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

研究“哲学现象”的科学不是哲学

研究"哲学现象"的科学不是哲学;
社会沟通学中没有权威和哲学的位置;
在社会沟通学的沟通模型下,观点的差异才不再重要;
每个人都有思想观点,仅有"权威的共鸣"并不能保证共识;
哲学是聪明鬼子试探脑残的工具

如果有朋友以为笔者"博学多才",那是假象。实际上笔者真正掌握的,仅仅是分析社会的一种方法,能够让社会易于别人理解,便于自已记忆的结果;而已。在笔者开始研究某一领域以前,笔者对绝大多数学术领域,是一窍不通的;但掌握了分析的方法,只需要一定量的阅读和资料收集后解析,就可以自已理解了;而且极少再能够在该领域,找到能作出比自已解释得更符合逻辑的学者。仅此而已。

由于面向实体对象的抽象模型分析,不包括哲学也不包括权威;因此无论笔者的方法论是否带有逻辑错误,其任何观点,都不信赖于任何权威,甚至不依赖于笔者个人认同的观点。从而在面向实体对象的抽象模型分析,就与任何个人主观因素隔离了,而出现了可以"同其道,而不必同其党","君子同道成群而能不党",却能准确识别左鬼子,这是目前任何其他类型的"主义,哲学,信仰"类所不能。

意识是个体的,思考是每一个人自觉性的,不可能真的有"不爱思考"的人,除非他是死人。正如笔者发现自已的逻辑结论与"权威常识"不符时,首先的反应是找"同道旁证",绝大部分人(很可能是所有人)也是同样的反应;并且乐于发现自已找到"共鸣"的旁证是绝对的权威;比方说"伟大导师""先知""伟大领袖""某著名大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自认为与此类权威是一伙的了

笔者虽然也欢愉于找到了"共鸣",但实体对象的抽象模型的最基本的统计约束却是"个案不具代表性";那将意味着,"我的权威不一定是别人的权威",可能我和"我的权威"都是错误的;就象在宗教战争史上,成群结队地追随着宗教领袖走向死亡的虔诚信徒,也象遵从毛主蒿权威打砸抢残杀无辜中国人的工人阶级们,他们每一个人跟从权威指导的行为时,没有一个人,怀疑他自已是不正义的。

一般信仰人士满足于找到了"权威观点的旁证",而自谓"找到了真理""有了信仰""人生有了意义""一头撞死,重如泰山了"……;但按照实体社会学的方法论,仅具"他人甚至权威的观点旁证"是无实证意义的,这等同于笔者的个人观点,除了对笔者自已而言,对他人也只是一种参考。这样就不会象一般信仰朋党人士一样,会因"观点——>立场——>敌我",而不能容观点之并异了。

只有在个体思想和彼此沟通的抽象模型(个人世界观(立场)——>个人哲学(信仰)——>方法论(逻辑体系,理论)——>个人观点)以下,个体观点的差异才变得不再重要。因为观点反映的是彼此的利益差异,而彼此共同的方法论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途径。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别人象自已,或让自已跟别人没有差异",而是为了实现彼此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为实现和平共荣的科学

研究人类社会彼此沟通模式的"社会沟通学",就等价于"民主社会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化"的科学。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然在社会沟通学的研究范围内;如果不能理解"研究哲学现象的沟通学不是哲学",不能理解"议论哲学,不是讨论哲学",那也不妨把沟通学也视为哲学中的一种,将沟通学否定哲学的沟通意义,视为"哲学一派攻击另一派"。如同把科学视为哲学一种,而隐含肯定了哲学一般

社会沟通学对哲学现象的研究,结论是哲学作为沟通的工具的效果"不佳"。而哲学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则是否定对方的议价权,简称"征服"。个体主义的沟通是为了双赢。但如果能够"利益通杀"即所谓"极端自私",哲学家可能自认为更佳!因此如果你认为征服是有利的,你又有能力征服(比如对白痴),你可以使用哲学。由此意义上说,哲学可以视为哲学家们,试探你阁下是否脑残的一种技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