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

德国军事力量源泉:普鲁士军官团

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德国虽然都以战败而告终,但德军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足以使全世界为之侧目。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打造出这样一支让人望而生畏,战力超强的军队?答案就是:普鲁士军官团制度。
一、什么是军官团制度
军官团制度是德国军队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一支受过严格训练的高素质军官团队,其主体是容克贵族。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他们的思想是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康德的批判理性主义武装起来的,因此造就了军官团队严谨、细致、善于计划调度,又颇有些优雅的特点。
二、军官团的由来和发展
德国军官团的前身是条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是中世纪最有名的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和征服东欧的过程中都是中坚力量。条顿骑士团的组织一直延续到19世纪,成为普鲁士军官团的前身。
铁血宰相卑斯麦的家族就是条顿骑士团中的名门望族。他上台后,为了完成德国统一计划,整军经武,在整体上提高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并以此为统一行动提供坚强后盾就成了首要任务。于是,他和"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共同努力,将条顿骑士团进一步改造成普鲁士军官团。普鲁士军官团这个团体主要由容克贵族构成,容克贵族是普鲁士的特有产物。在封建王朝时代,地主阶级的主要继承方式是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之弟,国家鼓励他们加入到军队,给他们一个以军功获得爵位的机会。同时,让贵族子弟以表率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为国家利益而战也是德国处于四战之地,必须在国民中提高尚武精神的捷径和必须。
在军事教育方面,普鲁士军官团有一整套严格的体系。加入军国团的容克子弟为了能够获得爵位,必须强化军事技能、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积极锻炼军事技能、磨练团队精神,并时刻以古代英勇作战的条顿骑士为榜样。不少的容克贵族更是将自己的子弟自少年起就交由少年军校加以培养,从人生的第一课开始就注入这样的精神,最终培养出大量的能力极强的军事人才。
同时,他们贵族的出身又给了他们非常好的文化教育基础和艺术修养。凡是德国正规军校毕业的军官,他们都会演奏一种乐器。在德国的军校中,音乐课是所有军官的必修课之一,学员必须掌握一门乐器,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当时的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不会欣赏音乐的军官在指挥军队时是死板的,而战争本质上是一门结合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
正是上述理念造就了普鲁士军官高素质的特点。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普鲁士军官团有着较多的实战锻炼机会。普鲁士国家以军立国,为战而生,特别是在弗里德里希大帝时期,纵横欧陆。频繁的战争给了军官团成员较多的实战机会,有利于增强和保持军事素质以及及时总结战争经验。
普鲁士王国时期,他们就很重视对军官的教育及军事参谋团队的建设,特别是在进行了沙恩霍斯特军事改革后,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军事总参谋部制度,尤其强调了对军官,特别是总参谋部军官的教育,使每一名军官都从一开始培养出较高的军事素养,最终受用一生。其后的历任参谋长尤其是老毛奇,大力强化参谋本部的职能,使之能够在事实上获得军队的指挥权。事实证明,这个变相的军官团对德国的军事行动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尽管德国战败了,但是参谋本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德国战败的确是非战之罪。



德国的军人精华在于普鲁士荣誉军官团,从卑斯麦、老毛奇开始,到李勃、龙斯泰特、博克、波劳希奇、曼斯坦因……还有负责实施的古德里安、克莱斯特、隆美尔……
德国军官团的前身是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的确是中世纪最有名的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和征服东欧的过程中都是中坚力量。条顿骑士团的组织一直延续到19世纪,成为德国军官团的前身。普鲁士铁血宰相卑斯麦的家族就是条顿骑士团中的望族。他老爹还教导他"我们是自由的骑士,不是纳税的地主!"一向以条顿骑士团的荣光为荣,不太把德皇威廉放在眼中。在一战和二战中,德国军官团就是德国陆军的灵魂,象希特勒之类的盖世枭雄在德国军官团元老的眼中也只是"那个维也纳的下士"。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是念念不忘的就是对德国军官团进行大清洗。德国军官团(条顿骑士团)的力量可见一般。
军官团的高素质可以说是普鲁士-德国军事力量的核心和精华,对于其成员中出身于贵族却能长期保持较高素质的问题:首先,对于军官团成员来说,贵族头衔只是一种传统和荣誉,并没有实在的物质意义.普鲁士军官团的建立始于"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建立普鲁士军队,他任命贵族子弟为军官,并与他们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效忠关系,除了便于控制军队外,还有制约当时在政治上比较独立的容克贵族,建立中央集权的考虑,由于"嫡子继承制"加入军队的贵族子弟多是无权继承土地的次子,他们一旦加入军官团,就成为职业军人,一切都仰赖于国王的恩典和军功,同原来的贵族家庭就没多少联系了,并形成世代从军的军人世家,在强调纪律和荣誉的普鲁士军队里,贵族头衔是一种传统,一种身份高贵的证明,而不是同土地,财富和养尊处优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军官团有一整套严格的军事教育体系,在普鲁士王国时期,就很重视对军官的教育,特别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普鲁士进行了沙恩霍斯特军事改革,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总参谋部制度,尤其强调了对军官,特别是总参谋部军官的教育,使每一名军官都从一开始培养出较高的军事素养,并保持终身。如果还有什么原因,那可能就是德意志民族严谨,坚韧的民族性格了,这样的民族比较容易出优秀的军官。

欧洲的历史学界,对德国的历史有一段非常中肯的评论:"近代德国的历史,主要就是普鲁士的历史。"而普鲁士军人的历史就是军官团,当时建立第二帝国时,德皇威廉一世就明确的知道,必须要依靠一支高效率,高职能的军队骨干力量来获得战争的胜利,而普鲁士数百年间的尚武精神也因此而有了更多和更好的发挥余地,有关普鲁士军官团有一代来自二战前夕三巨头会谈时的笑话可以感觉到其对德国军队的巨大影响.斯大林严厉的要求在战后处决一切普鲁士军官团成员,要把他们枪决后"埋葬在后花园",而丘吉尔则以认真的骑士口气反对:"我的国家和民族绝对不会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在欧洲!"罗斯福为了调解以幽默的口气说应该把处决的人数后多加一个人。

虽然第三帝国是挑起二次大战的元凶之一,但是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确实无人能比,即使是战争后期,缺乏补给.两线作战的德军依然保有顽强的战斗力,给盟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不可否认,德国人天性中的严谨.负责.遵守纪律都是令他们成为优秀军人的前提,然而,真正造就这支钢铁雄师的则是他们的指挥官--这些德军的精华深受普鲁士军事传统熏陶,精通军事理论,经受过严格的训练,意志坚强,同时,拥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素养,骨子里透露着贵族的气质,优雅而又致命,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德国军队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不论是在欧洲还是北非,这支军队都是战场上最锋利的一把宝剑。
随着资本主义改革,容克贵族也逐渐资产化,贵族头衔变成了一种荣誉,不再有实际意义,但是德国军人并没有丢掉他们的传统,反而更加注重军官的培养,1808年,著名军事家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将军一起进行军事改革。使普鲁士军队的编制装备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他们领导的"军事改革委员会"完善了参谋本部,尤其强调了对军官,特别是参谋部军官的教育,使每一名军官都从一开始就培养出较高的军事素养,并保持终身,其后的历任参谋长尤其是老毛奇,大力强化参谋本部的职能,使之能够在事实上获得军队的指挥权,事实证明,这个变相的军官团对德国的军事行动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尽管德国战败了,但是参谋本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德国虽败犹荣 。
一战之后,由于德国是战败国,因此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约束,军队大幅削弱,并且受到桎梏,然而德国军方并没有被彻底摧毁,相反,在冯・塞克特将军的领导下,德国又进行了一次军事改革,加强对军官的训练与培养,招募高素质的士兵,建立了一支精锐的职业军队,并且保留了参谋部这个至关重要的机构,希特勒上台以后,为了削弱国防军的影响力,增加个人威信,建立了党卫队和最高统帅部,使得参谋本部最终沦为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这也在实质上剥夺了军官团的指挥权,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军事行动的实际负责人已经不是德国军官团了,而是希特勒本人 。
二战结束后,德国军官的大部分精华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这些军官在其后的军队建设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曼施坦因元帅,直接参与了二战后西德国防军的重建,曼施坦因成为西德国防军的名誉参谋长,许多军事理论由他们发扬光大,并对今后的军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德国军队,战争史上将会平淡许多,如果没有德国军官团,德国军队也只不过是一支二流部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