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释之和王志安先生,仍然滥用了道德信仰;
奥地利学派不是"道德经济学";
不存在可以指责的"私有财产的浪费";
"默认权益归于个体",道德就不是任何具体观点的依据;
香港的胡释之在香港限购大陆客奶粉,和同样是铅笔社中活跃的公知,大陆的王志安先生之"食品消费有浪费"所以"政府要干预食品低价格",都是显见地违反了经济学的"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市场的自然经济不能干预"的原则,表面上是公知的"公益干预",实际上是犯了道德挞伐的老毛病,侵犯的是人权自主自治的本身。强大的辩证法,让他们把人权偷换成道德后,(可能自已不察觉),却自以为是奥地利学派的"自由经济"。如果他们真的是不自觉的,那更显得传统文化惯性的,确实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顽固得可怕。
胡释之先生的慷慨激昂,骨子里的理由其实是"香港限大陆游客买奶粉,是自私,歧视;不合自由港的宣传",——>自由港只是商业宣传的口号,不是契约的责任,更没有明确的条约权责的限定。限制大陆游客买奶粉的,至少还有新西兰,澳洲和荷兰;此三者同样是在行使其正当的权利,尽管不一定是(对其利益而言)正确的决策。此三者是奶粉的原产地,产地价格与出口价格有溢差。大陆游客的代购网购,相当于合法的走私,减少了此三者的出口收入;放开大陆客购买,又不是与中国的外贸条约义务。因此此三国也限购了。
王志安先生虽然是在另一命题上犯错,根本性的错误也是滥用了道德的信仰,忽略了更根本的人权。王志安先生不但应该建立"政府权力不允许干预任何双边自主的市场交换"的最起码的公德,还应了解最根本的常识"任何私有财产,不存在对他人负责,让他人称为不浪费的义务",实体经济学(类奥地利学派)称之为"个人主义",即"不存在第三方衡量的价值标准"。王志安先生的错误,就是把"不应浪费粮食",把他眼中的"别人浪费了已经买下的食品",当成了干预市场经济的理由;其实就是"朱门酒肉臭"的潜台词。
ps:王志安先生的错误,让笔者又想起南方系的李北方先生,他自已买错东西浪费了自已的钱,怪资本主义浪费社会财富!!
只要顾客为自已的食品(可能是浪费,可能是撑饱了,变成了脂肪)付足了款,就不存在浪费可言。同理的是二十年前雷宇的话:"只要是自有财产的消费,就不是超前消费",——>一点都不错!如果不这样认识,就会走进了政治权力作"均贫富,再分配"的建构主义改革中去了。不清楚王志安怎么看他的偶象茅于轼先生的观点:"市场经济不存在粮食危机,而且目前农产品生产过剩,不应该保留耕地红线"?耕地红线是的理由是粮食危机(因此浪费食品不道德),但红线意味着对农业的过度投入,是食品价格过低的原因。
王志安先生明显不符合经济学常识的错误,在"食品价格过低(因为有浪费),所以(政府干预食品价格)将提高农民收入"的断言下(没有根据),就成为道德驱动的乌托邦,俗称"混帐"!如果不是了解到资本主义的公平就意味着高效率,市场经济的自然,就意味着共同富裕的充裕供应——>当然不是免费的!如果不是从"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出发,很难发现胡释之先生和王志安先生,很符合公德的公益良心下,他们的辩证法包装得"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原来是偷龙转凤的西贝货,彻头彻尾就是马恩毛理论,道德的"经济学"!
放下道德枷锁看世界(看历史),言下之意不是说自已不需要道德自律,而是指"默认权益归于个体",道德就不再是任何具体观点的逻辑依据。对于一个缺乏经济学常识,特别是缺乏奥派理论常识的传媒公知来说,笔者对以上错误的批评,可能偏于苛求;但既然胡释之和王志安先生,也声称自已是奥地利学派的,甚至是经济学家!专家!那么笔者对其观点、理论和基本逻辑原则的较真,就不能算是苛求了。而且,笔者不是权威,对两位专家的苛求,也只是个人观点;听众读者可以自行考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