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2日星期日

后进国家普遍性的信仰“傻逼工业化”

后进国家信仰"工业化"的"傻逼工业化";
发奋图强的后进国家几乎全部在傻逼工业化中陷入滞胀崩溃的陷阱;
工业化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工业化不是可以建构的政治目标;
工业化是一种对先进国家成功的描述;工业化缺乏准确的定义标准


"工业化"是一个具有魔鬼般诱惑的名词。自20世纪起引诱着一个个奋起直追的后进国家,不是堕入倒退就是沉入灾难。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充满现代历史的屈辱感,认为所有的痛苦,并不是因为自已的传统文化制度上的竞争力缺陷,而是仅仅因为缺乏西方的工业化无厘头的先进,美好的传统帝国才变得不堪一击。这种受害者情结就会让这些后进国家,将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工业化"的魔咒时,走入深渊。

"工业化"一词,就象《哈里波特》里的魔法石,当一个国家对其孜孜以求时,它就会越行越远,若即若离,让这个国家在恍惚就要达到目标之时,忽然发现自已处于严重的滞胀和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放弃代价高昂的"工业化成果",就象陷入全民大倒退甚至毛灾大饥荒之中!但是倒退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而象英美德这几个国家的工业化成就,是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刻意追求,自然而然就得到了。

而象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根本就"赶追"的企图,就自然而然地从市场经济中就获得了工业化的成果。这种越是追赶工业化,越是面临落后的处境,先后出现在法国,墨西哥、苏联,印度,日本、和今天的"金砖四国"等国家,还会有后来者。当这种滞胀(或称广场协议)发生时,这些受害者情结深厚的国家,不是责怪"西方几百年前剥削过俺"就是"罗斯柴尔德又搞了阴谋论"。

在印度独立前后,整个印度似乎只有圣雄甘地一个人反对尼赫鲁的工业化计划,并因此而退出了国大党。圣雄甘地是印度的精神支柱,他的决定尽管不能影响其他人,但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全体起立向甘地致敬。而在几乎所有的后进国家,当"是否工业化"作为一个国家政策的目标提出来时,任何反对者,如果不是被视作内奸就是被视作疯子!而不会再去想想,提出疑问者是否有科学逻辑依据?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独立的能力""实现工业化才能自给自足,自力更生",不是命题,而是信仰!正是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工业化"的精神,构筑了印度的停滞,构筑了斯大林和毛灾的大饥荒,也构筑了中苏印度今天仍为前代领袖歌功颂德的最后的道德题材。因为,工业化是一种信仰!以致于没有人问一句: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以何定义?结果就有了"傻逼工业化"。

圣雄甘地反对工业化的立场是勇敢的,但也是迂腐的。甘地只是模模糊糊地感到,印度不能靠工业化方案实现富裕。甘地的理由是:"英国的工业化,消耗了半个地球的资源,印度怎么可能走英国的路呢?"——>甘地其实和尼赫鲁一样,也和毛党领袖们一样,不知道市场经济这玩意。甘地对工业化的疑虑,与今天基督教中的"自然主义者"攻击现代工业文明的理由是一样的;尽管他们的宗教并不相同。

甘地与马克思主义一样,对工业化的理解是"基于资本积累,资源消耗,生产创造价值的大规模集约性的活动"。所不同的是,甘地意识到技术进步仅仅是加倍了"资源消耗",和对"资本积累"的要求,那将意味着残酷对待平民,而得到一个荒芜的社会;而将《资本论》奉为圣经的马恩毛左们(如白痴经济学大师WC霍夫曼和H.钱纳里),则以为"技术进步"可以解决"市场经济造成的一切缺陷"

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他们的工业化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目标。WC霍夫曼对工业化的定义(计划经济衡量标称,使用第二产业就业和城镇化超过50%作标准)和工业革命的定义,都是在英美德这个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后几十年,学术界忽然"恍然大悟"地总结"这就是工业化啊"!工业化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工业化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构建的目标!这是要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