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7日星期二

印度广泛依靠农业高利贷维持生产

印度土地包税人和资助佃租农制度;
印度绝大部分农民是无地的"农业工人";
印度广泛依靠农业高利贷维持生产;
印度依靠信贷资助链结合种姓制度,回归中世纪农奴庄园


印度农业的困境,可以说明在类种姓社会中,缺乏私有制的制度建设(即市场经济去特权化,或称废除"谷物法"),依赖于凯恩斯主义"向弱者倾斜"的局限性,麻醉药推迟了市场经济改革,扩大了危机,酿就的(滞胀+凯恩斯主义依赖症)的双重痛苦,和进退两难的现实困境。对印度农业模式的抽象解剖,还可以揭示东方帝国正在酝酿中的"土地财产税"的严重后果,和向农业倾斜的得不偿失

印度农村绝大部分农民,是没有土地的佃租农。土地集中在资金优势的土地主包税人的手中(印度又称之为"资助人制度"),这种集中的原因,并不是什么印度的传统,而是英印当局长期的土地税制度,鼓励对小自耕农兼并的结果。这些土地主一般也是本地种姓中的上层人士。即使是贱民在表面上比高级种姓地位低,但是在他们的种姓之中,那也是帮主型的尊贵。这样就在事实上构成了农村土地的贵族。

没有强大的信贷资源,很难在英印土地税收中站稳脚跟中。而一旦拥有强大的信贷资源提供的廉价资本,在本地种姓的势力范围,土地主扩张自已的土地,是轻而易举。不过由于英印的土地是认地不认人,因此占太多的土地,也没有什么意义。这些土地必须经营出盈利,才有占有的意义。因此土地主的工作,就是把土地分成一分分地,再佃租给农业工人(佃农)耕种,实物分成或支付工资

佃租农缺乏基本的资金购买种子、肥料和灌溉,因此土地主需要向佃租农提供小额贷款。如果年成好,佃租农就会留有积蓄。卢比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中,几乎等于隔年化为水,储蓄又被逼向高利贷。如果不好就会欠了土地主的钱,土地主又只好再借下一笔。这样土地主自已也处于欠债的姿态,于是他又向上方借钱,一直借到印度的国家银行中。印度的国家银行是垄断的,有向农业的专门政策贷款

问题是印度农业效益很差,同时垄断银行腐败。印度农民对于欠国家银行的钱不还,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有趣的是,他们对于欠私人的钱,倒是比较有信用的。整个机制都是配合着英印当局的"包税借贷制",照葫芦画瓢地一直分到佃租农的身上。结果就印度农村是一个欠债大比赛,每一个人出生就欠了债,一辈子还不完,碰上灾年或者粮价低,债务翻番,如此往复。

英甘地认为私营银行家身上流的"道德的血液"不够,(坏帐率60%以上,鬼才贷呢!),就把所有银行国有化!由国家提供"充足的资金",结果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没回头。到了拉甘地的时侯,连印度国家的银行也"道德的血液不够了"。大土地主信用好,给足贿赂还可以保证贷款跟进;但对于小农民来说,长长的准贷要求,再加上索贿(因为资金紧缺之故),还不如借高利贷

印度国有银行的农业贷款利息不算高,但是算上准贷审批(十几个环节)的贿赂要求,年息窜高达30%以上,还不是想贷就有的。但仍然比高利贷要低。高利贷的月息5%,年单利60%,赶得上东方温州炒楼的高利贷。有本领的人就从银行贷来30%息的廉价资本,再小额放贷,赚30%的利差。无论印度如何凯恩斯主义法,投入100卢布,最后到了农民手上的贷款只有30-40卢布,也难怪还不上来了。
ps:印度当铺贷款的利息,由于有实物抵押,可以降到20%(班加罗尔)。因此高息,显然是为了抵扣坏帐风险

其实印度的放贷人,也不是什么富豪,照样一身都是债。总之就望大债主(以前是孟加拉塞特这样的大银行家,现在是国家银行)的债不用还。但客观上就构成了借债、再债准贷,只还息不用还本金的依附链。这条由宗亲和种姓担保的依附链,在民间的信用远比对国家银行的信用高,(尼赫鲁父女介入银行业,真是昏了头)。依附链下端的佃租农,其义务与英国农奴对庄园主的义务,几同一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