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0日星期四

并非国有资产才是祖国的财富

边际效用是生存本能;“物欲横流”是因为必须为生存而挣扎!
政治经济学一直是多逻辑系统,亚当斯密比马克思要进步得多
后毛主席时代的中国经济政策理论是马歇尔主义
马歇尔主义偷换了边际效用的概念,重建了多逻辑系统的“新古典经济学”
马歇尔主义就是当权派的马克思主义;

 

边际效用是每一个人的生存本能。正是边际效用的存在,包括基督教沙文主义者在内的传统知识分子,他们指责人类“物欲横流毁灭世界”(极端者如马尔萨斯主义的人口论),是根本不成立的。物欲“横流”的社会,必定是物资极其缺乏的在生存线上挣扎的社会;否则“过多的物”,就不再成其为“欲”。本来是每一个人生存的本能,让传统知识分子妖魔化后,反而需要经济学家的“再发现”了。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边际效用的发现,被称为边际革命,宣判了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为止的古典经济学的死刑。亚当斯密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之“现代”,实在是名不符实,称之为“近代经济思考”之父或“政治经济学之父”,还勉强凑合。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基本上是重商主义(金银货币就是财富)“资本积累”,生产创造价值,天然资质的劳动分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JS穆勒在1840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亚当斯密派的集大成者。因此自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近代经济学”,又常被称为“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作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贡献,就在于认为并非国家拥有金银才是财富,个人拥有的金银同样是国家的财富,此即所谓《国富论》。换言之,亚当斯密认为并非国有资产才是祖国的财富,国民的资产同样是祖国的财富。显然,亚当斯密比马克思要进步得多

边际效用的“发现”意味着重商主义的“外汇储备”之“国富论”是不成立的。无论这些外汇储备是藏汇于国,还是藏汇于民,都将有一个极限的边际,超过这一极限“过犹不及”。今天中国外汇储备的代价已经转换为柴米油盐的通胀压力,中国民众可以深刻体会“外汇的边际成本”是什么经济学意义。到了今天还鼓吹人民币低估出口拉动的“主流经济学家”,可全都“学”过边际效用的。

如果政治经济学是符合单一断言规则的科学理论的体系,那么攻其一点将及其余,边际效用的发现将彻底否定整个政治经济学。“幸运”的是,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理论,是一个多逻辑的体系(不符合科学理论的要求,是伪科学),亚当斯密自已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就是自相矛盾的。这样就在一百多年前,经英国Alred马歇尔重新整理后,成了今天中国援引的政治经济学圣经,即马歇尔主义。

政治经济学整体瓦解了,但局部如李嘉图就业效应李嘉图国债(税收)等效,李喜图比较优势等仍不无正确。马歇尔引入有歧义的边际效用后,重写成《经济学原理》,收集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仍然看上去正确的内容重新组织起来,加进了不属于经济学的企业管理,外加断言式的劳动财富再分配理论,构成了继JS穆勒后的又一本“集大成”者的多逻辑理论系统,即“新古典派政治经济学”。

马歇尔的劳动财富再分配论,实际上继承了劳动价值论(逻辑上将导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歇尔接受了“劳动创造价值”,也就否认了边际效用在劳动价值上的适用性,而肯定了政府经济特权的合理性和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从而构成了庇古福利经济学的根据,也构成了日后英国工党的左倾的(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政策的历史错误,以及今天陷入了泥潭的北欧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常称马歇尔和与之相似的Max韦伯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其实是狗咬狗的左派争权。马歇尔主义实际上就是“当权派”的马克思主义,因为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要夺权,而显得相对温和,对于边际效用等颠覆性的质疑,懂得用偷换概念的办法回避!(马克思主义+大权在握=马歇尔主义)或(马歇尔主义-既得贵族政治特权=马克思主义),欧洲古来传统一直很左,渐渐被美国“教右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