣民的帝国;通过接受帝国统治的自治市,再统治自治市下的周边乡村和蛮族。这是罗马帝国与任何一个历史上其他帝国最根本的区别。极少数自治市本身就拥有完全的罗马公民权,但是必须到罗马市政厅广场才能参加投票。显然对于大多数帝国公民来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罗马共和国被帝国取代,本来就是实体社会学客观规律

即使对于完全罗马公民权的自治市(一般是罗马退役军人的移民点),市民权与公民权已经有所区别,罗马的居民(公民)不拥有阿非利加的希波的公民权,不能对希波的市政投票;但希波的罗马公民可以到罗马对罗马市政投票。原因是罗马是"全部罗马公民的罗马",希波是"希波市民的希波"。但是大部分自治市的元老是罗马公民,而绝大部分市民只是普通自由人,拥有市民权,没有罗马公民权

更低一等是罗马的联盟自治市,元老也不是罗马公民,整体上服从罗马皇帝(通过行省总督)的领导,主要是完成每年的税收任务,在市政广场和城市神庙树立皇帝塑像。大部分情况上这被视作对罗马帝国的臣服,罗马帝国也不再干预本地自治事务,如果有盗贼之类,罗马军队还负责治安平叛。对于一般性每年5%-10%的上缴税来说,罗马联盟的税负并不重。治安良好和低税负、自治,缔造了罗马的繁荣

罗马帝国政治演变的脉络,就是把公民权授予越来越多的联盟,和未获得公民权的自治市的公民。象安条克在安东尼王朝时期,已经获得了完全的罗马公民权。这一过程意味着渐渐架空本来是地方包税人的自治市元老,转由罗马派出的税吏直接向更多的公民征税和摊派义务。同时也意味着自治市作为罗马政治基础的消亡。随着罗马自治市阶层的消亡,市民权也与公民权的等义,并渐渐等价于"臣民"。

由于罗马公民渐渐也被剥夺了对帝国乃至市政的发言权,而改由皇帝一言九鼎,因此当越来越多的自由民获得罗马公民权以后,罗马公民权也越来越变成罗马臣民(自由人)的等义词,仅仅区别于少量仍然存在的奴隶。到戴克里先时期,干脆把罗马传统保留的自治市的公共基金全部充公,即废除罗马自治市的户籍制度,剥夺自治市民权(户籍)背后的自治福利,也就意味着罗马自治市的最后灭亡!

当自治市的武装权力被帝国剥夺时,帝国的军团不得不为了保护被帝国自已剥了牙齿的上万个自治市,万里奔走地"为人民服务"。(国防)公有制的低效率,注定罗马军团永远无法同时做到,一方面阻止蛮族的入侵,另一方面避免帝国和自治市的破产。低效率注定了罗马国防的高成本,高成本的国防导致了高税收。罗马的自治市和它的公民,连同公民为主体的中产阶级,也就在这一恶性循环中渐渐消亡。

作为罗马社会政治基础的自治市及其公民阶层的全面消亡,罗马帝国转变为神权合一的拜占庭帝国,也就是是时间上的问题;原自治市的凝聚剂之城邦神庙、皇帝崇拜、市政厅也理所当然地被帝国空降的官僚,和教区组织的基督教所代替。当所有民众都成为没有自治的公民时,臣民Serfs也就代替了Citizen。这是否就是由(相对)自由的市民Citizen通往有忠君爱国义务的Servdom(奴役)之路呢?

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

BBC:薄熙来政治生命已死亡

薄熙来担任过省长,商务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直辖市市委书记,从封疆大吏到内阁部院大臣,直至中国最有权势的25名政治局委员之一,这是一份光辉的政治履历。以他的政治资历,加上太子党身份的荫庇,十八大完成最后一跳,获得政治局常委职位,似乎在情理之中。

薄熙来不是一个安静的人。任商务部长时,传出和吴仪闹出不快。普遍认为,在现任政治局常委中,除了周永康,薄熙来并没有获得再多的忠实支持者。

官场起落

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是和邓小平、陈云同时代的中共元老。邓小平是中国80年代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而陈云往往具有否定权。虽然薄一波在党内威望略逊于邓陈二人,但薄一波的意见,能够间接影响邓陈二人的判断。

1989年六四过后,江泽民和当时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上风的薄一波建立联系。经过各方的角力和一番讨价还价,江泽民顺利成为邓小平的接班人,而作为政治交易,江泽民则默许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在未来强势崛起。

2007年,薄一波逝世,薄熙来调任重庆。有人认为这使得薄熙来成就了作为一把手主政一方的夙愿,使其政治履历增色添彩;但更有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次明升暗降:薄熙来被支走,远离北京权力核心,使得他在角逐十八大政治局常委的竞争中居于不利的位置。

放手一搏

薄熙来在重庆弄出了很大的动静,作为薄熙来的最高上司胡锦涛,在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从没正式视察过重庆(温家宝也同样没有),也从没公开评价过重庆模式。与此相反,胡锦涛曾多次视察广东,作为和薄熙来同级别的汪洋,获得了胡锦涛为数不少的认同。

如果说薄熙来这个人政治不太灵光,但他深谙唱红打黑可以收拢为数庞大的中国左派群体。当朱镕基出书迎击反改革集团,就是在不点名批评薄熙来唱红打黑时,薄熙来似乎不以为然。按照他一贯的说法,他认为对重庆唱红打黑的质疑和噪音是"胡说八道"。当温家宝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调强调改革的政策不能动摇时,薄熙来好像并没有察觉到严重的弦外之音。

当其亲密政治助手王立军出逃成都美国领事馆,造成了与文革时代类似的林彪叛逃事件后,此时,薄熙来出乎意料的迅速走访驻扎在云南——距离重庆很近的解放军第14集团军,14集团军前身是其父薄一波一手打造的军队。到了全国人大会后,薄熙来被撤职前夕,他仍然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面对记者的质询,镇定自若的为唱红打黑辩护,为长年身在海外的儿子薄瓜瓜和妻子谷开来开脱。

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共产党党内排名第三的领导人,首次极为罕见的公开尖锐指出,薄熙来所犯的错误是政治路线的错误。次日,薄熙来被解除重庆市委书记职务;不多久,被停止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

这场球赛,薄熙来还没来得及起脚射门,场上哨声已响起,他被红牌罚下场。生于1949年,时年已63岁的薄熙来,这张红牌,意味着终身停赛。

原文来源: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ese_news/2012/09/120920_coc_boxilai.shtml

最有权力搞计划经济的苏联戈尔巴乔夫,最清楚计划经济不好使

从美联储的凯恩斯主义看传统文化反思之艰难;
美国经济学界暂时很难真正反思凯恩斯主义;
法定货币的垄断,是过分集中于中央的权力;
量化宽松就是弗里德曼的凯恩斯主义


美联储的QE3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尽管实际上是一次雷声大(鹰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雨点小(把OT算作QE,真实月量只比前两轮削减了三分二)的宣传。但是无论如何,到2015年的超低利率(免成本的廉价资本,只要你有美国金融经营牌照就可以得到)是真实的,一直以来的放水刺激,基本上看不到积极的效果,也是真实的。到时反思凯恩斯主义力度不够大呢?还是没用呢?
从历史上特别是东方帝国的政治经验看,所有错误的政策,如果不是接受国民主权的民主监督,都是不可能反思的。就象中国的计划经济不行了,反思结果是"还不够计划",明明是毛主席饿死了几千万人,会反思成"阶级斗争还不够坚决",明明是监管导致了食品安全,偏偏反思成"中国食品市场欠监管",明明中国是警察国家,除了警察没有别的人能干成黑社会,偏偏警察英雄打黑打成了大英雄!
美国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也正是类似的游戏。明明是凯恩斯主义搞出来的经济危机,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这些人,就会反思成钞票印得不够多,(中国的左小蕾等人也是这种观念),明明前两轮QE没有效果,偏偏说是QE缺了它不成。那么可以预计,无论伯纳克真实用意是什么,如果美国经济真的复苏了,他就变成是举着凯恩斯主义大旗来争功的,就象三十年代一样,说是QE又一次救了美国。
如果这次最终又无效,总会有人说伯纳克的力度还不够大,加大十倍才够!——>克鲁格曼不就一直是这样骂街的吗?缺乏实体经济学这样先验的逻辑体系,就连计划生育的严重后果,居然也成为如叶檀这样的科学派,可以"争论的真理",很难想象,QE终于将美国也推入了日本的滞胀以后,美国凯恩斯主义主导,由美国金融系统资助的学术界,真的能反思他们金融垄断有既得利益的凯恩斯主义者。
问题关键在于,法定货币的垄断,是一种过分集中于中央的权力,从而无法再由国民预以监督,而此形成了"凯恩斯主义食利"的金融垄断的利益集团。这种情况与东方帝国的"政府食利"的特权利益集团,大同小异,仅仅是垄断控制的面要小得多,程度也要轻得多。无论伯纳克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伯纳克QE宣言,无疑向外界说明,伯纳克是铁杆的凯恩斯主义者,尽管他实行的其实是典型的货币主义。
但是货币主义不就是凯恩斯主义吗?凯恩斯主义是没有具体行动方法的理论,美国人讲究的是实用主义,如果接受了凯恩斯主义的话,就需要确实"怎么样增发货币才不会物极必反"——>美国人有操作可行性的本能,正是美国人较之把凯恩斯主义意识形态化的东方帝国更为理智的地方。当凯恩斯主义被贯以量化执行和成效考察时,不就成为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了吗?量化宽松不就是弗里德曼的理论吗?
正如弗里德曼本来是铁杆的凯恩斯主义者,但是当他真正影响了美国和智利等的国家政策后,就转变成凯恩斯主义的反对者,原因是弗里德曼真正主导了政策,也真正能接触到信息的反馈,也最能发现他自已那套诺贝尔获奖理论,其实根本不好使!这就象最有权力搞计划经济的苏联戈尔巴乔夫,最清楚计划经济不好使;很难说今天看似铁杆凯恩斯主义者的伯纳克,明天会不会步弗里德曼的后尘
可以预计,民主党(奥巴马)的大福利大财政大税收的政策成为现实的话,那么美国的财政赤字缺口,一定会导致凯恩斯主义在事实上成为美国福利赤字缺口的唯一来源,在提高了美国本土实业成本的时侯,取决于中国等对美出口的国家,是否还能忍受,通过低估汇率的对美出口,还跟美国人比赛印钞票,把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转移到中国国内。因此美国的经济学界,暂时很难真正有力地反思凯恩斯主义。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埋葬凯恩斯主义,中国经济科学可能走在世界最前列

凯恩斯主义和OT,缺乏逻辑关联的"数学实证"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科学派";
美联储伯纳克的信仰是"人定胜天";
埋葬凯恩斯主义!中国可能走在世界经济科学的最前列

凯恩斯主义的争论,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印钞票是否能够促进私有经济的发展,而在于有什么根据认为,官方不受限制的滥印钞票,与私有经济之间,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此时请重温一下关于凯恩斯主义所有理论的一字一句,请问有那位学者,说过凯恩斯主义是有利私有经济的?没有所有凯恩斯主义者所说"经济发展",如果不是与私有经济无关的,就是拿不出两者之间有关联的根据的。

扭曲操作同样如此。问题并不在于扭曲操作是不是真的能促进就业,——>没到这一步!首先在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的政客,会认为OT能促进就业?他们的第一条思路是"央行低利率可以促进投资,投资促进就业",这本身就是不对的;否则就不会有二战以后的多次滞胀和经济危机;他们的第二条思路是"国债利率决定商业贷款利率",又是无逻辑关联的;前两条结合,才有扭曲操作,有可能正确吗?

妙就妙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是不用考虑任何逻辑关联的,他们可以自已阉割数据,十年不合适就取九年,总之总有一组数据能用某种算法,整出好象关联的图表,然后就说两者是"实证经济学"。用同样的方法,凯恩斯主义的数字学家,完全可以把美联储官员的阴茎长度,从官位大小开始统计出一条跟就业相关的曲线出来;或者统计出他们每个泡妞所花的银子,跟美国GDP的增长曲线的关联性。

此种滥用数字的流毒之深,所谓"实证主义",19世纪称为科学派。凯恩斯主义(形形色色的QE)繁荣说,OT改善就业说,在理论逻辑上都得不出任何逻辑关联。在东方帝国后来居上以前,日本是凯恩斯主义GDP的第一超级大国。量化宽松QE是日本人的理论创新,但是美国人发明的扭曲操作OT,似乎更是怪胎。日本人反复操作(QE+OT),也没有帮助日本跳出凯恩斯主义几十年的滞胀陷阱。

日本自从陷入失去的N十年以后,东方帝国的凯恩斯主义同行天天替日元升值抱屈,日本人就年年搞(QE+OT),没有看到日本经济的复苏,也没有看到就业明显增加。日本帝国的经济学家和东方帝国的文人,就统统怪日元升值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美国则是在同样的滞胀威胁下,学来了缺乏逻辑根据,日本人没有折腾出好结果的(QE+OT),接连两轮QE了两万亿美元后,(当然)地同样没有效果。

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既没能逻辑上可解释的理论支持,也没有实际操作的成功案例,伯纳克却甚至已经不是"尝试",而是推出QE3,而且"美国就业不复苏就不停止",完全傻逼胜天的信仰。以此逻辑,伯纳克完全可以求助于焚香礼拜,每年投资四百亿跳大神,不跳到美国经济复苏不停止;也完全没有投资美国公务员花天酒地,不花钱花到经济复苏不停止。如此类推!美联储绝对的权力,到此暴露无遗。

对于美国纳税人来说,到此时要考虑的,就不是"伯纳克对不对",而是"美联储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否合适的问题,甚至是"美联储是否有必要存在"问题。尽管没有人怀疑美联储的官员是爱国的,尽管他们会首先爱他们的行业垄断的权力;也没有人怀疑伯纳克的出发点是好的。奇怪的是,伯纳克以为"美国就业低迷"的同一份报告,在民主党的解释中,就成了奥巴马的政绩,所谓就业形势一遍大好。

张维迎提出"埋葬凯恩斯主义",打开了反思凯恩斯主义的窗子,让中国人了解到,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凯恩斯主义是错误的!无论是六十年代的滞胀,日本的滞胀,还是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危机,都证明了凯恩斯主义的缺陷,——>这是大部分西方学者不愿意承认的。很多中国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经济学可能第一次走在全世界经济科学最前列,因为只有中国才形成了一个埋葬凯恩斯主义的学术圈子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美联储伯纳克的信仰是“人定胜天”

凯恩斯主义和OT,缺乏逻辑关联的"数学实证"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科学派";
美联储伯纳克的信仰是"人定胜天";
埋葬凯恩斯主义!中国可能走在世界经济科学的最前列

凯恩斯主义的争论,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印钞票是否能够促进私有经济的发展,而在于有什么根据认为,官方不受限制的滥印钞票,与私有经济之间,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此时请重温一下关于凯恩斯主义所有理论的一字一句,请问有那位学者,说过凯恩斯主义是有利私有经济的?没有所有凯恩斯主义者所说"经济发展",如果不是与私有经济无关的,就是拿不出两者之间有关联的根据的。

扭曲操作同样如此。问题并不在于扭曲操作是不是真的能促进就业,——>没到这一步!首先在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的政客,会认为OT能促进就业?他们的第一条思路是"央行低利率可以促进投资,投资促进就业",这本身就是不对的;否则就不会有二战以后的多次滞胀和经济危机;他们的第二条思路是"国债利率决定商业贷款利率",又是无逻辑关联的;前两条结合,才有扭曲操作,有可能正确吗?

妙就妙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是不用考虑任何逻辑关联的,他们可以自已阉割数据,十年不合适就取九年,总之总有一组数据能用某种算法,整出好象关联的图表,然后就说两者是"实证经济学"。用同样的方法,凯恩斯主义的数字学家,完全可以把美联储官员的阴茎长度,从官位大小开始统计出一条跟就业相关的曲线出来;或者统计出他们每个泡妞所花的银子,跟美国GDP的增长曲线的关联性。

此种滥用数字的流毒之深,所谓"实证主义",19世纪称为科学派。凯恩斯主义(形形色色的QE)繁荣说,OT改善就业说,在理论逻辑上都得不出任何逻辑关联。在东方帝国后来居上以前,日本是凯恩斯主义GDP的第一超级大国。量化宽松QE是日本人的理论创新,但是美国人发明的扭曲操作OT,似乎更是怪胎。日本人反复操作(QE+OT),也没有帮助日本跳出凯恩斯主义几十年的滞胀陷阱。

日本自从陷入失去的N十年以后,东方帝国的凯恩斯主义同行天天替日元升值抱屈,日本人就年年搞(QE+OT),没有看到日本经济的复苏,也没有看到就业明显增加。日本帝国的经济学家和东方帝国的文人,就统统怪日元升值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美国则是在同样的滞胀威胁下,学来了缺乏逻辑根据,日本人没有折腾出好结果的(QE+OT),接连两轮QE了两万亿美元后,(当然)地同样没有效果。

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既没能逻辑上可解释的理论支持,也没有实际操作的成功案例,伯纳克却甚至已经不是"尝试",而是推出QE3,而且"美国就业不复苏就不停止",完全傻逼胜天的信仰。以此逻辑,伯纳克完全可以求助于焚香礼拜,每年投资四百亿跳大神,不跳到美国经济复苏不停止;也完全没有投资美国公务员花天酒地,不花钱花到经济复苏不停止。如此类推!美联储绝对的权力,到此暴露无遗。

对于美国纳税人来说,到此时要考虑的,就不是"伯纳克对不对",而是"美联储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否合适的问题,甚至是"美联储是否有必要存在"问题。尽管没有人怀疑美联储的官员是爱国的,尽管他们会首先爱他们的行业垄断的权力;也没有人怀疑伯纳克的出发点是好的。奇怪的是,伯纳克以为"美国就业低迷"的同一份报告,在民主党的解释中,就成了奥巴马的政绩,所谓就业形势一遍大好。

张维迎提出"埋葬凯恩斯主义",打开了反思凯恩斯主义的窗子,让中国人了解到,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凯恩斯主义是错误的!无论是六十年代的滞胀,日本的滞胀,还是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危机,都证明了凯恩斯主义的缺陷,——>这是大部分西方学者不愿意承认的。很多中国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经济学可能第一次走在全世界经济科学最前列,因为只有中国才形成了一个埋葬凯恩斯主义的学术圈子

美联储权力是绝对的,不受国民监督

美联储权力是绝对的,不受国民监督;
美国政府面对美联储,地位相当于大银行;
国债利率不是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
OT与商业利率无关,与景气无关,与就业无关;
央行体制下不存在真正的市场利率


从[央行(无额度限制的)——>(国债承购/商业银行贴现/再贴现贷款)——>当前央行(无限资本的)利率]可以看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的框架之中,央行是控制"储蓄税/现金税/铸币税"的寡头权力机构,仅仅来自大型银行集团的行会寡头的内部协议(任命,政府推荐,或选举),美联储主席的选拨方式,类似于基督教会内部主教团选举的教皇。凑巧中世纪欧洲利率和金融政策,也是教会决定

因为美联储主席实际上并不是由国民机构选举的(国会无从置喙),因此美联储实际上既无能力,也无义务对国民负责,所谓"美联储要对高失业负责",美联储监管金融,等同于把脱离国民利益的专制权力,强行塞入美联储的手中;反之伯南克所谓"就业不好转,QE不结束",只不过是"向弱者倾斜"的老套。美联储不受任何国民权力的约束!美联储的权力就象当年教皇的权力一样,是绝对的!

美联储是由美国大型银行联会(参储银行集团)内部选拨的,因此美联储义务上维护的是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集团的利益,——>谁让美国人自1870起,就认为银行破产是了不得的危机呢!仅仅从道德上,才对国民钞票上的利益表示关注。作为美国政府与美联储法定的利益联系,是美联储包销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国债)。因此从美联储存在的那天起,就已经是促进了美国政府规模的步步扩大

另一方面,从[央行(无额度限制的)——>(国债承购/商业银行贴现/再贴现贷款)——>当前央行(无限资本的)利率]还可以看到,美国政府面对美联储时,实际地位相当于一家大银行,与其他向美联储申请贴现贷款的银行、证郑、保险公司和两房一样,只不过美国政府(财政部)申请来的贷款(国债)是直接花了,而其他金融机构就把美联储提供的无成本的美元再转贷,从中牟取差价和掩饰坏帐。

由此可以预计,自二次大战以后的世界经济繁荣,其一是资本主义确实有世界性的普及,其二是世界性的相对和平,其三则是凯恩斯主义的泡沫。一旦美联储(或各国类似的央行,如日本,欧元央行和人民币央行)停止无成本的货币注入政府国债(包括地方国债)而成变相的税收,或注入金融机构,凯恩斯主义几十年积累的泡沫,就会以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次序,越来越剧烈地爆发

最后,仍然是从[央行(无额度限制的)——>(国债承购/商业银行贴现/再贴现贷款)——>当前央行(无限资本的)利率],可以看到国债利率实际上是央行贴现贷款利率的表现是结果,而不是因为国债利率低,因此市场利率低。实际上,由于所谓的利率完全是由寡头控制一上的央行一纸令下,因此在凯恩斯主义条件下,在央行存在的条件下,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市场利率。(美联储成立于1913年)。

至此就可以看出扭曲操作OT在概念上是偷换的,涉及OT的一切所谓经济学根据,都是简单偷换概念后的,用复杂数学论证的伪科学。因为"国债低利率"是指政府融资的低利率,不是金融机构得到的贴现再贷款的低利率,两个主体不一样!所谓央行扭曲操纵(OT),意思就是央行卖出短期国债,转为长期国债。OT提高了长期国债的利率,降低了短期国债的利率,却与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利率,无关!

实际上,这是凯恩斯主义滥用数学于经济现象的必然结果。象凯恩斯在《利息就业和货币通论》中,就根本没有从概念上分别是央行贴现利率,还是银行间借贷的利率,还是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后者是实业得到的资本成本,前者则说明银行资金链的危险程度。当这些滥用数学的政客(常常被误以为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蒙代尔)搞个数学模型,需要代入"利率"时,他们选什么呢?一般即用国债利率!

2012年9月15日星期六

世界各族的成功都与文化无关 都是资本主义的成功

不埋葬凯恩斯主义就埋葬资本主义;
欧洲传统文化同样地愚昧、反动、落后!
欧洲曾经领先吗?欧洲一直领先吗?
世界各族的成功都与文化无关;都是资本主义的成功

如果把80年代的里根革命(和撒切尔主义),看作是对凯恩斯主义逆流的一次反击,把98金融危机看作是东南亚被合并进凯恩斯主义洪流的分支,那么自50年代晚期,肯尼迪上台开始出现的凯恩斯主义导致的严重的滞胀,一直到今天的欧债危机和美国的萧条威胁,完全可以认为凯恩斯主义导致的西方经济危机的爆发,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深重。最终结局,如果不是埋葬凯恩斯主义,就是埋葬资本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被广泛认为是对三十年代大萧条的一次直观的政策反应。但是大萧条真的是东西方左派文人所称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失灵"吗?西方社会特别是如英国,真的有过没有管制的,完全尊重私有财产的"自由的资本主义"吗?假如金本位才是导致大萧条的真正的罪魁祸首,那么依靠国家权力,垄断社会货币信用的金本位,也算得上是"自由的资本主义"吗?

假定金本位才是大萧条的真正原因,(在实体经济学中是先验的逻辑结论),那么金本位导致的经济危机,与凯恩斯主义导致的经济危机,其显著的区别就是,金本位因为国家操纵黄金储备,导致了社会流通货币短缺的通货紧缩,而导致了经济危机;而凯恩斯主义则同样是因为国家操纵信用,导致了流通货币的泛滥,而导致了经济危机。两者共同之处,就是政府看得见的手,是两种危机的共同原因

甚至可以说,维持金本位所必质的政治垄断金融,才是自1870s的萧条算起,到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英帝国体系的瓦解,这一个世纪的世界动荡的真正原因!正是在金本位在英国确立的时侯,同时伴随着英国工团主义高涨和反商业垄断为特征的管制经济的确立,政府全面控制市场经济命脉。大英帝国恰在维多利亚盛世时期,正是英帝国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而此时距离英帝国体系的最后崩溃,还有整整90年!

能够把维多利亚时期仍然充满了干预的英国经济,称之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又能够把金本位反复作用下的经济危机,说成了"市场失灵";还能够把政府干预(金本位,行业管制,行政垄断)导致的经济危机,视作政府"不作为"!从金本位致通货紧缩的极端,到凯恩斯主义导致通货膨胀的极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政府干预的作恶多端!不能不让人重新审视,欧洲传统到底有多么愚昧!反动

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它们对社会进化论的抗拒,让他们无法掌握先验的客观规律,也就无法区分近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因和脉络。他们无法区分政府干预之金本位和凯恩斯主义,到底是在起到了阻碍西方经济发展,还是促进了经济稳定和发展。就如同他们无法区分,白种人血统和基督教,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必要条件?是否欧洲人真的上帝关照,才领先全球?——>欧洲曾经领先吗?欧洲一直领先吗?

美国社会文明之源,当然是欧洲白种人和基督教;但是美国的成功却不是因为美国当时是白种人,更不是因为美国人当时自以为信的是基督教。如果白种人和基督教是美国发达的原因,那么欧洲应该比美国更发达!或英国(新教)比英国更先进!事实却是相反的!现代资本主义是美国社会创造的,但仅仅因为美国人的白种血统是欧洲的,美国上代人的信仰是基督教,就被当成欧洲、白种人和基督教的结果

类似的就象日本是黄种人,日本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分支,但日本的成功,却与黄种人和中华文明无关。欧美华人也是黄种人,他们的父辈多少接触过儒家文化,但是华人在欧洲不算失败的成就,(对比各民族而言委实算不上很成功),同样不是黄种人和儒家文化的内因,事实上新一代的华人,基本上是黄皮白心的欧化分子。这些黄种人血统的成功,与美国的成功的机理一样,都是资本主义;而已

凯恩斯主义造成的第二轮世界经济危机

凯恩斯主义造成的第二轮世界经济危机;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危机自六十年代起连绵数十年;
日本滞胀,98金融风暴,次贷危机,欧债危机都只是小插曲

自日本"失去的十年"开始,经过次贷危机,再到目前的欧债危机,可以看作是凯恩斯主义造成的第二轮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其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是与凯恩斯主义有关的一段小插曲;并不是东南亚国家其时也采用了低估汇率的出口导向,低估汇率只是凯恩斯主义的一种表演形式;凯恩斯主义并不一定需要出口导向,——>笔者没有兴趣研究,98年金融风暴发生前的东南亚国家的国内货币和经济政策。

98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实际上是日本出口导向导致的"美元外汇过多的危机"和美元流动性过剩,通过向东南亚国家的"资本项目的输出",却不能跟上东南亚国家本身的出口创汇能力!因为借款超了东南亚国家的还款能力,而导致借款国(主要是日本)债权的损失。如果中国也邯郸学步地"向非洲输出资本项目",过不了多久恐怕就会出现"非洲金融风暴"了。这个问题甚至连谢国忠也没有想清楚!

东南亚金融风暴并不复杂,但是在阴谋论的"货币战争"中,明明是损失最严重的"国际游资",却被说成是翻江倒海的神通!98金融危机后的东南亚国家,放弃了外汇举债进口的政策,重新回到了日本和中国的成功经验上,加入了低估汇率向美国出口的大军;以至于世界各国,包括四大金猪(俗称"金砖"国家,甚至包括欧元区)在内,清一色贬值本币的大竞赛,比赛谁向美国无偿献血更多

在这场世界性的割肉献血大赛中,中国终于击败了日本,成为无可争议的傻逼冠军!如此承惠的美国,当然成了通货膨胀率最低的国家;如此被追捧的美元,当然成了表面上流动性最泛滥,但现实中含金量最高的货币。国际贸易中的美元的凯恩斯主义,依赖于各后进国家低估本币的凯恩斯主义,彼此之间构成了奇妙的平衡,实际上各国把出口导向的成本向本国的平民转移,而让美国人和美元占尽了便宜

98金融风暴后的东南亚,被统一进"低估本币,向美国出口导向"的世界统一战线之中。因此98金融危机,仅仅是凯恩斯主义长期危机过程中的一段插曲。考虑到与日本广场协议同时升值的马克,在此以前同样处于凯恩斯主义的滞胀之中,那么完全可以认为,以70年代为高潮的凯恩斯主义的第一轮经济危机与今天的经济危机之间是前呼后应;里根革命和撒切尔主义,仅仅是在美英两国有一段缓和的时期。

里根革命和撒切尔主义的确没有彻底扭转西方,特别是欧洲社会的凯恩斯主义政治浪潮。如果不是德国在欧元条约中埋下了财政纪律的伏笔,并保留自由退出的权力;欧元甚至可以成为欧元区各国凯恩斯主义弥补国内政府赤字的利己渲泄的公地!如此将意味着欧洲经济的彻底崩溃!英国的撒切尔主义,显然是被英国工党这一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的工团主义的政党所击败;而美国承惠之下,为什么要改变呢

但是明明是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导致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危机,已经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现实的威胁,西方特别是欧洲的洋五毛,也包括美国的民主党,却把这一轮经济危机归罪于以反对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为特征的"里根和撒切尔新政的新自由主义"的头上!姑且不论里根的供给学派,根本不是什么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才是新自由主义!如此反咬一口,可见五毛公害并非中国特色。

东方帝国乌有之乡的毛教徒,把国企为代表的公有制历史遗留的问题,这些对中国国民巨额的隐性税收造成的经济困难,归罪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的进步,其逻辑是否与他们所引用的西方凯恩斯主义的洋五毛,对里根和撒新政的反咬一口,异曲同工?这样的话如果出自东方乌有之乡的嘴里,许多人会说是毛左的顽固不化;但出自西方"左派"的学者之口,咱国很多"右派"的大脑马上就迷糊了。

计划经济的城市化必定以大萧条、大倒退而告终

"城市化拉动增长"是公害知识分子的乌托邦;
中世纪城市CBD——>城堡的廉价拍卖"保值"了吗;
中世纪城市化的衰退和自治乡村变成新城市;
计划经济的城市化必定以大萧条、大倒退而告终

"把西方社会的结果作为原因作政治建构",再一个例子就是"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想当然,只求计划经济的政治正确,而完全不顾"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后的结果"的经济逻辑。城市化还夹集着中国一些"形似右实极左"的小农意识分子的"反户籍制度运动",即(维护体制内特权+反对居民自治),明明是极愚昧的反动,套上西方国家"城市内部没有户籍登记"的表象(结果),似乎就神圣化了。

在东方帝国公害的大脑中,"城市化"其实是"工业化"的代名词。毛主席是怎么在傻逼工业化的伟大事业中饿死几千万中国人的,今天口口声声民主自由的天朝左右派,就是在"城市化"的傻逼运动中,一边咒骂着毛主席的道德不高尚,一边走在傻逼城市化的,异曲同工的大跃进路上。计划经济"拉动的经济增长",换一个名字叫"城市化"就变成改革?汉语真是奇妙!

笔者在英国,免费参观了几座待售的中世纪城堡,——>开价比伦敦中等住宅的成交价便宜!由此可见房地产到底如何保值?当笔者乘坐列车,沿着大西洋海岸南下时,远的近的好的坏的,不停地晃过大大小小的中世纪的城堡。笔者的脑海中就回荡着《中世纪史》中的几句话:"中世纪早期的城镇围绕着贵族城堡而建,为领主供应产品的匠人生活在城堡周围,城堡的周围同时也是当地的集贸市场"。

所有城堡在今天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荒野之中的空荡的凄凉!了解一下中世纪的经济史,您将发现这些城堡就是中世纪城市的心脏,今天这些空荡的城堡,就是已经死去的中世纪城市的残骸,是中世纪政治权力推动的城市化留下的残迹。这是否与阿拉伯帝国权力推动的城市化后的大规模衰落,异曲同工?阿拨斯王朝在伊拉克的税收,一百年内从每年2000万两白银直线下降到200万两,城市化拉动经济了吗?

"反自治(户籍)主义者"们道听途说如"逃入城镇的农奴一年后得到自由"本身并不真实。更重要的是,贵族城堡为核心的(早期的)大城镇与日后农奴可以逃入其中打工的"自治城镇",此城镇非彼城镇;后者在市场经济下的繁荣和崛起是以前者的衰落为代价的。最终今天所见的欧洲城市,原来只是自治小村。贵族城市化的大城镇就因为自由行业的竞争而衰落,直到变成廉价出售仍无人问津的城堡。

中世纪早期,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市场经济也渐渐荡然无存。本来可以从市场中廉价买到的产品象农具,即使如贵族庄园,也不得不自力更生,组织(包括掳掠)有技艺的工匠为庄园生产必须的用具。其效率之低到了这种程度,在相对发达的勃艮底,一百多个工奴工作一年,才能为庄园主打造一千副铁锄头。这些被恩准居住在城堡周围的工匠,就相当于今天由政府安排工作,提供食宿的"国企工人"。

与此同时,一些得到了Charter自治权的公社和乡村(自治市),部分是服务于国王定货的自治行会,这些缺乏贵族主子的村镇,出现了大量手工业者,他们渐渐成行成市,渐渐组织成行会,渐渐从国王手中得到了行会和自治的Charter,甚至最后组成了强大的城市同盟,以抵制地方贵族的侵袭。如10世纪击败奥托大帝的伦巴底同盟。随着这些原来乡镇中的自由产品供应的丰富,贵族的城镇就衰落了。

既然产品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就暴露其低效益。贵族只需要从农奴手中直接征收货币地租,直接从市场上择优购买就是了!以贵族权力和国企为核心的中世纪早期大城镇的衰落因而不可避免。这是否就是"城镇是市场经济阻力小的地区表现"的先验结论的证明?天朝用行政垄断推动的计划经济的城镇化,真的能够"拉动经济增长"?还是找个理由,再走一段弯路;而已?!

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

东方的城市都是权力主导的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的城市化

希腊城市化的误区,保增长的极限
希腊贫穷落后是自身文化体制的桎梏;
希腊依靠雅典城市化"保增长"是中央集权的反映;
希腊在中等收入陷阱中难以自拨


如果不理清"专制被颠覆后是民粹社会"等实体社会学的先验规律,不可能在走马观花中理解希腊社会的现实,也不可能理解希腊社会的历史,当然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希腊会是欧洲的后进国家,刚刚挤进了欧元区,就因为民粹社会的资源空耗而债台高筑!一面是外国债主要求希腊人不要再寅吃卯粮,一面是希腊左派联盟满地打滚地拒绝由奢入俭!除了希腊还有几个欧猪难友,看不出希腊人底气在那里

希腊将自已的困境,归罪于曾经被土耳其统治了四百年,是站不住脚的。土耳其抢走了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不假,但是今天希腊的领土,一直处于拉丁天主教贵族(第四次十字军打破君士坦丁堡后,瓜分整个拜占庭)统治下的东正教社会。早在土耳其征服前,一直到希腊独立后,希腊基层社会的结构就没有改变过!土耳其时期由拉丁贵族包税的税收,却是有史以来比较轻的。希腊的落后纯粹是自已的问题

在接触希腊以前,希腊在笔者想象中,是宁静休闲的小国,雅典是旅游休闲的小城。当笔者第一次上希腊时,心中就嘀咕着"这是曼谷!",一位朋友更绝称"雅典是马尼拉!",拥挤破旧的穷小国的巨型首都,总是大同小异。沐浴过雅典街头的阳光,就可以感受到希腊政治主导的"城市化",是如何蚕食着城市生活的空间。雅典是一个几乎没有绿化,街道狭窄,车辆乱停乱放的"贫民窟"。

一千万人口的小国,雅典的人口达到450万!而在独立前只是一个六千人的小城,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希腊高度中央集权的现代政治中,必定经历了许多次"城市化拉动的GDP",才会有今天如此壮观的贫民窟型首都。对于大量失业的,政府在严厉管制中几乎包办一切的国家,把穷人集中到首都,既方便控制也方便救济,还能作为低人权劳工集中营,也是天朝学者所鼓吹的

希腊人未富而衰败,陷入了罗马和拜占庭的城市误区。如同罗马近百万人口,在政府保底福利下,成为整个意大利甚至罗马帝国的寄生虫。整个雅典的四百万人口,实际上是希腊社会的寄生虫,依靠剥削边远农村的农业剩余维持温饱,近来通过国营的海岛旅游带来的外汇再购置的进口商品为生。除了少数的游客收入,雅典的所谓经济,也就只剩下彼此转手的房地产了,自然创造了保增长的巨大GDP。

正如东方帝国直到邓老人画圈圈以前的皇朝时期,由于东方的城市都是权力主导的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的城市化,只有旧上海等少数例外,因此如同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于帝国,巴格达巴士拉之于阿拨斯的伊拉克,或如雅典之于希腊一样,都是他们所在社会的寄生虫,其规模受制于周边农业地区所能供给的剩余。因此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规模极限,当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在城乡贫困中共同衰落。

希腊能够在中央集权的情况下,达到45%以上的"首都化",显然创造了希腊崛起的大部分GDP。其中的三分之二的城区,是在七十年代军人独裁政权下台后,即在民主政治时期增建的。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欧盟对希腊的开放,侨汇,和中北欧游客为希腊带来的外汇,如此巨大的首都GDP,必定会导致希腊落后经济的严重贫困和饥荒。如果希腊没有变成泰国和菲律宾,恐怕仅仅因为它是欧盟一员;而已

希腊的中央集权也在国内造成了剧烈的贫富差距。希腊政府采取盛行于欧洲的"再分配政策",用民粹延续政治合法性,却对奥纳西斯类型港澳同胞无效,仅仅是让贫困的国内民众"更平均",更不愿意(也没有机会)创造财富。雅典炒买炒卖的房地产,甚至没有改善雅典人的住房条件,雅典几乎没有新建的楼盘!缺乏商业获利机会,希腊人也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在中等收入陷阱中,难以自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