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星期日

控弦不发窥破绽,守为正着攻为奇

围棋打劫经济学,寸土必争非我期;
劫材含义是先手;全凭打劫争胜机

控弦不发窥破绽,守为正着攻为奇


打劫是什么?如果理解为"寸土必争",那么大概是把打劫当成了官子的手段。最起码,寸土必争的手段很多,对杀是用得更多的手段。如果从对杀着眼,自已的棋就要尽量走得坚实,宁愿牺牲部分实空,也不给对方留下断口和劫材,一切为了攻击。
这是韩国流的常见的攻击前的走法。所以一旦击溃韩国流的攻击,基本上已经胜局已定。所遗憾的只是,既不能保证每局必赢,而且复杂的对杀复盘之中,又似乎没有多少营养的价值,无非是"对方不小心"或者"下次小心点"之类,总之胜负双方,都总是有着大把扭转局势的可能性。

笔者现在感到,彻底克制住韩国流的要点并不是对杀,而在于进一步广泛地使用关键性的打劫!将对方攻击的少数弱子,变成诱惑对方过分投入的诱饵,在官子以前胜负的衡量,以彼此的(实空+劫材)多少为第一单位。打劫的本质是先手。要重新认识打劫和抛劫的技巧,予以更高程度的重视。形成打劫的可能性很多,不过可以首先确定劫材就是与先手对应的代价,相对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暂时可以将劫材确定为"对方缓一手后即可导致的得失"(缓两手才能形成转换的劫材太复杂,也罕见,暂不考虑)。

将劫材定义为"敌方缺陷",那么盘面上当前优势形势可以用(形势=我方劫材-敌方劫材)衡量。局中要计算所有劫材得失不容易。可以采纳职业老师教授的经验,随时统计双方最大的三个劫材,自已的大劫材要优先补掉(盘面上常见的着法,是大征子要首先提掉,宁愿损失一个先手),此时就可以将打劫的局面控制在对自已有利的情况下,更大胆地向对方大龙或实空挑战,在对方的反击中抛劫获利。如果对手畏惧的话,自然而然就可以将对方自损的利益积少为胜。不过经验上,业余段位的棋手,一般不太注意劫材的统计
所以围棋中的打劫,
类似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讨价还价"。准备了劫材后的大胆出击,相当于漫天开价。对方退让的话,自然可以盘面得利;对方如果冲上去"竞价",就凭劫材"落地还钱"。只要预先计算好最大几个的劫材,最后消劫时就净赚一笔,相当于经济学中的"双方边际成本的价格,边际效用"。放着劫材(也就是我方的利益)不用,在与高段棋手的对局中,几乎不可能有胜望。"打劫活一半"的算法不太好算进胜负帐里,中彼此提劫后的得失总和,与劫材所涉的目数相比,就是目前可以计算出来的价格,相对好把握。

用打劫的思维,而不是必杀的思维的去看盘面上的敌我弱点,对急所的理解就会有所改变,强调"缓一步的引而不发"。自我感受这也是笔者以往没有注意的弱点,对于看出对方棋型上的弱点后,总有点跃跃欲试,——>这也是野猪流的心理特征。当然,理论上可以"计算清楚再下子",但如果人不是神仙,大概"计算清楚"是一个非常模糊而不确切的标准。最终的衡量,永远是不出意外地得到利益的时侯,就是计算清楚了,(包括对方应对错误);如果对方应对准确的话,自已倒霉了,就是没有计算清楚。这条其实是后验的成功学

"缓一步引而不发"的思路,是假定此步急所被我所占(比方说一个断点),下一着急所是那一个?此急所是否对我方目前的棋型(弥补弱点)、形势或者实空有利?如果是的话,不妨先占此步,保持着先手,窥伺着对方的要点,(近来的感受仍然是,发现人家的弱点,比发现自已的弱点,要容易得多!)。简单说,将对方此弱点变成劫材,如果对方补了,我方先手在握,可以找一个要点;如果对方没有补,这里就多了一个大劫材。高!职业高手确实是高!如果不是有职业高手点拨,凭自已打谱下棋,很难得出这样的心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