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不必歇斯底里,造假也需要成本;
毒死你是需要花钱的;"假西瓜""假鸡蛋""假酒"
笔者近日关注着"广东发现假鸡蛋"的新闻报道,并非因为什么大事。笔者根本不信这些鸡蛋会吃死人,而是从报道看不象是虚构的,(此前报道假蛋黄,笔者懒得核实,认为是虚构的),但明显违背了经济学常识。因为造假的目的,通常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赚钱。如果造假不能赚钱的话,是不会出现造假的,更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造假。食品安全是有成本的,造假也是有成本的,这是常识。
尽管笔者的理工专业并不擅长化工,(方舟子擅长化工),但笔者的经验告诉自已,要制造出经得起食客筷指舌头的检验,外观又完美无缺的"假鸡蛋",不要说不容易做到,就算做到了,艺术成本必定极高。这种高科技的工艺品卖到艺术品市场,恐怕远比卖到农贸市场赚钱得多!记者为了渲染"奸商暴利",特别说"0.6元进货价,席间卖1.5元一个"。此言简直就等于说鸡蛋是真的,商家太微利了。
因为要把如此高成本的假鸡蛋造到0.6元,必定是需要大规模生产,投资风险是非常高的,要瞒过几百万食客,根本不可能!饮食商家连店租加厨师连上跑堂,还要算上七税八税再加上给官老爷勒索的小费,才收你0.9元毛利。不妨各位自已回家看看自已买菜煮饭,要不要付出这个成本?(每家一顿饭要多少钱,相信人人可以算算)。记者渲染如此微利为"奸商",不是良心坏了,就是素质太低了。
类似的逻辑还有如夏季盛传卖西瓜的打红墨水。笔者倒是不否认,精心染红西瓜不是不可能,但要在西瓜更快的腐烂周期内完成此等工艺,仅仅增加10-20%的售价,是极大的工艺投入,同时是极大的投资风险(更快腐烂)。当田里西瓜只卖几分钱一斤时,有这份坏心肠的投资,不如到地里多收购一点;或者多喷点催熟剂更实际。这类缺乏经济常识的竭斯底里,折腾了自已,也折腾了别人。
同理笔者成千升买便宜的桶装葡萄酒时,从来不担心是假的。如果让监管成本整贵了,笔者倒要防范了,因为有了造假的溢价空间。当全世界的葡萄园的酒能卖不出时,投资造假,倒不如多收购点真的葡萄酒更便宜。何况葡萄酒喝多了,早就知道味道ABC,真要便宜的同时,假到笔者分不出,工艺难度极高,必定是极贵的。ps:散装白酒用工业酒精可以作假,味道极辛辣,试时切记勿咽,有毒!
这样简单的逻辑就受阻于假鸡蛋的新闻,"蛋黄弹起来",似乎不是假的。这样就与笔者的常识完全冲突起来。因此当笔者听到检测结果是真实时,马上采信这一结果,也算得上是"选择性采纳"。尽管蛋黄坚挺得可以蹦跳,依然令笔者难以理解,(自已没见过),但至少验证了笔者经济学常识所判断的真与假。也从一个间接的角度说明,当农产品生产过剩,过分担心食品安全,是没必要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