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星期五

经济学与量子力学相似

边际效应乃是边际效用的动态平衡状态的描述;
"局部均衡"相当于系统论中的约束容器
为什么经济学与量子力学类似?
科学的经济学的方法论逻辑;
奥地利学派和均衡经济学各自的缺陷;
奥地利学派是"粗糙的科学",均衡经济学是"精细的哲学";

边际效应乃是边际效用的动态平衡状态的描述,或者说边际效应是边际效用的结果,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而边际效应的"动态平衡",则是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的"局部条件",如果将其命名为"均衡",必须明确这是局部的,受约束于外部条件的,本身可能是另一个"边际过程"中的一部分。总之均衡如果不是根本不存在的哲学想象,就是一个瞬间存在的状态,无法测量或无法判断准确时间发生点。

均衡的"无法测量",即在科学上存在"测不准"特性,只有哲学上存在的意义。正如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尽管令爱因斯坦无非接受,声称"上帝不会掷骰子",但"不能测量的量子特性",偏偏以统计学的方式,表现出概率上的科学规律。经济学的在均衡上的"测不准"与量子力学实际上一模一样,由于缺少了实体对象的"抽象"过程,均衡经济学引入的"实证",又是违反统计学的成立条件。

量子力学可以通过统计所有同类粒子特性,满足统计学概率论成立的基本条件。经济学要从"现象"囊括所有"现象实证"却是不可能的!从而令经济学陷入"个案特性不具普遍意义",而不可能象量子力学一样按"统计物理学"的方法论展开研究。关键就在于,量子力学的"粒子"实际上是经过抽象的实体"类"对象,而经济学没有经过类似奥地利学派的人权经济学的"实体类"的抽象过程

用量子力学与均衡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相比较,将发现均衡经济学在引入"统计实证"以前,没有完成对象的抽象模型过程,(理性人模型没有反映个体不确定性),因此其统计学依靠是不成立的。由于类class本身就是对统计学意义上的"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的抽象模述。因此,在类对象上的针对共同属性的统计,是符合统计学要求的,此时的"类容器" ,将表现为对统计条件的约束。

由此可见,均衡经济学中的"局部均衡",实际上就是人权经济学中的系统容器,"大容器范围内实现均衡",有着容器对象属性、实例化条件和关联对象的严格约束;而均衡经济学的约束条件是不存在的一系裂"数学模型说了算的绝对真理"。因此正确的"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逻辑,应该是始自奥地利学派的定性分析,中间经过系统对象抽象,然后才是对象约束下的实证统计。

奥地利学派的缺陷是缺乏实证基础,完成了逻辑分析后,没有进入第二个步骤"系统工程的对象抽象建模",而只是简单拒绝了数学的引进,也就令奥地利学派缺乏应用价值。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逻辑是[定性的逻辑分析(奥地利学派)――>EOF]。奥地利学派之不能再进一步,原因之一可能是基督教文化在接受进化论科学上的阻碍,其二是面向对象的系统工程是90年代后的技术进步。

西方主流经济学(均衡派实证经济学,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其方法论逻辑则是[EOF――>统计概率上的均衡-实证经济学]。可见,正确的科学的经济学方法论逻辑是(奥地利学派+人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这样就整合了三者的优点了:[定性的逻辑分析(奥地利学派)――>系统工程的对象抽象建模(人权经济学)――>统计概率上的均衡-实证经济学];
如同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尽管提及了"原子",但德先生只不过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而不是高能物理学家。缺乏了系统对象建模和定性分析流程的"均衡数学派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只不过是德先生式的"原子科学"而已,即,哲学!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经济学"会表现出与量子力学如此相同的统计现象和"测不准"特色,以及相应的方法论限制?是否只有"哲学"上的解释?

科学解释两者相似的原因,恐怕非常简单。所谓"量子"只不过是对宏观统计上现象(如衍射)在微观上的抽象对象,谁也没有见过"量子族诸粒子"是什么东西;这种小东西的具体行为具有不可精确预测性(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而人类社会的经济学,其变化规律同样取决于"个体行为",而同样具有"测不准"性

当两者都出现不能精确预测的测不准时,但其行为又局限于某种限制内(人类个体的行为限制=进化论=成本效益原理+边际效用),两者方法论就开始趋同了,爱因斯坦也不得不向上帝掷下的骰子投降!而经济学的研究方式,也将会与量子力学相类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