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5日星期二

对特供的紧缩必定引发毛左特权阶级铤而走险

反腐败"节流"将令毛左特权阶级"闹革命"
反腐败目的为了苏杭现象利益链的"节流"
对特供的紧缩必定引发毛左特权阶级铤而走险
里根主义式的改革"远水不救近火";


在公有制帝国不可避免的苏杭现象下,如果不能彻底颠覆苏杭现象所因恃的公有制,可以试行的政策出路和社会结果是收敛的,逻辑推演也不复杂。因此笔者几乎可以枚举出所有潜在的政策及其相应的后果和过程,作为先验的社会学结论,也不会缺乏从历史中找到充分的经验案例,而且与道德、信仰、哲学,丝毫无涉。反腐败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共识"概念,实际上却是一锅不知所云的大杂烩。传统公有制的道德文化,用万能的辩证法,掩盖了不同利益阶层在"反腐败"共识下迥异悬殊,为同归于尽的"大革命"添枝加叶!

对于民粹来说,"反腐败"的目的就是多花了点钱;但对于政治权力中心来说,反腐败的作用根本目的是"节流",目的是节省一点被腐败掉的税收,以便在特供利益的边际再尽量延长一点点,所谓"减少(特供)的贫富差距",但是更大的可能性,则是希望,至少在不收缩苏杭现象的特供链的远端覆盖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赤字,从而令苏杭现象的特供制度,具备更大的可延续性。从公有制"(政府)生产创造价值"的信仰上看,这是很保守的政治愿望;但在实体经济学的预期下,就仍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如对文强暴露出来的贪官财富数量级的估计,反腐败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民众认同的"政治蜜月的红利",但真正能够节省出来的财富是非常小的;而且没有根据认为,反腐败可以提高公有制行政体制的效益/效率;(实体经济预期是相反);而且公有制主要的腐败不是中小层的"大贪官",而是中下层毛左人民群众自以为法不责众的"小小特权"的总和!典型的体现就是诸国有垄断部门的"利益集团"和"部门(刑事)立法";更何况公有制体制最大的损失,也不是贪污腐败,而是举国体制盲目性的巨大浪费

改革的压力来自于"赤字缺口",条件反射式的节流,将孕育"反腐败"的想当然。反腐败无疑是朝野共识,但"反腐败终归无效"就未必有多大共识。但无论对于反腐败无效是否有共识,同样的赤字缺口的压力下,"开源"必定是与节流共生的孪生子。国进民退先于腐败,早就成为先行的政策,本身也说明中央权力也有着对苏杭现象特供链的眷恋。道理不复杂:苏杭现象的特供链之所以是公有制帝国的政治经济模式,既因为"收税"只能向"强者"倾斜,也因为帝国权力的合法性,取决于特供链覆盖所收买的忠心,有奶才是娘

财政上限制支出,必然的后果将与反腐败的初衷背道而驰,直接导致权力中心执政合法性的下降。二月河的通俗小说《雍正皇帝》,和今天雍正在野史中的负面形象,反映的不是民间和基层干部群众,对于反腐败不拥护,而是对于"紧缩特供链"的中央政策,更为痛恨入心。当苏杭现象的特供链不得不面临改革时,必定已经不仅仅是税收过高,而且必定是是赤字(历史欠债和继续增加的欠债)已经无以为继,因此紧缩必定是数量级的。火药桶之所以能够成为火药桶,就因为紧缩将导致至少一半以上特供的消失。
ps1:《雍正皇帝》是好书,真实再现了财政政策"放而乱,收则死"的中国特色便于读者理解苏杭现象的特供链

放松监管和减税的资本主义化措施,肯定能带动经济恢复;但健康税基的增长,但所需要的时间,必定远远长于火药桶在眼前爆炸的引线。此所谓远水不救近火。类似雍正式的改革,没有当场给火药炸死,已经是奇迹,能够让"后人乘凉"已经是很美满的结局。更何况当前的减税,将是直接减少当前已经紧缺中的财政赤字。因此象乌有之乡的卢麒元,可以一面说"中国税收过重",一面却说"不能减税",一面喊"严厉监管市场",——>这正是明朝和薄熙来曾经走来的路。众所周知,明朝陷入了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直至亡天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