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牛奶倒入大海,创造了什么价值?

生产本身不是资源,而是消耗资源的过程;
资源永远是短缺的,垃圾永远是过剩的;
牛奶倒入大海,创造了什么价值?

所谓资本主义就是要关注成本的"主义";如果算得上是主义的话。所谓资产阶级,就是替人干活有胆量伸手要足工资的自私自利;所谓市场经济就是积蓄投资的私已钱,可以留给自已养家糊口送终的唯利是图;所谓人权就是没相干的人要你免费干活可以说"不";所谓私有制就是牛二正义卫道要拿你的血汗钱替天行道,你可以拿家伙操他妈十八代祖宗的,大刀只管向正义鬼子头上砍去的"蛮不讲理"。

所以资本主义就是劳动者自食其力,不做寄生虫更加不做奴隶的主义。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如果有那头信仰王八说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那就让他滚到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队伍里,为立志当上按需分配的寄生虫而奋斗终生好了。被马克思主义者污染了大脑的人士,将大萧条的"生产过剩",视为"资源短缺"的不准确,而自以为"过剩的生产就可以按需分配"。显而易见地,他们把"生产"当成了"资源"。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者只需要重新套用他们的"劳动价值论""生产创造价值",那么价值是资源,生产也是资源,"资源创造资源",没有人类什么事了,――>看出荒唐,但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这样理解世界的。所以会说"资本会自然增值"。如果是从实体对象方法论,可以看到"生产"是对资源的消耗,生产消耗的是资源,购买生产成果的购买力是资源。

生产本身不是资源,而是消耗资源的过程因此大萧条的"生产过剩",恰恰就是"资源短缺"的同义词,即成本短缺以致销售价格不能下调;而消费者能调用的资源,已经不能消化生产的产品,同样是资源的短缺。是资源的短缺导致生产过剩。正如粮食的供应缺口,会导致所谓的人口危机,而不能说人口过剩,令粮食按需分配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用辩证法,把对立的"短缺""统一"成了过剩

如果进一步认识到,生产只不过是(原料――>产品)形态的转变,如果能够补充成本,即成功实现了市场销售,那么就是新的社会资源;如果不能补充成本,就是多了一堆谁也用不上的垃圾,完整流程就是(原料――>产品――>垃圾(污染)),短缺的永远是原料,不缺的永远是垃圾。马克思主义正是将垃圾过剩,当成了"价值过剩",而油然而生"按需分配"的正义感。结果就在饥饿中枕席而亡。

大萧条中牧场把牛奶倒入大海,被马克思主义者视为资本主义腐朽的象征;――>大概他们以为那些牛奶,本来是给马克思主义者免费喝才对。(注意,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者购买力资源不足)。把自已的血汗产品倒进大海里的,当然不是什么大资产阶级,而是已经在牛奶牧场产能投资过多,背了一身债的劳动者而已。

田纳西州的农民,辛辛苦苦的牛奶,千里迢迢运到纽约;原来的经销商已经关门倒闭,市场要求的买奶价格,不到牛奶成本的一半!倒牛奶!在马克思主义者的眼中,是资产阶级的腐朽;在这些老实巴结的农民心里,恐怕只是两个字:悲愤!当你是这些农民的时侯,你是卖牛奶,还是倒牛奶?你是回家继续把牛奶赔钱往纽约送,还是回家把奶牛宰了?

如果这些含辛茹苦的资产阶级,不是忍痛把自已的劳动产品倒进大海,那么几百万的产能投资就全泡汤了。而继续生产牛奶的每年一百几十万的流动成本,不足是谁付这笔帐?笔者相信,如果凯恩斯主义者愿意让纳税人支付这笔成本,这些资产阶级是很乐意做些免费送牛奶的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大萧条的农民会把牛奶倒入大海,广州春节花市的花农也会打烂卖不出的鲜花,道理一模一样。

大萧条刚开始时,所有人都以为萧条会迅速结束;那么到底是明确宣示成本底线,"宁愿坏掉也绝不降价",让持币观望的购买者入场购买,至少能以此确定需要报废的产能好呢?如果几万美元的牛奶倾倒能够挽回几百万的损失中的大部分,那估计只有无私的王八才不会这样做的。将"倒进大海"视作实物销售的广告,对于产业投资者来说,难道不值得吗?现在那种广告花钱不是山里海里去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