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星期二

内战前的美国蓄奴制相当于安东尼时期的罗马

罗马奴隶制的衰亡与美国蓄奴制的异同
内战前的美国蓄奴制相当于安东尼时期的罗马;
美国与罗马帝国的命运擦肩而过;
美国仍未完全摆脱走出罗马帝国衰亡道路的阴影;

 

南北战争时期的北美蓄奴制,大致相当于罗马安东尼时期的奴隶状态。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奴隶输入来源已经告罄,奴隶价格高企,令到奴隶主对于释放奴隶恋恋不舍;但奴隶产出的价值直线下降又令蓄奴无利可图。为了避免血本无归,奴隶主将奴隶与土地捆绑而成为事实上的农奴制,打包买卖;炒买炒卖。城市出现了食利农奴庄园的食利阶层。罗马与美国的土地泡沫历史惊人相似

植棉业带来的净收入优势,令金融资本掌握在奴隶主的手上,而令北方工业资本无法介入的同时,锁定南方资本于黑奴农场上,北方资本利率高企。南方利润集中到奴隶主的手中,令南方倾向于进口欧洲的奢侈名牌工业品,而不愿意采用北方的国产工业,——>凡是等级社会浓厚的公有制经济,对于进口奢侈品的需求就越旺盛,即使到了天朝盛世,也没有什么改变

至少从利益上看,如果能够将黑奴驱逐离开美国,那么既可以消化北方越来越严重的失业压力,又可以释放锁定在黑奴农场炒作上的南方资本,同时通过高关税限制南方人购买欧洲产品;对于北方工业利益集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至于南方的经济主体,劳动密集型的植棉业,将由于蓄奴制消失而迅速崩溃,同时美国出口的80%来自南方植棉业,北方共和党的政治家在向选民唱诺时,可管不着。

罗马的奴隶制与美国的奴隶制,在此濒临奴隶制经济萧条的高潮阶段,就分道扬镳了。爱国主义浓烈的罗马帝国,将帝国的力量用于对外扩张搜刮最后一点奴隶的努力上,而将扩张的低价转移到了罗马社会的中产公民阶层身上。结果是戏剧性的,从图拉真开始,到奥勒良的,最后是塞维鲁对帕提亚的蹂躏,掠夺的奴隶不过十来万;而罗马人破产而接近于奴隶水平的,以百万计!

罗马帝国的政治行为,说明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对奴隶社会暴力维系的认识是多么地不靠谱。罗马帝国努力维持奴隶社会的办法,不是所谓阶级矛盾尖锐,在镇压奴隶反抗中崩溃;奴隶们根本没有反抗!罗马帝国的崩溃,是因为缺乏奴隶(奴隶高价)而努力扩张于猎捕奴隶,以爱国主义为名,而导致中产阶层大量破产,宣告了罗马帝国奴隶经济走到了尽头。历史上称之为三世纪危机。

作为一个缺乏国家主义传统的美国,则以强化国家主义的南北战争,开始了消除奴隶制的努力。当国家主义在美国政治中确立了其统治时,奴隶制也从美国社会消失了。美利坚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命运,就此擦身而过。随着南北战争结束世界兴起的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等国家奴隶制,反而令美国人通过内战手段放弃了杰克逊主义,令美国政治向国家主义的倾斜,显得有了一点点合理性。

南北战争后在已经灭亡的旧合众国的基础上新生的美利坚帝国,没有重蹈罗马帝国的覆辙,原因似乎应归功于杰克逊主义在美国社会60历史中构筑的深厚根基。南北战争实际上摧毁了美国人对联邦的忠诚,因此导致罗马帝国灭亡的,让公民以无条件服从于国家主义的"爱国精神",在美国变成了需要西奥多.罗斯福这样的老大党领袖,通过演戏扮牛仔,鼓吹美西战争这样的钓鱼岛主义,才有一点点掌声。

1870s-1940s的美利坚帝国,既没有罗马帝国那样的帝国历史的光荣大包袱,也没有帝国需要为之服务的奴隶猎捕任务,没有罗马至高无上的爱国主义,没有永远先进性的罗马皇帝,私有制基础也比罗马帝国更雄厚。但南北战争后的美利坚帝国,毕竟是向左转了;通过干涉别国内政转移美国国内左倾福利政策亏损,令"中产国家"削弱的同时,也令美国中小企业破产,美国经济在辛迪加的伴随下托拉斯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