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改革的利益绝大部分被特权组织攫取

Charter经济体回避废除谷物法的"改革",就只能选择凯恩斯主义;
Charter特权组织的"顽固,先进性,强大"令改革常常不得不"迂回而达滞胀";
Charter特权组织象拦河大坝食利,阻挡了实体经济有效获得资源;
改革的利益绝大部分被Charter特权组织攫取;"腐败"推动了Charter经济体增长


中世纪Charter型经济体,既是王权政治的支柱,也是市场经济改革中的雷区;无论是苏联913政变,还是通钢血案,或者是今天机构五毛打新特权,更不要谈国进民退顽固不化,和全世界的通往奴役之路的"奋斗不息"。将charter组织的顽固,仅仅看作是经济利益的问题,将大大低估了传统文化价值观下的charter组织,是(利益+地位=特权)的综合体;是现存的政治肿瘤,常常不惜付之内战!

因此当权者如邓江朱胡温等人,尽管都了解帐下Chareter型经济模式祖国特色重重,难以为继;却基本上都慑于向charter型经济贵族集团开战,那怕他们上任之初(如朱),或卸任在即时(如温),可能也会发誓赴汤蹈火。到头来很有可能还是团结革命群众,柿子专挑扔的捏,政治改革往"阻力小的方向"改;到头来总是和charter经济的特权最大化本能,同流合污,而成为国进民退!

既要解决Charter经济的低效,(如祖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贫困现象),又要避免触动既得的、控制着经济命脉的charter特权的国有贵族,正如大姑娘要做婊子捞钱,又要保住处女名声,真是难煞了立志要奔放的领导同志。由Charter模型(储蓄资金<>股市投资<>(charter组织 or民营经济体))可以看到,Charter型经济体如同大坝一样,挡住通往实体经济的社会资源(如资金,货币,市场)。

因此立志奔放的领导同志们条件反射般的,祖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凯恩斯主义!加大资金压力,希望资金的洪流可以越过Charter组织的大坝,流到下游干涸的实体经济,拉动了经济增长。改革初期较大幅度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措施,如80年代包产到户,90年代对外开放,常常令祖国特色的领导人们产生了幻觉,那就是"凯恩斯主义好使",而放弃了在废除谷物法(charter管制)上再迈步伐。

结果就是charter特权经济体,不但象大坝一样过滤了大部分利益,包括凯恩斯主义发出的大部分货币;另一方面还利用于特权差异,在特权最大化定律的作用下,本能地侵吞实体经济自由化的任何利益。现实中就可以看到国进民退,"养肥了民企当猪杀",以及虽然银行存款总额上升,但归属个体储蓄部分的居民存款的比例是直线下降。今天中国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已经下降到了30%多一点了!

所以当一些学者声称中国居民储蓄过高时,他们一方面只不过是重复了中国经济Charter横行,缺乏投资渠道的事,另一方面则忽视了,占银行存款大部分的,根本就是不可能用于投资的"机构存款"!今天要求新股压价IPO,提供打新机会的就是这些机构存款和他们的代言机构。而这些机构存款是不可能再通过市场渠道,流向实体经济的。反暴利法既不能控制着Charter敛财,也会适时地为革命而消失!

除非实行私有化,或者通过寻租(即腐败)途径,它们甚至连股市都不可能流进。由这一角度看,贪污腐败,把无用的公有制Charter掌握的资源化公为私,变为可以流入实体经济的资源,其实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是有利的。贫富差距是charter经济造成的,(否则就不会出现需要私有化的charter利益,或称腐败的资源),而市场经济是可以拉平贫富差距的。因此不愿私有化主要是charter不愿放弃特权地位

因此凯恩斯主义是中世纪的Charter型特权经济体"改革开放",却不愿意废除谷物法时的唯一途径。这就是中国、印度、日本甚至欧洲这些国家,纷纷拥抱凯恩斯主义的原因。但由于经济停滞的根本原因是Charter组织的存在。如果不废除谷物法,那么由于新增政策资源,象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将由于主要被Charter组织捕获,并增强向民营实体寻租的能力,因此边际均衡会很快到来,这就是滞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