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8日星期一

英国资本主义进程中长子继承权的渐渐废弃

"资本=长子继承权"的先验预期;
商鞅变法中的废弃的长子继承权;
英国资本主义进程中长子继承权的渐渐废弃;
中世纪的"金融寡头"如何孕育现代资本主义?
中世纪行会的长子继承权如何被私有产权替代


了解长子继承权偷换了私有产权后,对于经济萧条的主导作用,也就产生了先验的预期。第一是世界上现存国家之中,长子继承权的比例越大,经济越落后,反之社会越繁荣;第二是世界历史上任何长子继承权强化时,意味着资源错配加剧,经济将会萧条;反之当长子继承权被忽略,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时,经济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出现飞速发展。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不就是其中例子吗

春秋时期的井田阡陌制,的确颇接近中世纪欧洲的庄园公田与租佃形式,至少从领主特许租佃才允许开垦看,应归属于长子继承权而不是领主的私有产权。也如欧洲的中世纪一样,同样导致了大量公田的荒废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无地的农民。姑且不论商鞅变法其他项目的好坏,仅"废井田,开阡陌",让国有资产流失于无地农民而成良田,国家从中可以抽取租税,本身就足以大大促进秦国的综合国力。

商鞅变法让专制帝国缅怀政治正确的"严刑峻法",将此法家的暴政偷换了资本主义的所谓"法治",重庆即以此为改革!如果实体经济学是正确的,那么真实的历史进程的机理是否是相反的,法家暴政削弱了秦国的政治基础,并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不引历史学者嘱目的"废井田,开阡陌"等措施,向外来农民授田收税,让秦国农民轻税服兵役,成为相对专业的"府兵",是否才是真正的强秦之法呢?!

自都铎王朝开始,英国在出现后来被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抨击的"圈地运动"的时侯,同样出现了与秦国变法相类似的"开放王室林地,有偿授予自由农耕种"的政策。所谓圈地运动,即土地主赶走农奴租佃农,把土地改作效益更高的,实际上也就是把世袭的长子继承权,(因为摆脱低效益的压力)改造成高效益的羊毛专业户。与秦国变法一样,英国长子继承权瓦解的变法,同样让英国先一步强盛。

圈地运动释出的农村劳动力,与王室开放王室公地安置失地农民,以及通过孙志刚法(《慈善救济法》)把失地农民赶进新兴的纺织工场,实际上是英国封建体制向资本主义转变过程中,伴随着不同层次的长子继承权的瓦解而相继出现的相互配套的政策。同期英国行业公会特许权(长子继承权性质),在与英国新兴的银行资本转变而成的工业资本中的竞争中落败,进一步奠定了英国封建体制的退潮

中世纪由于对贷款取息的业务,从教会到国王均政策上限制,因此除少数宗教背景的银行团体(如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以外,不存在纯粹的银行业务,金融业与贸易和工业投资是不可分的,可统称为"商行"。马克思主义声称的"金融垄断资本将与工业资本结合为金融寡头"是显见错误的时间倒置,把行业没有专业细分的中世纪,当成了想象中的资本主义垄断发展成没有分工的利维坦。辩证法万能

手工业以政府有用为标准,把生产的特许权含行业垄断专利授予各个行业工会,代价是纳税和上交专业产品的特供如铠甲。这些行业公会要获得另外的收入需要销售自已的产品,但他们无法把产品销到远于自已自治城镇很远的地方。金融业投资者所做的事,就是用储蓄存款(很多就是教会的存款)采购这些产品,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换回金银支付行会产品,行会再用金银购买自已的生活消费和原材料。

以纺织业为代表,随着市场的扩大,商行开始组织工序细分。把抽纱、织布、成服的工序,分别给不同的专业家庭;如此商行组织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益,也促使了专业机器的出现,也避开了纺织行会的垄断,自然也遭到了行会的剧烈反对,后者演化为宪章运动。当分散的家庭工场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时,商行就把各工序集中起来,聘用专业的工人而不在雇佣家庭工场,这样就产生了工厂。

这就是中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的过程,其他行业大同小异。而今天的印度大部分民间工业,仍然采用中世纪的家庭作坊,经商行的整合模式。在资本主义工业诞生的过程中,可以看到首先是行业公会特许权的长子继承权的瓦解(导致后来的宪章运动),其次是构筑中世纪"自由的空气"自治城市的核心的的行会,被自由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代替。工业革命整体上就是私有产权全面取代长子继承权的过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