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抽象对象的系统论的工程步骤;
抽象和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抽象;
在了解"边际效应"与"均衡"概念偷换的关系,进而明确"均衡派实证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的各自的缺陷,以及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以前,要首先明白"抽象Abstract"的概念。这是连米塞斯和哈耶克都没有掌握的科学技能。所谓抽象,系统论的学术用语是"抽取同类事物的普遍特性,作为可供研究的典型"。这个定义虽然正确,但用处不大,需要进一步明确在工程中抽象的使用方法。
抽象Abstract在具体的系统工程之中步骤:1.区分开没有属性耦合的'类class'对象Object,2.明确'类对象'之间的继承关系,3.确定类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4.明确各类对象的作用的容器环境,5.选定同一容器之中影响观测标据的最主要的四个元素(习惯性)。所谓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无非就是这几个工序,也就是"抽象Abstract"。
"对象的类"用于生产市场原料时,又常称为"要素"。类在生物学(进化论)中则称为"纲class"。
在系统工程的第5步后,由于已经确定约束极限,如有必要,在对象统计数学的实证基础上,就可以考虑引入数学了;从此将进入仿真(预测)的过程,无非基于仿真的预测,数学不必引进。均衡经济学的逻辑弱点,就在于没有经过前四步,在抽象以前引入的"局部均衡数学模型",而其"局部"两字,是没有同等级的定量约束,从而令这些"数学模型"如非弃之如狗屎,将成为绝对真理标准。
任何数学模型所依赖的抽象对象,是必须由建模者预为说明的,而不应由阅读者代为摸索。换言之,如果建模逻辑是错误的,则无论数学多么精妙,都只不过是精妙的狗屎,依然是狗屎。举例说,足球射门破门是很精妙的,但必须是没有犯规在前,更重要的是破的不是自家大门。否则"精妙击破自已球门",为其喝彩的,大概都不是自已一方的人。
象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或者凯恩斯本人提出来的著名的"(货币)供给创造需求",由于完全没有明确模型的适用边界,也是不成立的;尽管不乏在某些局部找到一些符合性的"依据事例"。凯恩斯货币主义的经典模型尚且如此,其徒子徒孙制造的种种高深数学模型,如果不能显见其对象抽象,则毫无疑问就是存心忽悠俺们老实人的狗屎。
原因就在于,对象抽象本身,就是针对统计学意义上的"一类"事物,即对象类class本身就是统计概念;而实证经济学的"实证"其实是系统论中的"实例instance"。实例instance是个案,无论多少个个案,没有经过抽象都只是个案,而不成为对象;相反,对象充实个性化属性,就成为无限个实例。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员,都可以清晰理解(对象Object)类class与实例instance的区别。
"抽象对象"所针对的是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与现实和历史及经济(包括管理工作流)紧密关联;而"视觉对象"针对的是人机界面,除报表以外几乎没有系统分析的有关内容。在windows泛滥的今天,能够完全明白笔者的系统论方法的"分析员/程序员"其实并不多。面向(工作流)对象的系统分析,比较广泛地见于ERP类项目分析员,但是又明显区别于如用友式的财务软件类型的ERP。(一言难尽)
抽象的目的并不是如毛左哲学家所称,"斩断与外界的关联";而是确定被抽象对象的约束条件。由于毛左哲学家缺乏逻辑和名词解释的能力,无法理解"清除耦合""明确继承""确定方法",实际上就是对"与外界关系"的抽象。世界混沌一块才是"没有斩断关联的打成一遍",当然是马恩毛左等各类哲学诡辩的天堂;实际上就是在不可知论上的基础上,用哲学辩证偷换概念吹牛皮。
对象(如"人")必定是在相融属性明确的容器(外界约束条件,容器也是对象,如公司)下,具有确定的方法(模式,也是对象,如"有偿的某种工作");而"对象的方法"本身既是对象(对象"工作"与对象"人"是不一样的对象),对象对其本身的方法,又构成了"容器",如此一环扣一环,所有的"真理"都不得不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才成立。这是哲学的"外部关系"所不能准确反映的联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