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积的真实含义;民主社会的“快乐”的真实含义;
只有等级社会的特权才能“把自已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
富人钱越多,钱的边际效益越低;
专制社会的富人用钱买权;民主社会的富人用钱买慈善;
为什么民主社会的市场经济可以自动消除贫富差距?
交换创造价值,就是所谓帕累托积的真实的社会含义——>社会合作的效益指标。茅于轼先生反复用“快乐”来介绍“帕累托积”,实际上是不得要领,茅老自已并没有真正理解帕累托积的社会含义,并没有理解所谓个人快乐,其实就是“个体对自有利益的价值评估”,所谓帕累托积,就是“交换创造价值”,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水平就是社会交换的水平,也即彼此合作的水平。
因为帕累托积之中的所谓“快乐”是个人对自已利益的评估,所谓“自已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自然是不成立的。在民主社会的市场经济中也是不可能的,只有特权才能做到“自已的快乐不恰当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侵犯了别人的人权利益!那些别人快乐他就痛苦的神经病,在中国这种道德社会里,常常称之为“仇富的美德”,——>因为别人的私有财产超过他自已,他就很痛苦!看见别人快乐,他就很痛苦!
认为私有财产意义上的富人“为了赚更多的钱,必然为富不仁”,只不过是仇富者的一种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以为“钱(广义就是财产)”对于富人的价值,如同其对于穷人的价值,而完全没有意识到,当“个人的钱”到了一定程度上,就会变成边际的价值,更多的钱只有数字游戏上的意义;这时,富人寻求的就是不再是钱能够换来的东西,比方说响应寻租,用钱购买特权,常称为官商勾结。
因此富人本身就算有心为恶,除非是在一个等级社会(大政府)里,具有寻租的空间,否则钱到一定程度上就变成了一种多余的东西。而美式民主(一地一票——>地区社区内一人一票)的公权授权,又与钱是无关的;用钱作宣传有更大的效果边际,受制于个人主义“对自已负责”,(如同无论多少钱投入宣传,没有几个人被忽悠自尽的),所以钱的边际效应,就是花钱的效果变差了。
简单说,就是穷人精打细算要达到的消费目的,富人则由于“钱的边际效果下降”,而大大降低了钱的消费效果。举例子说,穷人养一条狗只不过是边角喂料,富小姐接一只狗要两千万……,当富人完成同样的消费效果时(富人自我评估),对富人财富的消耗远远超过穷人,同时为穷人的收入制造了更多,也是更高效的就业机会。最后,慈善也成为重要的消费模式,——因此在公有制鼓吹慈善,是抢劫的信号。
这就是市场经济可以消除贫富差距的内部过程。所以富人的社会行为总是可以归结为两种,(包括慈善在内),其一是储蓄备穷,这点和穷人别无二致;其延伸就是回避风险,比如说中国没有民主改革,富人的钱就不停转移到民主社会里去,(不管钱是从那里来的);其二是买权,将天然要贬值的资产换成不会贬值的特权。购买特权而不得,转而购买服务业的劳务,就构成了服务业成长的经济基础!
所以市场经济去特权化,即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就是将社会的特权完全禁止,在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公权规模是小政府,完全没有寻租空间,——>民主社会并非当官的特高尚所以没有腐败,实在是没有寻租空间,想腐败其得益还比不上正经当官的工资!这样的社会当然当官的廉洁得多了!把花钱买特权官商勾结的路堵死了,富人的钱不是存起来,就只能是在市场经济中自然贬值,或在交流中“均富”了。
富人如果把财产存起来(退出流通),无论自以为那些财产多么值钱,如果不是变成“等待升值的古董”,就是在流通中被边缘化。在现代货币政策中,屯积货币(如中国屯积美元),将导致央行自然增发货币平衡流通需求,如果存成国债一类(象中国买美国国债)又导致利率下跌,因此屯积财产难逃米塞斯原理。(货币主义其实是不必要的,别述)。所以市场经济造成“富者越富”,是不可能成立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