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病毒早在军事入侵前,就摧毁了印第安社会

病毒早在军事入侵前,就摧毁了印第安社会
北美印第安人口迅速减少的机制;
奴隶制机理令北美北部印第安人部落迅速大型化;
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更频繁,更残酷

印第安人接触到欧洲文明的同时,也接触了欧洲人带来的病毒。尽管欧洲人也感染了印第安特色的疾病如梅毒等;但是更致命的天花和结核病就在人数稀少得多,针对性免疫能力也弱得多的印第安人群体中扩散,导致大量的死亡,并在与欧洲人发生对抗以前,事实上就已经摧毁了印第安人的社会。这种情况,不论是在南美,还是在北美,都没有根本性的不同。

西班牙的科尔特斯和皮萨罗,各带着几百号人枪,就分别征服了阿兹台克和印加帝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疾病就象针对性的细菌武器一样,将绝大部分阿兹克台的战士,和一半以上的印加人都杀死了。科皮两人,实际上是冲进一个已经向疾病屈服的帝国,抓住了可能将其视为救星,也可能已经认为是神灵在惩罚他们的君主,就声称征服了阿兹台克和印加人。

在北美洲的大湖区,疾病同样令各族部落人口锐减。而对欧洲出口的珍珠和兽皮,出口贸易挤占了劳动力,这些部落面临着粮食短缺,就用欧洲换来的商品和肉类,与南方的部落交换粮食,(受益者当然也就是酋长,即原始奴隶主);或发动战争,强迫弱小部落贡献粮食,这样又进一步扩大的饥荒。在疾病和饥饿的双重打击下,印第安人部落迅速向大型的等级性、奴隶制的部落联盟转化

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也相对稀少的大湖区周边印第安人,其部落规模比南方农业相对发达的印第安人要大得多,由此而形成了几个值得欧洲人敬畏的"大国"。象易洛魁人,有几万战士。对比初到北美的弗吉尼亚和前线性质的马萨诸塞的百来号人,数量上是不可比的。尽管不是人手一枪,但印第安人至少有前线作战者,用的是洋枪;长矛大刀是同期的大明大清们使用的。日后的西部战争,欧洲裔将再次遇上骑马射箭的印第安人,但在《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的战场上,是洋枪与洋枪之间的较量。

面对人口急剧减少,印第安人部落的危机应对措施,那就是发动战争,抓俘虏补充缺失的人口。这些被抓的俘虏,倒也甘心情愿为新祖国(部落)卖命。一来这是奴隶社会的传统文化,二来被攻击的,一般也是垂死的部落;这些部落中的底层成员,生存条件和尊严也好不到那去。所以归顺更强大的新主人,在奴隶社会底层看来,是很自然的。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自已是主人是买的还是抢的,其实并不要紧

北美北部的印第安人这种应对人口危机的措施,即令初期的荷兰人和法国人,只能通过与这些大家伙们政治联盟的方式,间接地开发北美的资源,而不可能存在直接征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令一些沿海的,也是较弱小的部落,如马萨诸塞的wanpanoags人,弗吉尼亚的Powhatan人,结成了较大的部落,并乐于与新到的英国殖民者结盟,共同对抗强大的、侵略性的内陆同胞。

用战争和征服的手段,对付人口减少的危机,充分说明北美印第安人社会处于珍惜人力的奴隶制原始阶段,缺乏领土的观念。说明这些地区的土地在印第安人看来是不重要的,粮食生产是落后的。中国战国以前的社会,都是珍惜人力多于土地的社会,但从对比看,北美印第安人社会,比任何有史记载的文明,都要原始得多。所谓北美有发达的农耕社会,除了政治信仰以外,再没有站得住脚的任何根据。

印第安人因为危机来临而结成庞大的部落联盟,即通过中央集权方向的条件反射般的努力,虽然一时间令欧洲人敬畏;但也令欧洲人有机可乘。印第安人部落之间深刻的矛盾,很长时间内,盖过了对欧洲人的戒备。几乎每一次印第安人-欧洲战争,欧洲人都有印第安盟军;而几乎都是欧洲人打败了印第安敌人,印第安人盟军灭绝了这些敌人。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也远比与欧洲人的战争更频繁,更残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