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若钓鱼岛矛盾激化,唯一的结果就是中国重新步入闭关锁国

钓鱼岛冲突说明中国改革的表面性;
钓鱼岛争端说明与全世界主流(私有)价值观的强烈冲突;
私权独立于主权的"同等国民待遇"?
为什么公有制帝国不得不"宁予友邦,莫予家奴"

钓鱼岛是一个很好的活样板,说明中国所谓经济改革的非常表面性,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真正的障碍,实际上是私有制原则的宪制。钓鱼岛冲突根本意义上就是公有制下的"对私特许权"与私有制下的"天赋人权(私权)"的根本区别和冲突。因为两者分别建立在彼此冲突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所谓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在对方的眼中,此方都是错的)。因此笔者仅仅指出其强烈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上实际上是与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私有制原则(即个体的普世价值观——>关键地在个体individualism,请区别于天主教/基督教的Cathonic,后者也称为"普世的(宗教)")的冲突,与日本国发生的冲突是表面性的。爱国鬼子声称"美国是日本的后台",并不完全是错的;因为对私有制原则的侵犯是违反人论的,在国际的主流(个体)价值观中是犯大不韪,可以说人人得而惩处之

如果中国承认钓鱼岛问题上的私有制原则,则钓鱼岛在私有基础上的利益就变得无足轻重,也将令中国无法解释为什么在钓鱼岛上作出过激的反应。中国以为是跟着韩国学样子,但是韩国并没有作出过激发应,而仅仅是在自已的控制范围内,不顾及与日本人的感想。无论是官方和民间,中国学韩国的独岛,可能说是东施效颦,形似而神不似;尽管韩国政客的动机本身就不纯,同样是示形于外实侵于内

如果中国坚持自已宪法中的公有制原则,将明确无误地向全世界宣布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是国际法中的挑衅者/侵略者;而无论中国是否自以为公有制是神圣的。因此在钓鱼岛上的矛盾激化,唯一的结果就是中国重新步入闭关锁国,而在孤立中不得不重启文革。笔者并非说谁对谁错,仅仅指出因为强烈的观念冲突中被激化的(本来是很枝节次要的矛盾)而导致的必然的逻辑后果;并且此结论是先验的。

由于中国是土地公有制的价值观念,因此想当然地认为,"日本政府购岛"就是对主权的确认。因为在中国文化的观念中,土地私权是由国家确认的,如果没有国家主权的确认,就不存在土地的私权,因此日本政府买卖,就被视为"单方面改变主权争议的现状"。这是错误的观念。但是必须指出,中国这样一种土地观念,既是传统中华的观念,也是英帝国的观念,同样也是香港殖民政府的土地观念

对于私有制社会的土地来说,土地的产权与国家的主权,完全没有关系。政府只是土地私有产权的买家,与国家领土主权也完全没有关系。一个国家允许外国人购买本国的私有土地产权,某国政府也可以购买外国的土地作为投资。相应地彼此尊重彼此国民购买的土地私有产权,也完全不构成对彼此主权的侵犯,此即所谓"同等国民待遇"。东方怪胎民主派,则将此概念曲解为"没有户籍制度"。

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国公有制宪法下,与私有制国际社会的原则上的冲突,所构成的国民利益的流失,即闻名于世的"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本质上并不是慈禧或者伟光正的卖国,而是公有制帝国在国内是公有制,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即所谓改革开放),就必须尊重他国公民的私权(即彼此同等国民待遇),——>但东方公有制帝国的臣民是"被低人权"的!那何来"同等国民待遇"呢?

显见的逻辑就是,如果东方帝国不是回到闭关锁国,隔断国内奴隶与国外自由人之间往来,就是不得不赋予外国投资者超国民的待遇,同时却不开放国内民众的同等私权,结果当然就是"宁予友邦,不予家奴"。但是难道对外开放不对吗?当然也可以象清朝卫道士和东方帝国的御用文人那样,指责国际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亡我公有制帝国之心不死"的阴谋论了。他们觉得面对洋人已经是挺委曲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