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0日星期二

中国古代的城市的构造和近代的误解

商周时期战略战术的沙盘工具"围棋"; 
围棋的"气"在古代战争中的相应意义
中国古代的城市的构造和近代的误解
中国古代的城与廓的不同,及长城最早的含义

 

在明确了开发商通过影子银行推高房价被动后,如果您还未能发决"土地财政的高房价"的"危机管理"的解决方案,那么笔者要先说说围棋了。围棋是商周时期出现的战略沙盘工具。原始状态下的围棋,未必是正正方方的棋盘,极可能是与具体地形相一致的"地图"。围棋每一格,大致上是古代军队及其后勤,某一周期能够行进的距离。围棋的"气",可能分别有战术和战略上的三个意思;第一是战术上,军队接战时的布阵,不能太紧密,否则不便发挥投射武器的效率,自已很容易被杀伤。典型战例如坎尼和亚德里亚堡战役
ps:孙子说"两国交兵,庙算多者为胜",何为庙算者?说不定就是指围"棋"这种工具

围棋的"气"的第二个意思,是可以与外界的通讯(意味着可以接济后勤,和协调援兵);第三个意思,是被严密围困的部队,如果内有营田的话,那么能够扛饿的时间,就要长得多!今天一盘棋,当时大致相当于一场战争。在一盘棋内,有两个眼(气)而不死,可以视为在当时的大部分战争之中,在其战争跨期内(极少超过一年),坚固的城廓是不可攻克的。这里又涉及到商周时代中国的城廓的常识,由此又将涉及到中国战国以前的社会(其实就是商鞅变法及类似变法以前的列国社会)的阶层、分布、产业的知识。

由于中国的历史一般是非技术型的(或者说文科型的,或曰"道德型的",此几者意思一样),一般性地说到攻城围城的时侯,也是从攻将守将的道德出发,玩弄孔子式的春秋笔法。在常识缺乏的时侯,对中国古代城郭的误解,常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为中国古代的城很小。如目前挖掘出的古代临淄等城,大小如今天的奥运或者世博公园;即便挤进几万人,也挨不了多长时间的围困。同时期的,借用海岬和长墙屏障的雅典城,也只有25平方公里,人口25-50万人。不过后者与中国春秋的城池的性质,不太一样,下面详述。

另一种误解则是把廓误作城,如安阳殷墟的许多论文,实际上是把古城的廓,当成了现代概念下的"市区",就会得出"中国古代城市化,高度发达"的错误结论。此类方法论下典型错误的学者,笔者所见就有台湾的赵冈。大陆的牛皮爱国主义学者,会把古代的廓当成现代的市区,换算成现代市区的人口密度,然后就得到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极大进步。赵冈按此算法,得出了中国战国时的城市人口比例,达到可怖的40%,或者人口达到恐怖的3000万;将错就错又推导出中国当时的商业经济(城市)必定已经是前资本主义,云云。

中国古代的城,相当于雅典的卫城。对于大城来说,更严谨的卫城是王的宫室,"萧墙之内"。但由于中国古代城市的工商业水平,远远比不上雅典,所以廓也不是雅典居民的市区。廓是(卫)城以外,以内是本地的农业牧业区,由一堵更广阔的,造工一般劣等很多的夯土城墙和若干烽火台组成。廓用于阻挡小股敌军的骚扰,迟滞中等规模敌军的进攻,以便城市组织部队出击;并用烽火警告大批敌人的进攻,此时将退守内城待援。在大遍的肥沃之地的若干城之间,有着共同的廓时,就叫"长城",如楚的方城,后来的长城,等等。
ps1:了解这个知识,就明白郑庄公跑到成周的廓以内"偷麦子",是对周桓王何等的挑战

在廓以外就是郊,效以外就是牧,牧以外就是野。"牧野"之战指商军出放羊地以外(100公里),迎击远来周军。所以春秋战国时的中国人口,不可以用以后"全国皆廓"的密度换算,实际的人口要比后来的学者创作的数字少得多,当时的中国也比今天的原野原始得多,无人区开阔得多。中国春秋战国时的城市人口也不是雅典那样工商业,市民就是农民。而且全国主要的居民生活在国都的城与廓中,都的市民也就是国民。城内也有一些田,廓中的田由官府分配。商鞅开阡陌,就是可以跑到廓以外种田,先占先得,官家凭税认其私占。
ps2:借围棋,顺道说说春秋战国的历史知识,以后未必有机会再涉及;此亦围棋中的"顺手占点官子便宜";
ps3:本文仍然解释的是"围棋思想的来历",却仍然放在"高房价解决方案"的命题中;do you understan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