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

英格兰若无海军,本土防御败多胜少

英格兰的被征服史,"我们的成吉思汗"
英格兰若无海军,本土防御败多胜少
被荷兰征服,是英国民主进程的关键环节

征服英格兰的诺曼底的威廉,不是一位残暴的统治者,几乎没有杀害过一个降顺的土著贵族;仅仅是在土著贵族的头上安放了两百两个空降的男爵,辅以更严厉的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被威廉击败的哈罗德,则是土著贵族和公社选举出来的合法的领导人。在诺曼征服后,土著公社中的选举和贵族对王权的(日耳曼传统,类似于德国和波兰皇帝/国王的选举)选举被完全废止。黑斯廷斯战役中,土著萨克森军队英勇奋战,仍被诺曼底军歼灭,有偶然的和必然的因素。类似的放弃海军的纯粹的陆上防御,对于英格兰来从来都是败多胜少。

原因就在于英格兰对于欧洲来说过于偏狭,既不便与大陆力量联盟自保,一旦战败则无处可逃。入侵者既然到偏狭之处,必定是有备而来;不是人数特别多(如凯撒),就是针对性战术的组织(如诺曼人),或者是针对性的武器战术的组织(如诺曼底的威廉)。英格兰土著陆军只能被动应战,必定是输多赢少。萨克森以前的英格兰,无论是否存在亚瑟王,不具备一支赖以自保的海军,本身就足以说明此前近一千年的英格兰的经济发展和周边贸易,有欠发达。此种形势终止于诺曼征服,直到英格兰拥有舰队,并控制了英伦三岛。

诺曼金雀花王朝本身就是欧洲面对英格兰的桥头堡,因此不存在萨克森王国被动防守的问题。反而因为背靠英格兰,在法国大陆上显得进可攻退可守。一直到中世纪中后期,英国才最后失去在大陆上的立足点加莱。但此时为止,英国已经拥有一支可靠的,足以完成海峡防卫的海军。与她的几十位前任相比,伊丽沙白是一位幸福的女王。她不需要专门花钱拥有一支陆军,完全可以临战才临时扫墓;甚至不需要有一支常备的舰队,英国重商国策下的交通渔业船只,装上大炮就是优良的军舰,女王反而可以从海军对西班牙的剽掠中获益

诺曼征服后的英国,仅遭遇了一次入侵,但不包括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入侵企图。这几次史诗般见众的事件,都没有对英国构成真正的本土威胁,入侵者甚至不能成建制地靠近英国海岸。唯一的入侵也是成功的入侵,但却被显著的淡化,不过并没有被掩盖:英国整个军事力量,都被荷兰执政威廉.奥兰治制服了。英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詹姆斯二世及夫人,从此出访路易十四的宫廷,作为尊贵的食客,成为西哈努克式的伟大朋友。如同"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了英国的就不是入侵,成了"我们英国的威廉三世"。

威廉三世没有被视作英国的征服者,仅仅是因为他宁愿作为与英国国会立宪合作者,以合法的途径成为英国国王,从而为荷兰争取到宝贵的外援,摆脱被英法两国联合夹击的被动地位。尽管在第三次英荷战争中,荷兰成功迫退了法国对荷兰的陆地入侵,在海上借浅海机动性的优势,打败了数量和海军装备明显优势的英国舰队。但是处于地理劣势中的荷兰,完全依赖于海上贸易的利润,却无力维持穿越海峡的航道安全,更不可能正面战争中击败英法任何一个。因此威廉三世的目的,就是要瓦解英法同盟,让英国成为荷兰盟国

威廉三世最后以大量的让步,换取英国国会接纳为国王,但英国国会对荷兰军队的配合,到处为止。在荷兰入侵,或者说光荣革命的军事阶段,荷兰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英国并没有完全拥有海峡制海权。当北海刮起"新教之风"时,荷兰军队可以扬帆顺利登陆英国,英国舰队只能呆在港口,等待风向的改变。英国陆军也如同其失败的先辈一样,无力对一支有备而来的军队,那怕数量只有1.5万人,作出有效的快速反应。威廉三世辅以新教同门的宣传,让战术劣势中的英国主力投降后,已经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军事独裁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