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是承认对方个体意识主权后的沟通产物;
逻辑剖析中国传统议论文"三要素"的沟通含义;
任何逻辑必须都是与对方主权意识沟通的工具,如果不能利于对方理解已方的利益观点,则任何逻辑就是狗屎一堆。所以"对方不明白我的逻辑",与"我的逻辑是错的",在沟通学上视为完全等效。回顾一下实证科学的依据与中国文化中最常见的"议论文三要素"的相同与不同,以及议论文具备实证科学性要求时所缺失的要素,有助于理解,为什么逻辑在中国文化的表现中是缺失的。
首先明确文化本身是沟通的集合,议论文是交流的手段;那么中国文化中的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可以大约地将论点等义于"自已声明同意的科学观点",但却不能将论据视为实证集。以笔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国式的议论文的"论据",实际上是"疑证,可以被对方理解的实证解释,和故意的忽悠"的三种集合,甚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论点就是论据,论据就是论证,论证就是论点。
举例说,笔者近日看到两张"质疑"贴,就是这种议论文:
贴一: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宏观就是国家;反对凯主义就是反对国家;――>"凯主义有一个好名字"。
贴二:"论据:狼和羊无论怎么沟通,狼就是要吃掉羊的;论点:所以不能沟通;"――>论据=论点=断言;
出于对批判者(心证)的尊重,仅仅指出其逻辑上等义于断言(即信念),就不加以反驳了。
在明确评估者意识主权后,就有了"疑证从无"的天然权力,就可以将"故意的忽悠"连同对方不能理解的东东,一律归纳为疑证之列,全部注销!这样"论据"就只剩下对方认同的实证解释,即实证逻辑了。但议论文的目的不是论据而是论点,只要读者能直接接受论点,就不需要论证和论据了。这种只剩下论点的"议论文",通常可以称之为"口号"。当其他人不理解其依据时,又称之为"断言"。
议论文的目的,如果是针对完全接受论点的受众,所谓的粉丝,则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所以估计世界上没几个作者,会蠢到长篇大论"凡人是肯定会死的"。而如果读者不能接受议论文的实证解释,则任何议论文的论点也就无非是一句断言,如果受众可以理解这个断言的话。由此可见,议论文的核心是论点,而不是论据,不能明确说明自已论点的而"无懈可击"天生就是垃圾。
如果论据不能支持论点就不再是论据,而不管其真实不真实;如果论据与论点没有可理解的关联,不管真实不真实,都不复为论据。所以"你必须给我钱,因为我很穷"是不成立的,尽管"我很穷"可能真实,但显然就这句话来说,支持不了论点。论点和论据的这一关系,可以用奥卡姆法则概括为,"如无实证,不要引入论据;如无关联,不要引为实证"。没有合格的论据,则论点无非个人口号而已。
议论文的目的,显见就是希望将仅属于自已的口号,通过他人可以理解的论据,令其成为双方的共识而作的文字努力。在论点以外,议论文的核心扩展为(论点+可理解的实证证据)。论点可以根据个人主体意识的主权而或取或弃,但没有论据的支持,或者论点本身没有被理解,则不可能被对方的意识主权接受。所以议论文的核心就是对方可以理解的(论点+实证解释+可以核验的实证证据)。
在议论文的新的定义下,"对方可以理解的"定语是模糊的,而对方的意识却是自已这方不可能预测的,更不可能完全理解的,除非发生意识入侵!相反,在自已和自已说话时,(通常称为思考过程),自已的意识则是"自已的说话者"可以完全理解和预测的。两者的区别,正是哲学和科学最根本的区别。可见议论中的"论证"的定义也就是逻辑,即"努力解释你的证据,能够支持你的论点的过程"。
因此,逻辑本身既不是论点,也不是论据,更不是证据。逻辑只不过是解释的过程,和能够完成解释的经验性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尊重对方的意识主权的基础上,为了说服对方,逻辑才有存在的价值。逻辑既然只是解释的过程,那么哥德尔定理是显见成立的,就是不可能用解释去解释"解释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缺乏逻辑,那是因为等级社会里居高临下缺乏平等意识主权,而对逻辑缺乏需求的缘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