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星期二

19世纪的英国产业资本很脆弱

19世纪的英国产业资本很脆弱;
英国农业传统的土地情结:买地炒地"保值";
土地贵族与殖民大享,不投资工商产业;
工商产业的成功人士投资土地"保值"

反谷物法运动,常常被称为"资产阶级"所主导。实际上1800s-1840s的英国资产阶级有三类,一种是以土地投资为代表的土地贵族,也是资产阶级;第二种是以殖民特许权业务为代表的殖民大享(典型如东印度公司),第三种是以曼彻斯特的纺织业厂主为代表的产业资产阶级。反谷物法运动与这三者都没有直接关系,是由中产阶级运作的,接受部分产业资产阶级赞助的市场经济的启蒙活动。

土地贵族的资产阶级是坚持谷物法的政治核心;而殖民大享的成本主要由外地支付,谷物法造成的英国国内成本,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相反还提供了海外拓殖的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殖民大享从海外赚回金银,也不会从事产业投资,而是会优先在英国买地产,等待土地升值。其心理如同东方帝国的土地情结,有点钱就买地买楼等升值。农业社会迈向工业时代的心理,东西都是大同小异。

当时的海外殖民,是由英王(政府)特许的专利线路。既是垄断性,也具有外向性,并根据政府的兴趣,而可获得政府不等的赞助。经济效果,类似于东方帝国低估人民币的出口导向。所赚回来的通货,在增加了黄金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带来了英国本土的通货膨胀,而进一步增加了本土民众的生活负担。因此土地贵族与殖民大享基本上是一体的,并互相转变着。他们对谷物法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以纺织业为代表性的产业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和殖民大享相比,都是小打小闹的小财主,所谓"暴发户"。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资本家,是因为够穷才搞产业,否则也跟着炒地皮去了。他们大部分出身于先一步引进生产技术的前手工作坊的厂主,而得益于三十年战争后佛兰芒地区纺织中心的衰落和荷兰的兴起,为英国从羊毛材料转型纺织品的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地位虽然偏低,但是如果生意顺利,真的赚了钱,也同样倾向于挤进土地贵族的圈子里,买地攒起来养老传子孙。而实际上土地经营是不断地亏损的,全靠《谷物法》撑起一个高粮价,也只是减缓其亏损。形式上有点象今天的土地财政,撑起了高房价,掩盖了房地产是不增值的。土地买卖如同炒房,总体上是亏损的比赚钱的多;否则整个社会将因之穷困不堪。

由于土地情结不断流入的资金,起到了补充土地行业亏损的作用。银行宁愿低息贷款"可靠的土地投资",而对于"风险更大"的国际纺织品贸易轻易下注。(类似的情况出现在温州)。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社会模式再次出现:少量的,边缘性的先进产业,在更恶劣的资金条件和政策条件下,表现出更顽强的生命力。当向弱者倾斜(落后产业)的政策一旦取消,就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这就是工业革命。

如果排除了产业资产阶级中先富起来的部分人,脱离产业资本而转为土地贵族的话,那么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实际上就是"小资产阶级"。尽管是当时英国经济生活中最有活力的成分,但同时也是英国人社会中并不起眼的,尽管仍足以引以英国政府关注的行业。正是这样一个小富群体,与中产阶级一起,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仇富运动百般妖魔化的对象

但产业资产阶级对于谷物法固然不太欢迎,但反对也不算最狂热的。产业厂商的赞助,主要作用是令这种反谷物法运动经久不衰。因为谷物法导致的国内成本上涨是间接性的,而谷物法导致大量的贫民,也方便他们压低工资。他们的立场,类似于今天城市工商业者对"反户籍制度"的态度。唯独中产阶级,成为谷物法最大的负担人和最大的受害者,因此他们反谷物法,是最坚决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