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0日星期日

为什么中国不具备创新能力?

为什么有改革,革命,计划生育,反腐败,艰苦朴素,灾难深重
逃避资本主义,不能逃避客观的短缺规律;
资本主义的"替代发现"创新机理,不是计划经济所能具备

所谓改革之难逃革命的命运,就在于凡是改革有了被认为是必要的共识时,也必定是只有藏着掖着一点私已(可能有称之为"腐败"),却根本没有可以抽取补贴于帝国特供链之所谓"既得利益"的时侯,偏偏又是民众对于利益分配期望极大高涨的时代;而帝国特供链因为税源枯竭,面临着必然断裂的预期的时代,——>否则以公有制文化的惰性,就不会提出改革的必要性了。但是无论是朝野的所谓共识,都被深深困扰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动弹不得!他们的所有共识,几乎全部是死路一条的"走不出奴役之路",只能在革命中折腾

公有制的改革,总是难逃被革命的命运,所谓"不改革(将面临特供链断裂)等死,改革(因为必然被革命)而找死",原因在于公有制无法克服"短缺",只有资本主义的自治自理所衍生的"成本管理+替代(也是为了成本管理)",才是短缺的唯一克星。但是革命就可以完成改革不能完成的"克服短缺"的任务吗?——>如果是大脑急转弯的话,大概可以这样说"yes",因为生命必然在革命中遭受重大的损失;就算供应大大倒退了,在更大大屠灭后生命数量前,短缺也得到了"解决",——>这不就是计划生育的思维方式吗

就算不屠灭国民,"居安思危""艰苦朴素"!革命后供应极大匮乏,也可以因为战争环境所导致的供应极大匮乏而成为革命后的习惯法,压缩需求(被称为奢侈)同样可以暂时解决短缺,直到下一次革命为止!这就是公有制帝国的"反腐败"的另一种含义,或称之为"居安思危"。如果不是从象波尔布特和毛主席式的屠灭国民以减少分红需求的大脑急转弯来看的话,那么"居安思危",压缩国民合理的消费,甚至通过计划生育压缩国民生命的再生产(将导到劳动力的短缺),而推迟短缺定理的火山爆发!逻辑上是暂时地可行。

这样就有了革命之后"极大廉政""艰苦朴素""虽然贫困,但是团结友好"的毛左天堂。假如不是歧视毛左马克思主义者,视为特烂的垃圾充分搅拌的烂泥,民粹革命分子偏偏也不是什么特殊材料造的机器人,那么今天的革命党就算闹成大革命,结果也无非是毛左天堂又一次呈现在中华大地上而已。革命也不行,改革也不行,反腐败是必然要失败的,羊撞篱笆两头为难时,就有了居安思危的另样博弈:外战虽然特化钱,灾难虽然有额外的损失,但是借此降低民众对于消费的期望,损益之间,对于执政合法性,可能不是赔本生意。

这样就有了没有危机制造危机,遇到天灾皆大欢喜,所谓的"灾难深重"之"灾难(政治)经济学",和没有冲突制造冲突,小摩擦也要打成大冲突的爱国鬼子!巴不得美帝国主义支持日本亡我之心不死的钓鱼岛主义!外敌或者外来威胁,对于公有制帝国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可以让全体成员都接受"(为了抗敌)艰苦是合理"的共识。长期而言,固然因为照样抑制了了"替代发现"的机能,而不得不仰仗于资本主义"替代发现"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称之为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就短期而言确实达成了与短缺压力的平衡。
这里引进一个说明资本主义机能的新的用词,但不是新的概念:"替代(方式)发现";它是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所表现出的令俄国和中国这些东方传统帝国惊叹的"创造力"的社会学机理。不明所以然的马克思主义,将其称为"(将从天下自已掉下来的)生产力进步"。简单地说,资本主义的特点是具备成本控制下的(因为私有制)自动试错寻找"替代",从而克服了短缺的社会合作机制;社会主义则是举国体制,在固化的生产模式下,耗尽所有(必定越来越短缺的)资源,然后一点点退化的组织形式,因此有大量此样那样的"(短缺)危机"。
万一不幸地没有引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强调"不幸"!因为苏杭现象的特供链,仍然会断裂的,如果不是民众革命起来换一个统治者,等下一轮的短缺,就只能是统治者主动收缩苏杭现象的特供链,把边际的革命同志也排除在外,然后让他们与根本没有被纳入特供的怪胎一起,放弃"获得特供"的幻想,这样也就大大减小了苏杭现象特供链的成本消耗。对毛左和怪胎,以及从来不知特供为何物的贱民们,所持的理由就是"你们是贱民,低人一等!没有资格得到贵族待遇!"——>这就是封建等级社会!张五常的马尔萨斯主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