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星期日

欧洲启蒙时代发芽的近代资本主义

英国享利八世和伊丽莎白女王父女,揭开了"新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欧洲启蒙时代发芽的近代资本主义,和胎死腹中的隋唐宋明腹中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欧洲"分裂"和唐朝藩镇的割据地方合理的权益(主义)是最重要的资本主义动因

 

理解了中世纪基督教会,因为涉足世俗的政治利益(基督教会当然认为,自已是为了拯救全人类),因而侵犯了与基督教的仲裁地位耦合,从而失去了教会至上的仲裁地位的过程,就可以理解英王享利八世创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圣公会,主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后(英国教会权威的象征),在英国首先出现的司法独立。表面上看,享利八世脱离罗马教廷,是为了小三转正做老婆。尽管伊丽莎白(后来的一世女王)是个乖巧能干的女儿,但享利八世还是希望转正的小三能为英国王室生下男丁接任掌门。不过,这只是英国教会独立的借口

如果享利八世真的只是为了离婚而另立中央(圣公会),他完全可以先跟小三生下野种后,再找罗马教廷上户口;而不必在小三的肚子还没有搞大前,就急着换王后。更何况,小三生的男丁,代替的将是未来的伊丽莎白一世的王位,但伊丽莎白一世却是享利八世宗教改革的铁杆支持者!以至于为了避免因为与权位相当的欧洲诸侯结婚,而导致英国教会再度失去独立性,伊丽莎白一世终生不嫁地成为老处女。北美第一个殖民地,也因记念这位女王是老剩女,被(怀疑是女王的一位情夫)总督雷诺夫命名为"处女地,弗吉尼亚"。

英国教会的独立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本土民众的意愿,享利八世只不过是顺应了英格兰的民意。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英国并不软弱的军事实力,英国民众的支持,让享利八世另立中央,成为罗马教廷无可奈何的事实。相反,受英国军事力量威胁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为了寻求欧洲大陆的援助,反而成为罗马教廷的忠实粉丝。因此尽管享利八世"见新厌旧,小三转正"颇不合天主教"婚一而终"的传统美德,但另立中央的享利八世,继任的伊丽莎白一世,仍然得到了英格兰人一边倒的支持,原因显然不是因为享利八世是陈世美。
ps1:历史名言耐人寻味:"詹姆斯一世国王,他上窜下跳所要论证的先进性,是享利八世和伊丽莎白时代无需强调的",——>此即合法性守恒的表现
ps2:来自苏格兰的斯图亚特王室,信仰天主教

说白了,英国民众不满的,正是罗马教廷指派的英国教会,对罗马教廷的过分忠诚,通过宗教税收和教廷仲裁的利已,出卖英国本土民众的利益。此即所谓吃里爬外。类似的地方情感在安史之乱后,成为华北各道地方势力支持"藩镇,军阀",经济权力上独立于唐朝中央的原动力。表面上是各藩镇不服朝廷中央,实际上所有不顾及地方权益的藩镇都在短时间内死于非命。表面上是藩镇的牙军对抗着唐朝的中央军(神策军等),实际上是地方团练民兵,是地方警备上的主力。表面上是藩镇统治"民不聊生",实际上地方税负反而更轻!

由此可见,宋明清等朝代,所镇压的"地方主义",表面上是镇压藩镇不服中央的野心,实际上是镇压地方民众对藩镇的支持。最关键的政治要素,并不是中央的军队能够快速反应了,而是通过科举,不但实现了对地方豪门势力的招安,同时还让这些科举的精英,转而代替隋唐时代的藩镇;再实行"异地为官"的政策,就把中国类似英格兰式的地方主义,在萌芽阶段就镇压下去了。宋明清借中国地理之利,成功地镇压了中国的享利八世和伊丽莎白,自然也就能够缔结欧洲所不具备的中央帝国的历史;当然也就丧失了欧洲式历史进程。

但是,合法性耦合的罗马教廷,不具备在英格兰的仲裁合法性,耦合了英国国王权力的圣公会,就能取而代之,具备罗马教廷的仲裁权威了吗?享利八世大举宣扬英国传统习惯法中的"法庭权威",本来目的只是为了与罗马教廷的权威对抗;但因此而得到了扩大、完善并具备了法官独立性和法官本身的豁免权,王家法院开始赢得了司法独立的地位,并在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代得以确认,恐怕就是时势所迫。因为只有将王家利益剥离司法仲裁,才能让司法仲裁代替已经失效的信仰机构(那怕是圣公会),从而磨合王室与国民的摩擦。

无论是从不列颠还是欧洲基督教世界的习惯,詹姆斯一世亲自执笔的《(不受约束的)自由君主(的金口玉言才是)真正的法律》的论文,所依据的才是当彼时真正的"欧洲,英国和基督教的传统"。但是此时反而是司法独立的新模式,以新的实在法的形式,在《大宪章》的名义下,成为英国自然法的新的解释。ECoke草《权利请愿书》带着民众示威,所依恃的也是伊丽莎白时代颁定的"最高法官的豁免权"。查理二世依传统习惯升起勤王旗,尽管得到了WBagehot现象的支持,但仍以被斩首的结果,宣告了传统习惯的变更被确认。
ps:享利八世采纳威克利夫的教义解释的的宗教改革;激起了罗马教廷烧死欧洲大陆上的约翰.胡斯,随后就是马丁路德,再随后就是宗教战争;此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