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5日星期日

私有化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市场淘汰

私有化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市场淘汰";
比特币是私有化发行的"货币",因此不是"必定成功"的项目;
比特币系统的货币信用,来自个人签发的匿名汇票;
比特币的汇票信用,通过"事务traction关联交易"管理;
比特币不是货币,是多余的电子本位

比特币毫无疑问是私有化的,如果算是货币的话。但并不等于说,私有化的货币就一定会成功。恰恰相反的是,私有化的目的,就是允许此样货币的失败,失败代价分别由其发行者及其自愿的使用者承担。这是与传统公有制文化之"好的,坏的,正义的,不正义的"观念完全不同。同理,企业必须是私有化的,也是为企业(迟早必然的)失败清除障碍,此即所谓"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自由竞争的弱肉强食"。公有制的意思则相反,"因为公有制是正义的,因此必须是垄断的,因此是不允许失败的"。这是私有化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私有制的目的就是允许个体案例,在自主交换市场上,自已承担自已的成本,自已承受成本管理不良导致的失败,从而达成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因此绝不允许政治干预市场的理由,就是不能让市场中的淘汰的发生,不是因为优胜劣汰,而是因为与政治关系的远近。否则将导致公有制社会所等有的经济分配等级和贫富悬殊;同理,当市场经济把自由交换的弱势者(即成本效益低劣者)淘汰出局,以便节省天然的紧缺资源,强制企业要么关闭,要么替代升级新技术也不是什么"市场失灵"。这是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经常混淆的常识

我们无法断言比特币必然会失败,但是必须肯定,比特币的确是私有化货币的一次尝试。更应该明白,既然比特币是私有化货币,就无必然成功的正义。不存在"捍卫比特币,捍卫私有制"之此派彼派的意识形态之争,如同毛狗左棍正在"捍卫国企,国企代表中国,国企不能失败……"。这是公有制与私有制最根本的区别。私有制意味着个别具体的经济体、产业、企业等的迟早必然的破产,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对"私有制意味着绝对的权力"的担心。私有人权当然是个体绝对的权力,但在公共层面上只是个体的。

比特币的组织机制,确实有着可能导致其失败的机理;而从严格的"货币是异币交换的媒介"而言,比特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只是一项自由炒作的标的。比特币实际上是偷换了"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过电子系统"限制发行"引进了虚拟的类似金本位的"电子本位"制。比特币实际上是"电子数字本位",而不是真正的货币。甚至在比特币本身而言的"(偷换概念后的)通货膨胀"也是虚假的,正如比特币组织者称,比特币可以任意拆细份额,避免通货紧缩,——>此时可以崇拜一下,自相矛盾能够为理论提供的强大威力

比特币不提供直接的交换,通过某种(假如可以信赖的自动化系统)机制固定在2100万份额(如前言,可以任意拆细,拆细条件待定),收藏者如同购买黄金一样,需要提供自已的代价(不一定是货币,婊子贡献睡一晚也行),向原持有者购取,这是比特币的信用注入;待升值后再抛出。比特币在此处引进了数据库安全交易的"事务,transaction"交易的概念,类似的商业用例还出现在ebay的拍卖,阿里巴巴、支付币之中的虚拟货币中。简而言之,交易如果连续进行,直到所有参与者都在事务上确认才解锁,否则所有交换无效。
ps:马云阿里巴巴的支付平台,就是作为虚拟交易traction担保功能的有偿替代
因此,如果将比特币视为一种货币,比特币的信用来源于每个购买者申购比特币时提供的个人财富的信用,相当于签了一张"个人购买比特币"的电子汇票,由各人的电子私戳签名,理论上只要密码算法还没有破解位数的强度(比特币也没有考虑破密升级时howto),这种电子签名就是安全的。如同复兴时期(如北美殖民地时期)流通的个人汇票(含私有银行签发的汇票),成为事实上的货币;比特币流通的就是这种私人签发的汇票,才是真正的货币;而不是充当了"本位"角色的比特币。从牛顿货币定理可知,比特币是多余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