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9日星期一

中国没有历史学,只有历史考据学

知识来自认知,知识论有关概念,及大学无书,和交流沟通学

 

任何书本和文章及图文资料,都不能能提供知识,唯有信息(资料)。社会上的任何知识必定源自个体,也就只可能来自个体的理解和再组织。这种被个体理解,为了便于他人也能够理解而再组织的方法,称为逻辑。反之,如果这种个体理解,根本不打算让他人也理解,更常见的是其主张者个人,根本无所谓理解,纯粹只是为了把水搅混时,就称为哲学,及哲学家。当个体理解的信息的再组织(常被称为知识),也能够被他人理解并agree同意时,就成为彼此的共识或知识。如果只有结论被同意,逻辑并不能被理解,称为concur。
ps1:这段话中已经解释了"逻辑,哲学(家),共识,agree,concur"的概念及彼此逻辑关系
ps11:此知识论规律,也称为"大学无书",意即"认知来自唯真求实的个人思考,不是来自任何书本权威";
到此可以看到哈耶克知识论中对知识的定义,从个体主义的角度,仍然存在着因"个体理解"与"共同agree之知识"两者之间的歧义。这种歧义很可能是汉译的,或被汉译所加深,尽管在英文著作中,其表述的概念是清晰的,但却仍然混淆于常用英文的同一单词。哈耶克使用了与米塞斯同样的用词,将前者称为"理解,understanding",后者才称为"知识,acknowledge"。可见哈耶克知识论中的"知识",实际上指彼此agree后的共识agreement。"理解"用词是贴切的,但为突出其名词特性,笔者以为使用"认知=个人知识"。
ps2:此段解释了"认知"与"知识"的概念和差别
所谓知识论,是承认了个体意识主权的不可让渡性质后,对认知最终通过交流与沟通,成为彼此共识之知识的逻辑流程的归纳。
哈耶克是第一个明确归纳后提出"知识论"的人,却不是"知识论是哈耶克创造的"。因此一些左棍试图考究于哈耶克的原著或译著,试图曲解、否定知识论,或置其为"博大精深"而不知,或垄断知识论的"解释"(及垄断对其他任何知识的解释,如对历史的解释)都是完全徒劳的,纯粹是左棍错误思维方式的产物。笔者称这种左棍哲学家,为"哈耶克分子"。对于试图垄断历史解释者,称"历史学派"。
ps21:历史学派本特指德国百年前的包括马克思和韦伯在内,以考据严据著称。国产那些历史派难及。但德国历史学派仍然是伪科学
左棍试图"考证哈耶克真实的内心思想"的错误的思维方式,
早就用于详细考据于他们自已的各派圣经。诸如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马列主义的"列宁(斯大林)选集",毛教帝国的《毛上帝语录》,金王国的《主体思想》,蒋孙党的"先总理遗训"之类……。此类错误思维(或称治学)方式,起源于西方中世纪的神学考据,同源于穆斯林帝国盛世时对《可兰经》的考据,近源于中国汉晋时代儒道对"古籍"的考据,鼎盛于晚清民国毛帝国时期,公费和自费的"考据学",今天的学名叫"文科",自我粉饰时称为"社会科学"!
ps3:王莽时期的儒家考据到了这种程度,论语前五字的考据,写出了几万字的论文这类论文今天已经天朝年产千万份

笔者曾毫不客气地对一位高等名校历史学教授称"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历史学家,只有历史考据学家; 中国仍然没有历史学,只有历史考据学";既是说出了笔者所认为的事实,也是免得这些老倌拿些陈皮烂醋,象李天一轮奸案中蓝和记者之流的"案中案,私中私"之类地,唠叨个没完没了。笔者将前种哲学辩证法的方法论,称为"细节理性主义,rationlism by details,——>这已经是挺温和的评价,毕竟绝大部分"文史哲"学家们,连最起码的"理性,reason,ECoke使用此单词,以表述普通法的理由,同译为理性",也是缺乏的。
ps4:数学逻辑上对考据学的科学证否,就是哥德尔悖论定理此略

知识不是来自于考据,因为认知不需要考据。今天遗留在各类社会科学类论文中的,中世纪神学(经院哲学)时期的"注释,出处",几乎是所有学位导师审查标准答案时,最为重视的质量标准,几乎等同于学生的"学识",但偏偏是最有害于社会知识的形成,仅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留。如果"注释,出处,考据"可以帮助读者的理解,不妨多多使用,但如果因为原作者可能具备的误解,以及读者本身阅读原著可能造成的误解,那倒不如不用!知识既然来自于个人认识的逻辑表述,那就把你的认知,用你自已的话,表述出来。
ps5:随着对哈耶克"知识论"的阅读,笔者发现自已的"大学无书"和"交流沟通学"其实就是"知识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