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8日星期日

中国社会仍停留在300年前的大明时代

明朝皇帝对国家和财税的影响,如万历皇帝;
明朝卫所的军费和军备,国家给政策自筹,要"行贿太监";
明朝向送税者"再征税",税上加税,"基本正税很低";
明朝粮长(负担重税+国家给政策),劣币驱逐良币;


明朝皇帝对国家和财税的直接影响,在财税短缺时会派出自已国企里的太监(内务府)到民间搜罗供养领袖的爱国奉献。这种搜括未必是皇帝个人独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排太监就业的明朝央企中,大约10万性功能残疾的爱国者免于下岗。还有坚决反对明朝亡党亡国的朱姓人民群众,到万历朝已逾十万之口。供养这些红N代小小的特权,耗费明朝收入三分一!万历皇帝借保卫祖国为名加了许多次税饷,但是每次都是让户部和兵部垫支。即便是如镇压努尔哈赤叛乱,也只愿赞助十万两白银,以示精神上的支持,余额麻烦兵部自筹。

皇帝给兵部给的是政策,大军一动,兵部自筹粮饷。万历非但不会办兵部贪污,还要盯着兵部的税收发穷恶!兵部就象今天红朝的"社保",只要当期还能剩下点银两,万历皇帝才不管你日后支付所需,是不是"事实性破产",先借给皇帝这辈子用,下辈子再还。兵部的长官也全是机灵鬼,横竖剩下的银两要奉献爱心给万历,当然也象红朝的社保,多几个银子也急忙"增加当期的支出",横竖花光吃光还透支!也就不用担心给人家分掉了。至于政府财政都花光了钱,没工资给官们发工资,万历再给政策,让他们到民间刮地三尺。

万历是爱国的,只要有钓鱼岛战争打,万历必打无疑,万历的官宦就会让民众多交一分税。万历的爱国战争税收,也是专款专用,专门用于紫禁城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具体派兵打仗,当然是兵部的差事。兵部也是爱国,趁着万历圣旨一下,就让各卫所和州县增加附加税,自已多一份冰敬炭敬,专用于兵部大人们总参谋工作;至于具体筹划开兵打仗,是各总兵千总的差事。各总兵千总也是爱国的,奉命沿途爱国,奉旨自行筹饷,不交爱国税者斩!大炮未响,黄金万两!所以明朝上下除了小民百姓,官们兵们爱国热情高涨

明朝的卫所,都是生产解放军战士的世袭国企。当官的世代当同样的官,除了考科举以外,不准另谋他途。明朝的兵也是世袭的农民军,除了主官吃空额以外,户兵不得另谋他业。几百年之后,中国的民粹革命党将此比作"居民自治之户籍制度",据说"不准随意迁 = 不准随意迁" 。明朝的税收是只计到达京城的实收税,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沿途(主要是运河)加设钞关、税关等等,类似今天中国天朝各种车桥路费的买路钱。明面上北京只收东南每年四百万石漕粮,但是包税人沿途被勒索所支,可达正税的十多倍。
ps:按民粹"反户籍制度"的逻辑,监狱中的犯人不能随便出,可作指证美国因为不准随意进入别人家中,而成为一所大监狱

不过明朝还是很体恤负责交税的"粮长"(由各地的劳动模范轮流做,三年一轮),如果粮长亏本的话,明朝照样给政策,让粮长可以勒索治下乡民,凑足粮额。明朝体制下毫不留情地保留了社会主义"劣币驱逐良币"的先进性。一个对阶级敌人还不够冷酷无情的劳动模范,将因为为国家奉献以后,不忍心损民"报销"而倾家荡产;相反如果意志够坚强,粮长还能借中央提供的政策,反而能够作为包税人,多少发一笔财。至于比这些19品的芝麻官,官职大得多的正规编制里的公务员,所谓腐败,也无非是同样制度驱使的产物

明朝的卫所尽管是负责国防的国企,为人民服务的费用途径自筹,与粮长和公务员的革命待遇一样!明朝卫所不但保家卫国时,需要自筹资金,如果需要点冷热兵器,还需要向军工国企专卖厂里买!价格倒是国家定的牌价,但那意味着短缺,给你的话,别的人就短了;于是明朝的将领要武装自已,还要给主管装备部的太监行贿。如果不搞点腐败的话,顺道还要当当强盗的话,明朝的解放军战士会连家里人都饿死掉,根本到不了前线。明朝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永远只给卫所政策,卫所也自然懂得"用足政策"!国家说过这不叫腐败

本文主体完成于两年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