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5日星期二

印度的“西方式民主”虚有其表

印度之“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印度不是市场经济,印度的“西方式民主”虚有其表;
印度取缔户籍制度严重侵犯了私有地方产权;
印度种姓相当于行业工会对劳动力的垄断;
印度市场经济中的人口充其量只有几千万;
印度农村封闭社区仍生活在远古水泼不进

 

用市场经济的标准看东南亚和非洲,那是没有什么好看的。称非洲是“美式民主”,不如说毛主席是美国总统!而印度这个国家抄袭西方“民主制度”,将西方的糟粕基督教沙文主义几乎完封不动地抄了,却把西方民主市场经济完全竞争的产权法治内容完全抛弃了。与其说中印两国竞争谁更领先,不如说这两头大象在自力更生的路上你追我赶,看谁离地狱更近一点。

印度不但有着中国货币主义的所有毛病,而印度的所谓土地私有制,在制造了让中国的钉子户为之羡慕的公共建设的阻力的同时,却被基督教沙文主义的“人道主义反户籍制度”冲击得一踏糊涂。印度是一个没有户籍制度的社会,即所谓拥有“西方的迁移自由”,等效于取缔了地方的自治权。所以印度是一个缺乏地方社会保障的财力的社会,这是印度公共建设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印度的土地私有制是需要象看门狗一样看着自已的地皮,还需要贿赂警察才能赶走“反对户籍制度的移民”占领你的家园的土地私有制。如果有谁出门旅行一周年以前,没有先跟警察拉好关系请人照料好家园,那么回家去就会发现土地房产上住了一大窝农民工家庭,依印度法律是不能赶走的(在一处居住一年后拥有产权)。如此“私有制”,不如说毛主席的人民公社会是“私有制的大家庭”。

印度这种“私有制”社会里,富人如果不是自已做看门狗,就算请出口世界各地的印度保安看家也是不可靠的,因为这些保安可以在主人离家后引进“再也赶不走的”亲戚朋友,然后和主人讨价还价,这地皮至少有一半就归他所有了。所以印度如果不是自已管着小看门狗(驰名世界的印度保安)的大看门狗(主人),就是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的小区才算得上是“安全的私宅”。

本来土地私有化是为了通过法律确保私有产权,以便于流通,减小了产权的保有成本和简化了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印度引进西方的基督教沙文主义的人道精神“反对户籍制度”,反而令印度的土地产权形同虚设,大大增加了土地产权的保有成本,也令买主购买土地,如果不是在自已亲戚朋友之间或带上一大帮保安,或者贿赂警察兼职城管,则等于是花钱买顿揍。

印度社会的麻烦还在于种姓制度,不谈“人权平等信仰”之类(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事实上构成了印度社会控制了行行业业的“行业工会”。这些种姓构筑的“行业工会”既没有起到欧美工会保障劳工权益的作用,又令自由工人的流动成了向控制种姓用工的“丐帮帮主”交保护费而大大增加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所以印度的“西方民主市场经济”,只有给印度报业托拉斯吹出来的“有印度特色的西方民主”,印度自由经济的主要要素劳动力、土地的市场交换根本就流动不起来。印度十亿人口,真正接近于市场经济生活方式的,大概只有几千万。更有甚者,印度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产权并不是落实到个人身上,甚至不是落实到家庭身上,而是落实到一条整村的大家族(差不多相当于小土邦主)手上。

这种类似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式才是经济交换的产权主体,里面的生产要素根本就是代代相传不会外泄,穷得要死时就要求印度政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加以救济,反正是永远不会破产。他们的要求也不高,每人一块慢头一碗汤,乐呵呵就满足了。管你是21世纪还是公元1世纪(孔雀王朝),你让他交税他给你,你让他跳神他高兴,你让他卖地,他不干!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对印度显然适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