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星期三

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国防成本过高

李林甫府兵改革缔造的精兵,唐朝军事布署的不平衡;
唐朝的财政能力不能支持李林甫府兵改革后的军费支出;
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国防成本过高,类同于罗马帝国的衰亡;
安禄山的处境和条件,"反"是大概率,"等死"是小概率

 

将安史之乱的起因,归罪于李林甫的军事改革,如同把明朝的灭亡归罪于袁崇焕。两者的共同都在于,前后两事之间并非因果关系,而仅仅是前后的关系。当时唐朝和明朝各自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体制的缺陷,才是日后灾难性后果的根本原因,"前因之事"是箭在弦上的必事事件,换谁上都是不得不发。当然可以说如无李林甫的军事改革,安禄山在初期不会具备如此压倒优势的军事力量,但结果也无非是唐朝走上明朝衰亡的道路,安禄山就带头走上日后的藩镇割据的道路。更何况,史思明击败唐军时,已经与李林甫的军事改革无关。

李林甫对唐朝府兵的改革,缔造了古中国最接近于世界水平的,数量(相对于中国其他时侯)也最多的一支精锐军队。李林甫将兵府中的约四分之一,分批地转变成职业军队,由中央给予军费,遣散了府兵中相当于"供应军费"的农奴成分。隋唐初期的府兵,也就变成了类似罗马军团式的,比较接近现代的"国家军队"。即便不考虑职业府兵的编制和训练更正规化的因素,仅以真正有战斗力的职业军人,占编制内兵员的比例而言,军事改革后的新锐兵府,战斗力至少是旧式府兵的十倍。类似差距,可以参考辽东战争中的明军与后金
ps:倭马亚王朝的阿拉伯帝国灭亡前,类似编制的精锐部队只有四万;阿拨斯王朝几乎没有同类的部队

中唐边事最紧张的是面对契丹的幽州地带。相对的扩张热点(同时也是与吐蕃冲突最多处)则是西域都护史旗下的四镇。因此当唐玄宗非常不明智地让安禄山独领东北三镇节度使时,全国新编的精锐府兵中,有8-10万集中在安禄山的旗下。此外就是西域高仙芝部和杨国忠一力抬举的西南鲜于仲通部,各有约2万人。这大约只有10-15万的新编精锐部队,就是李林甫军事改革的全部家底,已经耗尽了唐朝当时的军费和国库的积蓄。更不幸的是,高仙芝和鲜于仲通部分别在西域和西南的败仗中,损失惨重。安禄山部因此变得一支独秀。

很难用成功或者失败去描述李林甫的军事改革。如果说它是失败的,它毕竟缔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职业化的10-15万,以当时水平而言是现代化的军队。如果说它是成功的,则仅仅是这十几万人马,就让唐朝军费暴增五倍!完全透支了唐玄宗开元盛世三十余年积蓄的财力。财力不足的军事改革,倾向于招募工资要求较低(有现为官兵对薪饷较满意,更积极地训练和打仗)的少数民族兵员。这样又令到唐朝精兵部队中大比例的少数民族化。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开始走下坡路的罗马帝国。比唐朝更为强盛的罗马,同样被国防成本压垮
ps1:类似唐朝职业化府兵的罗马军团,在奥古斯都到安东尼王朝稳定在四十个,约20万重装步兵,另有20万职业化的辅助兵海军舰队另计
ps2:中唐盛世远远没有达到罗马的水平,衰落速度却要快得多

至于说这十来万人马,大部分集中到安禄山的旗下,是唐明皇自已的错误。将安禄山逼反,则显然是杨国忠的低能。唐明皇和杨国忠显然都没有理解,李林甫军事改革前后的府兵的战斗力的差距。杨国忠一方面压缩安禄山维持新府兵的军饷,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掩盖他自已与鲜于仲通征南诏的惨败,却以为安禄山即便叛乱,也只是一隅之患转瞬可平,同时低估了安禄山对长安情报的掌握。否则很难理解杨国忠的一系列"逼安禄山反"的言行。唐明皇将唐军初败的责任,归责于高仙芝,封常清和哥舒翰,与崇祯杀袁崇焕的性质相似
ps3:唐玄宗杨国忠和崇祯,他们所犯的都是孙子兵法中"不问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此国之灾也"的错误

唐朝的经济和财政收入,不足以继续推广李林甫的府兵新政。此短缺之实,恐怕是安史之乱的真正成因。财税不足时,就会在不同系统和派别的兵府(和将领)之间产生争夺军费的派系,也是杨国忠一再打压安禄山的内因。对于安禄山来说,既见异于唐玄宗;同时杨国忠因与唐朝第一夫人的关系过于耦合,令安禄山对唐玄宗的公正仲裁不抱希望。军费的削减让安禄山如坐针毡。为准备造反,安禄山在三镇内加催饷费,扩军至20万。一方面兵力相当于全唐战斗力的80%左右,同时见怨于黎民与朝廷,安禄山如能不反,是小概率事件。
ps4:唐玄宗初以追比王忠嗣"控地万里"鼓励安禄山;但是如果老王同志也控军八成,又面临"被诬必反"的话,难说还能"精忠不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