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星期一

成本是社会学的关键

成本是个体利益感受的痛苦,社会学具备科学性的关键
任何个体利益的获得,如果没有成本的支付,必定是因为成本的转移
"自主交换"和"成本转移",界定了"合作 vs 抢劫","交换 vs 生产"的区别

无论实体社会学的框架覆盖多广,但是所谓的"进化论的支持",归根到底是服从于成本效益原理的关键——>成本!成本是整个实体社会学的关键,决定着任何个体和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也决定着什么是经济学。不涉及成本和可持续性的任何理论,无论是如何声称它是经济学,肯定不是客观科学范围的那种经济学。但是,什么是成本?什么是经济学?这两个概念,如何定义呢?就象"什么是函数",查查工具书抄出一段文字作为答案,但是那与您解构经济学所针对的那个对象,并无必然的逻辑关联。定义者也不是"辞海"的词条
ps:中国文人爱翻的《辞海》,相当于"圣经注解""论语注解",只是"前人对某个词曾经有的解释的总汇",科学上是没有用处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说(很多教科书,将成本限定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不是经济学内容)中,成本是为个体为某种特定的收益所需付出的代价。这个定义虽然简单,但是隐含的对象前提很严格,(也就很容易被辩证法偷换'对象角色')。成本必须是与收益同类的财质(同一类class),并且必须是由同一对象所衡量,衡量的标准取决于该个体的痛苦的感受。因此在限定前提下,成本是个体利益损失的痛苦感受。此即为什么米塞斯所强调的 "边际效用",会被马克思主义等,与基督教的"道德经济学"一同斥责为"唯心主义"。

"默认权益归于个体"之"人权就是隐私",也就是人权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个体是价值判断的原子单位=心证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实体经济学不是哲学口号的集合,因此不存在从某句固定的口号上,通过辩证法,用概念偷换的方式作逻辑上的延伸;但是同一客观实体(如个体的心证)也就可以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同义表述;如同我们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姿态。米塞斯和哈耶克常常被主流政治和经济学者,否认是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者则称之为资产阶级的学说),因为其逻辑依据是"心理感受"。

在马克思主义(其实是基督教)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中,"心理感受"从来都被视为"主观"。在这些自命是唯物主义者(实际上是他们理论中所称的"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主观"必定绝缘于客观,水火不能相容。因此当米塞斯和哈耶克反复强调,经济学的逻辑依靠是边际效用时(对成本和效益边际的心理感受)时,也就等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的伪科学定位。(注意逻辑体系内外的角色差别)。因此尽管米塞斯和哈耶克实在只是屌丝级的平民学者,但居然会代替了滥印钞票的凯恩斯主义,被指责为权贵的经济学。

但是个体获得特定利益的时侯,表面上未必真的支付成本,如强盗的抢劫;或奴隶主对奴隶的奴役,或封建主从农奴中获得的贡赋,也如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指责资本家"用钱投资获利,不劳而获"(马教等结论已经预设了"劳动/生产创造价值"的逻辑前提)。成本定义的逻辑结论,就是如果所获得的利益没有显见支付的成本,必定是由于成本的转移。成本的转移,既可以是自主的交换,也可以是强制性的转移,也可以是时间上的转移。时间上的转移就构成了预付后的提取,或赊帐,或因时间转移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损失。

"成本转移"与交换的区别,也就界定了自主交换与强盗行为的区别。强盗抢劫不是自主交换,"开发大自然"的生产没有经过自主交换,也不创造价值;都是成本的转移,而因短缺而面临可持续性的考验。交换创造价值的原因,就在于通过自主能够衡量的成本,消除了"成本转移"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了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这就已经解释了什么是经济学。各种工具书中"什么是经济学"的解义,几乎就是"如何管理社会"。事实上,经济学是研究"因为成本转移而让经济活动不可持续(短缺)的规律"的客观科学
ps1:本文是顿悟"成本是个体利益感受的痛苦"的笔记;由此顿悟开始,可以完全解释整个经济学和社会学;
ps2:边际效用的"唯心的心理感受"与经济科学的客观实证,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理解的难点,也是社会学的最关键起点;
ps3:马克思解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作用于物质",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没说,无法抽象成任何"外延内敛的封装实体"

ps4:传统文化的"公平",没有关注"成本是否被转移",却强调"不要寻求利益的获得,不要计较成本的支出"的"美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