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星期日

中国围棋的科举化倾向和应试教育式的缺陷

中国足球和围棋的共同痼疾:"体制重视"限制了自由竞争;
中国围棋的科举化倾向和应试教育式的缺陷;
家长让孩子学棋的一般性考虑和围棋"路"的限制;


当初俺家长子在笔者的调校下,意外地拿了幼儿园赛的冠军,开始正式学棋时;他娘担心笔者的棋教得不正宗,"野路子走不远",将这小子送进棋院接受正式的训练。其实笔者也有这个担心,也对棋院的教学方式有点好奇,再说也越来越不可能,所有孩子自已教。于是以后对子女的教棋,就转到了专门教棋的老师的旗下,
而且段位越高,学费越来越贵,到了职业冲段的这个层次,就算不上北京的道场,一年的费用加起来,光是长子就差不多要十万元。但是随就偶尔耳濡目染,以及与老师的深入交往,笔者感到棋院教学有点缺陷。

中国的围棋棋院一般是民办的,与教育部在学校里定点的公办棋队,既是竞争的关系,也是合作的关系。合作的关系是指,这些学校里有点水平的定点棋队,一般都委托给某家棋院(民办)承包,同时也是这些棋院招收高投入学生的最重要的来源。不过有围棋定点的学校,毕竟不会太多,彼此之间的竞争,当然也就有了转校的竞争。当教育部主办的(一般而言是比较重要的,但水平却不见得最高的)比赛时,就会由这些学校所承包的棋院协办。这样对其他棋院和学生,就有了主场客场的区分。我们是自已投资的,打的就全部是客场。

棋院和老师,都需要出成绩才有生源。家长送子女学棋,也要出成绩,才有后劲。笔者没有作过统计,但估计象笔者家庭这样,纯粹是喜欢下棋而学棋的,不会太多;大部分家长,如果打算通过围棋,让孩子开发一下智慧,充共量打到业余冲段就止步了。平心而论,能够真正冲上段,并不容易;已经具备强一段以上实力的孩子,又叫会让家长跃跃欲试,希望再生出一点别的成绩出来。比方说通过高段位或者教育部的比赛成绩,得到加分之类。由于小学高年级开始,功课已经开始渐紧,因此后者就成了段位以上级的家长主要的目的。

尽管主要是孩子他们的妈关心升校,笔者仍然听闻了相关的一些事儿,知道后面的算盘,很难拨得响。一来是业余段位虽然难,但是随着棋手的低龄化,实际规格(至少就临场心理而言)是降低了。高段棋手的人数,无可避免地增加了,一些实际上是特殊照顾的政策,诸如"四段棋手颁二级运动员",自然打折扣。真正要考的学校,不考虑这些加分,能加分的学校,(学棋的孩子成绩一般不错)不需要担心。而且加分还只认近一两年的段位成绩。类似的,全市学生比赛的成绩,也只认近一两年的成绩。所以,走这条路其实没意义的。

无论如何,棋院要随着家长的心思转。既然家长送孩子学棋,存在急功近利,为升学服务的心思,棋院就只能跟着将围棋教学,变成了变相的应试教育。这就是棋院教学的最根本的问题。极少数棋力有一定水平,心思不再是服务于升学时,就会想想,能不能往职业围棋的路上蹭蹭时,被限制的职业棋手的数量,就构成了另一个应试团队。在中国只有一个官方钦定的、垄断的、排他的特许的行会型的棋协,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多少代表了中华传统的"举国天下"。类似的还有足球的足协,以及其他名为民办,实乃官营的"协会"。 
西方也有不少国家是"单一协会",但其一是民营,其二不是排他,其三可能是自然融合的;最后一种是中世纪行会的残留,中国却误认为是"宇宙真理"。这种"国家特许的协会限定"限制了职业的投入,也就限制了市场。
实际上也是中国足球最大的痼疾。在围棋而言阻止了内部竞争的市场开发,中国围棋变成了目的只是为了与日韩"争口气",类似于中国足球的意义,好象就是"冲出亚洲一两次,面子上头争口气"。在围棋而言就是限制了国内围棋商业的发展,也让围棋教学上,出现了高考式的科举,和应试教育式的教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