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星期一

越是大国越依赖内需,越不能闭关锁国,越依赖于市场经济

越是大型国家的工业化,越是依赖于市场经济;
越是大型国家,越依赖内需,越不能闭关锁国;
(大国+公有制+工业化=战争意向)被遏制;
大型国家不放弃公有制,无法实现工业化
不可能和平,更不可能崛起


在西方的意识形态之中,围绕东方后进国家的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要工业化"?苏联和毛帝国削减社会福利致力于军事建设,毫无疑问地回答:"工业化的目的就是世界共产主义革命"——>那就别怪最接受多元化的美国,也会出现麦卡锡主义。日本的回答是:"富国之余,防御中苏共产主义的扩张",邓中国的回答是"摆脱贫困";印度的回答是"对付中国威胁"。美国的戒备马上放松了。

一般而言,象俄罗斯这样巨大的单一民族的工业化,如果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和平意向,那么很难让邻国摆脱"俄国致力于侵略"的担忧。无论是历史上的中国不愉快的北方记忆,还是现实中格鲁吉亚的不幸遭遇,都说明,尽管俄国人可能真的不想发生冲突,但是邻国的担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所以这些小国如果有工业化的意向,很容易得到国际的同情和认可(即开放支持),而不会视为威胁。

中国却是一个比俄国还要大得多的单一民族国家,中国周边小国对中国的不愉快记忆,只怕不比格鲁吉亚等对俄国的少。中国只不过一直在钓鱼岛之类的鸡毛蒜皮里,自以为是受害者,而全然不能体验周边如越南、韩国、菲律宾等小国的切身感受。日本二战之不幸,是因为满洲问题与中国谈不拢,又因为太大和过分前进性的大陆政策,而不可能得到美国的谅解。日本战后的万幸,是因为不复为美国的威胁。

工业化既然是对趋同的生活应用达到经济规模后的集中性替代,那么在(交易成本=流通成本+体制阻力)小得能够支持的条件下,越大的市场就越能搜集到可作工业化生产目标的细分市场。公有制社会之所以阻碍了工业化,就在于大大提高了交易成本,同时大型如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公有制工业化,导致的国际敌视而不得不采取闭关锁国,又导致市场的进一步狭窄。

这样就构成了两道剪刀差,那就是足够小的国家(比如说新加坡,以色列,韩国,台湾等),可以采用军事动员性质的公有体制促使工业化,通过出口导向,在世界细分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已的工业化目标,而付出产业单一的代价(荷兰病)。但由于这些国家足够小,又处于国际化市场经济中,所以能够通过自由贸易补充短板。这样的小国,是可以通过集中体制促进工业化的。日本大概处于大小的上限。

而比日本更大的国家如中国,印度,俄国,巴西这些金砖们,如果不能在普世价值观上与国际得到和平合作上的认同,就必须保持着宽容开放的市场经济,或者就只能在崛起稍有起色时,重新走向闭关锁国,直到不可避免地再次衰落为止;工业化是不可能象小国一样,压抑自已的内需,依靠出口导向的单一经济模式拉动自已的工业化的。美国之所以如此规模能够成功,没有刻意的工业化政策是至关重要。

如同19世纪的美国之于英国,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家,本身国内的内需市场,只要不是实行公有制,不是剥夺了国民自主消费的私有权力;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本身就足以提供足够多的反复升级的细分市场,市场经济很自然就可让中国达到工业化的水平。反之,通过种种国进民退的政策,剥夺国民私有的权力的"工业化政策",或寻求出口导向,自以为是"发展",就是以已以短,搏他人之长,岂可得乎?

中国和印度这类受害者情结深重的国家,不敢放由市场经济"慢慢地"实现工业化,而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只争朝夕",则是另一个逻辑上的错误。无论是否真有"帝国主义"且"亡我之心不死",如果西方国家真的是战国列国式的吞食的话,最应该担心的是诸小列国,而不是庞然大物如中印俄这些国家;反之连小国都不担心被吞并,庞大的恐龙反而担心第一个在强权下遇难,真是理论创新的怪异逻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