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

19世纪英国的弱势群体和凯恩斯主义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19世纪英国的弱势群体都是"国家栋梁";
英国纺织业铁路业成为"弱势群体",农民和失业市民不算;
英国土地贵族的没落和铁路的过度投资;
19世纪英国孕育的凯恩斯主义和"看得见的手"

了解一下19世纪英国各个"弱势阶层"面对市场竞争的恐惧和每况愈下的处境,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英国基督教文化,对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会恨之入骨,甚至从中找到了重塑基督教道德优越感的动力。特别有趣的是,所谓的"弱者"中,不包括收入最低,人数也最多的农民工人、矿工、妇女,1860年后不包括失业的贫民……,所谓的弱者是指宪章运动,工会组织,亏损行业,前贵族,等等。

宪章运动本身,就是寻求国王恩准的charter,以免被工业革命显著的生产效率进步所淘汰。在工业革命的竞争力面前,古老的手工纺织加工作坊,当然是"弱势群体"了。如果向弱者倾斜是对的,就只能把机器扔进大海,象某发明缝纫机者,把机器埋进地底一样;以免手工纺师傅有口饭吃;但是,如此向弱者倾斜,又如何面对国际竞争呢?如何创造新的就业呢?

1860s的弱势群体,先是加进了庞大的纺织业。所谓英国的工业革命,核心就是纺织业。但是及至1860s年,德国以其更廉价的劳动力,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样接受美国棉花原料,同样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管理,不但挤占了本来占英国出口大头的荷兰和德意志兰及致东欧的市场,甚至对英国本土的市场也构成了威胁。相似地,"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悲惨故事,也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作品里了。

随后是英国的铁路业务也成了困难户。今天大力造路的东方帝国,还没有意识到,象铁路公路这类基础设施,也是会饱和的;过高的速度,更是不见得有必要。在汽车已经发明的今天,以欧美的经验来看,铁路并不肯定是一种经济的运输工具。论速度它比不上飞机,论低价比不上水运,论便捷比不上汽车。一般计算在200公里内的运输,铁路的经济性比不上汽车。而英国的平均运输距离是100公里以内。

在汽车发明以前,1860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英国铁路,(到2010年,英国铁路密度仍然是世界第一),就已经成了一个亏损的大包袱。如果真的是市场经济造成的,倒还不至于太麻烦,无非是让某些私人投资破产罢了。偏偏英国主要政府拉动提供信贷担保的,包括殖民地资本再投资,还加上土地贵族抵押土地后的投资,即政府信仰的扩张,由税收和铸币局担保,推动英格兰银行的信贷扩张的投资推动!

废除了谷物法后,农产品价格直线下降,英国的粮食安全不用农业爱好者担心了。英国再不会饿死了,英国的农业却要饿死了。本来是第一大产业的农业所占份额,直线下降,农庄纷纷破产。英格兰银行开始时还接受地产抵押,后来发现越抵押越不值钱,亏损的地产再抛出来,地价不动产越来越便宜。结果就是土地贵族,也成了"弱势群体"。身为国家栋梁的弱势群体太多,贫民穷人就顾不上了

类似的情况下出现在美国,只不过美国相对而言,政府比较弱势,象英国这样主动由政府组织的投资项目相对较少。在德国也少一点,因为当时的德意志关税联盟,是十几个内政独立的邦组成,普鲁士是其中的穷酸,那里有钱给莱茵兰帕拉丁那些地方拉赞助呢?1880s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是美国和德国,没英国和法国的份,跟所谓垄断资本主义的腐朽没有什么干系。简单点说,英法的资金,全给套住了。

在这种背景下,就不难理解,凯恩斯主义的前身,1890s的(马歇尔主义+费雪货币模型),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出生的。同样如马克思主义式的大脑急转弯,1860-1910越来越严厉的政府干预,结合着(工会现象+垄断与反垄断),看得见的手早就主宰了欧洲的经济生活,其亏损的欠缺不得不依靠殖民主义弥补,由此酿成的1930年的大萧条,却倒打一耙,说成是市场经济不理性之缘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