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

英国学术界迷信凯恩斯主义

英帝国消失后的顾影自怜的英国文化;
英国学术界迷信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英镑国际化"引来索罗斯

英国在历史上,除了在两次独立战争中,没有达成重新征服美洲的目的;以及远溯至百年战争,没有重新征服法国故土;从严格意义上说,英国诺曼征服以后近一千年以来,没有完败给任何外国。尽管二战后英帝国的体系崩溃了,全球主导的地位被美国超越了,但是英国未必有多少敬佩,反而因为英帝国体系的无疾而终,有着对已经逝去的日不落帝国的追思,把英国的落后,归因于时也运也命运之类

如果连中华帝国,先是给蒙古部落彻底征服,然后是给后金小国入主中原,再是被万里迢迢的欧洲远征军打得还手之力,最后还给学了欧洲一招半式的小日本,几乎就此彻底收拾了!败到如此地步,老大帝国仍然能够继续发挥着牛皮爱国主义的精神,意淫着自已的传统国学如何地九阴真功!那么英帝国的遗民,也能意淫一些如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的"英国原创",大概也属"国之常情"。

英国文人对凯恩斯主义的崇拜,其实早就写在字面上,根本不用等到与英国学究们交杯打口水仗时才"发现"之。回想一下,贡德弗兰克的经济史观点,不就是如假包换的凯恩斯主义决定论?白银多时就国家兴盛,白银短时就政权衰亡,那么李自成从北京刮出来九千万两白银时,白银到底是多的,还是少呢?类似的观点也出现在贡德对西班牙的研究。按弗兰克的理论,西班牙玩完是因为白银掠夺得不够

在阅读英国经济史作者的著作时,笔者就已经注意到,他们广泛地把凯恩斯主义和制度决定论(背后其实就是基督教/新教决定论)作为先验的社会规律,运用到他们对中世纪和古代史的研究之中。他们是如此真诚而一丝不苟地信仰着凯恩斯主义和资本积累,在其实是枝节的钱法和金银度量衡上浪费了过多的精力。尽管提供了可能有其他参考价值的细节,但对于他们古代兴衰的分析,并无必然的逻辑关联。

无论从古代经济史的研究,还是对现实欧债危机的观点,都可以看出英国对凯恩斯主义的贩依。最后一个凯恩斯主义的受难国,很可能是原创了这套理论的凯英国自已。如果了解英国早就熟练地操纵、垄断货币,从而为政府财政扩张,找到税收和国债以外的出路,已经有着几百年的欧洲最成熟的经验;那么完全可以说是英国选择了凯恩斯主义,再由约翰加以系统总结,而不是约翰.凯恩斯本人的原创理论

英国人把世界历史的兴衰,简单归纳为"货币(金银)供应的多少"。简化就简化了,除了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配合得天衣无缝以外,却是与历史和现实均不相符。在历史上,重金属(资本)短缺导致铸币(成色)不足如果随后出现危机,并不是因为铸币不足导致的危机(英国/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而是因为在此以前,国家财政和国际收支,两者都出现了危机,才需要降低成色铸币,弥补赤字亏空

当一些不明所以然的奥地利学派,以金本位作为反击凯恩斯主义的政治诉求时,最希望回到金本位的,可能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鼻祖英国自已!金本位在黄金短缺时,对于实行定额税(如土地税,房产税,人头税),由于货币升值而等同于加税。当黄金产出掌握在国家手中时(1860-1950年的英国),相当于双重加税;凯恩斯主义的目的,其实也是操纵货币的隐性加税!两者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不难理解

如果说在金银本位的时期,凯恩斯主义者还可以在传统的"金银资本积累理论"上获得逻辑的一致。今天已经不是金本位,英国既拒绝欧元,不欢迎布雷顿森林体系,却幻想着英镑成为国际贸易一极的"英镑国际化"!很难想象英国人的"凯恩斯主义"到底是收集美元?欧元?还是印刷英镑?如此自相矛盾!英镑总是被相对地高估,而导致美元结算头寸的短缺,会引来索罗斯之类的攻击,更是不难理解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