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9日星期日

300%年率的高利贷小意思!300%的利润小意思

能支付300%高利贷成本的是啥生意?
吕不韦他爹:"投资权力,回报不可限量";
公有制提供了权力寻租的腐败机会;
市场经济无腐败,对市场越监管,就越腐败

暴露的温州高利贷连的贷出人,主要是公务员,部分解答了"公务员的权位,可以降低高利贷的坏帐风险",但是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借贷人愿意借入如此高的利息。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借高利贷的没有任何国企包括在内。国企如果碰到类似的经济困难,可以上访,可以要求政策倾斜,可以要求纳税人补贴,可以要求开国际板……——>唯独不会借高利贷!

所以国企们,可以象通钢吹牛"扭亏为盈"——>但既没有审计,也没有透露吃了纳税人多少免偿贷款?又得到了市政多少倾斜政策?这类五毛宣传,文革时代就已经是汗牛塞栋!无法让人确认为实证。但这些国企,碰到市场艰难,是绝对不会象民企一样,借高利贷的。国企的专营特权,就象中世纪贵族农庄的"长子继承权",是他们的免税特权,要求国家财政补贴的特权,而无论是不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非常肯定的是,当中国经济在凯恩斯主义拉动的GDP下过热时,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处于非常冷的状态,全行业亏损比比皆是!除了行政垄断的国营企业以外,能够勉强保本的就已经是优秀的企业,而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这是一个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为负,实际金融垄断下的利率为负利率,就在这样一个经济体内,不要说100%的利率,任何一个市场的行业,都不能支持10% 的真实利率!

但是民间信贷 100%,最高达150% 的年利率,同样是真实的!难说借贷人疯了吗?如果没有疯,那就意味着,一定在当事人看来,可以支撑150%,甚至是更高的年利率的资本成本的"业务"的存在!道德卫士,将高利贷视为"资本逐利的疯狂",疯狂无耻的只不过是这些攻击高利贷的人。实际上,高利率对于资本来说,不是利润,而是成本!逐利的人多的是,没听说过"追逐高成本的"!

答案的关键词,相信就在于"任何一个市场行业,都不能支持10%以上的真实利率(资本成本)",有胆借高利贷的,恐怕其经营的,都不是真实的"市场行业"!这种情况在西方市场经济,是不会存在的;在美式民主这样的私有制社会里,公共权力来自于国民私有的授权,根本没有公共的寻租空间。但是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里,公有制残余横行霸道,寻租腐败的空间,举世罕有

在中国商场打滚过的人,都知道关系的重要。中国商界所谓的"渠道",实际上就是权力寻租的关系网。如果不是中国监管市场的横行霸道,这样的关系网,是断断编织不起来的。每一道监管,就构成一道行政垄断;只要是在当官的任期内,就可以在所监管的市场里,任意地敲诈勒索,只要不是直接落入自已个人的腰包,(大可以任期内两袖清风,卸职后生意兴隆!),任何纪委司法,都找不到碴子。

没有任何一种市场业务,是承受得起100%的年息的,但没有任何一种行政垄断,是不敢借300%的利息的。用秦汉时期的大商人吕不韦他爸爸的话来说,"投机商品,赚的钱,不过是一百二百利,(已经是让官府眼红得要打黑的暴利);投资政治权力,回报不可胜数",——>不可胜数的回报!无论高利贷的利息有多高,只要垄断的时间足够长,只要重现凯恩斯主义的低利率,都可以绝处逢生

投资权力的"权力投资商",当然不必真的用复利的方式,成为高利贷债主的奴隶。只要凯恩斯主义重现,低利率再现,这些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就会借用(实际上是免偿的负利率的)廉价贷款,替换了高利贷,只要垄断的权力(关系)不失,他们就终归是赢家!除此以外,难道还有第二种解释吗?权力大于钱!足以令道德的板子,完全可以打到"主动行贿"的商人身上,继续自慰"腐败"是一小撮!

而在种种垄断行业中,能够装下庞大的,半民半官业务的,非房地产莫属!尽管某关系业务大师冯某称,地产商的赢利只有10%。但是考虑到他们的实有资金,甚至可以低达2%,则他们的资本利润率,甚至可以达到500%!!那么180% 的利率,对他们来说,也是可以承受的。难道,这还是哥德巴赫的猜想吗?这就难怪,为什么呼吁放松限购,呼吁放松银根,呼吁重现低利率的五毛专家,如过江之鲫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