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劣势:后进文明有抵制进步的强烈的保守倾向;
保守倾向是人类社会的良性的生存本能;
后进文明的保守本能形成"后发劣势";
后发劣势表现为"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
后发劣势突出表现在"最进步的民主分子"的愚昧反动;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反过来国家又依"国民的意愿",强化着国民文化的劣根性,所谓"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指导什么样的国民行为",从而在后进国家社会之中,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抵制进步的内敛性的负反馈系统。所谓政府或者说领导人又或说时代英雄,只不过是其中随波逐流的一分子!这就是实体社会学之中的"后发劣势"。(杨小凯对此有比较成熟的论述)。
后进劣势的保守本能并非道德意义上的"反动",这种本能在人类生物社会的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避免因为过度的危机恐慌而导致过度的盲目损耗的意义,事实上保证了人类(生物)的生存。所以人类社会的本能就是"不见棺材不流眼泪,不到大难临头不会主动变革,不是走投无路不会主动迁移"。生物生存的这种保守本能贯穿在人类文明的的进化和传播之中。
中国文明局限于传统300万平方公里的适农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国民族所占有的这片适农区的天然条件太好了。类似的还有印度适农区,如果不是因为穆斯林的征服,将印度教文明赶到了次大陆半岛的南尽头;如非死里求生,印度教文明(拉贾斯坦人)也不会心血来潮往南洋群岛殖民,最后出现了室利佛逝、扶南高棉和今天的东南亚文明。(扶南应是逃避18雄国及孔雀王朝的征服)。
马克思主义想当然的"后进优势",以为后进社会可以直接借用先进文明的技术,实际上是"生产创造价值"的"唯物(生产力)主义历史观"的断言,即"技术进步了社会就一定进步了",同时将如西方先进文明同样出于效用边际的对新技术使用的惰性,和对旧技术投资的边际利用,视为"垄断集团阻碍新技术的推广",而视为腐朽的帝国主义,将先进社会的制度先进性一笔抹煞。
科学技术是社会的成本,如果不是有消费效益上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意味着人类生存资源的损耗,技术的进步将令人类走向灭亡!这就是所谓的"帝国主义腐朽"的积极意义。相反,后进社会引进的"先进技术",掩盖了后进社会的更为根本性的抑制社会自主消费的制度劣势,制造了过度的"强势崛起"的精神泡沫,进一步强化了后发的劣势;是后进文化社会拒绝进步的负反馈机制的一部分。
所谓"落后就会灭绝"也是从广义上而言的,更准确的地说,是落后的民族将会萎缩,在萎缩的过程中"变得更先进",最终落后民族被同化为先进文明的"一小部分"。所以中国之是否立即选择法治制度上的全盘西化,大概"中华民族"的血缘也不会完全消失,无非是到时的"中国"是否还能保住96万平方公里,是否仍能保住近泱泱大国的国际地位?区别仅此而已!
中国传统文经社会的后进劣势,非常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自以为"使命在身"的民主进步分子身上,其看起来狂热的"民主革命情结"的背后,同样是异常狂热的传统文化的惯性思维。象本博一些理性主义狂热"铁杆粉丝",仿佛仇恨毛左同时却和毛左同样的行为和同样的世界观!他们嘲笑天无二日的逻辑体系的实证科学可信性,逻辑无非就是"科学肯定是要一分为二",――>此乃意识形态的辩证法!
连"进步分子"尚且是这种认识水平,则"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从实证科学的角度,也就只有信仰才能推翻的悲凉事实!实体社会学只不过以实证出发的逻辑前瞻的能力,更深远地了解了"变革的利益边际",控制了盲目变革的不确定成本,方才显得类似中国传统语言化社会保守本能的不足。缺乏实体社会科学的利益指导,所谓"革命"只不过是盲目的燥动,还不如不折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