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6日星期日

网络实名制阴风再起

随时随地"立遗嘱",随时消逝的电波
持续宽松二十年的言论自由,可能只是"窗口期"
读秒声中的言论自由,不要跟左棍鬼子争论"哲学,细节"
希望读者不要追求口号化,知其然,还要知博文所以然

笔者的成长,经历了从言论极不自由的,到言论相对宽松的胡温年代。早期已经是在文革结束若干年以后,某同学甚至在厕所里留下一句戏谑的话,仍然被作为政治事故,给"破案后""你是怎么听到那些话的"(似乎中国人的大脑是天生是纯真一遍听党的话,否则一定是sw的污染),"坦白从宽"招认收听敌台之音,结果领了开除(后来知道是附加了劳教)的处分;在当时说是很宽大了,在文革时几乎肯定就是现行反革命,死刑死缓全部有可能。那哥们厕所里憋屈的犯罪,肯定是一边喊冤枉,一边谢恩党的宽大为怀

因此笔者确确实实感受到六十四日后,言论自由实际上是进步了;也感受到胡温后,言论自由的进一步放宽贷。但是积习难改,仍然是战战兢兢,私下估计某些领导同志那怕是已经"一退到底",动辄给你我再教育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真正开始放弃需要革命的观点,还是因为茅于轼老人提醒胡温治下言论的放宽。能够讨论"如何改革",相当于到达了革命后的"建构状态",革命自然是不再需要的。也正是在这个时侯,怪胎民主派的误区,上升为主要矛盾,因为建构主义的结果,必定就是极权主义,由此又有了反谷物法章节

笔者一直预期,言论自由的放宽,很可能是只是胡温当政的窗口期,习李当政是否仍然延续该窗口期,具备不确定性;怪胎民主派会汇集乌有毛左闹革命,则是可以预期的。袁黑明粉唐突的风暴,紧接着是唱红打黑,然后与重庆阴风密切配合的实名制魅影危机,国进民退的战鼓阵阵,只不过反复强化笔者"言论自由的窗口期"的预期,相应地构成了笔者写博文的某种动力:争取在有限的窗口期内,说明白尽可能多的基本原理。相反地,笔者也看到,很多革命情结浓厚者,时间精力浪费在自我炒作忽悠粉丝,继续反政府闹革命去了

笔者自已的感觉,就象围棋比赛时,身边嘀嗒作响的读秒。读秒期内,笔者宁愿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紧迫的命题上,不会去争论"当前语句是否博大精深"。这种简单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称为"观棋莫语(常称之,旁观者不得呲牙咧嘴)"。对于博文来说,就是阐述当前最有价值的某个问题,而不会再去争论、解释,本来就是各持已见的哲学啊,细节啊,世界观啊。同道者留,异道者走,权威者请速离!!切实指出笔者逻辑定义自我错误的,欢迎之至,任何非要跟笔者"争论(特别是哲学,细节故事)",必为我敌

实名制更为权威地阴风再起,滴达之声更为近在耳边。实名制五毛方式,也再次体现了我国政治宣传模式的哲学爱好,那怕实际上只是领导同志的拍脑袋,总是在先定了政策结论,再让五毛权威哲学家,用纳税人的钱,一会儿是博大精深地跟小民百姓哲学辩论,一会儿小民百姓无可争论的"向国际接轨"的"西方细节"。如此先有定论再找五毛的重大决策,自然是如果不是事实证明领导同志是毛主席式的昏招,混也混不下去,就肯定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运筹帷幄!实名制展示的五毛宣传模式,也说明笔者不争哲学和细节确实明智。

因此笔者的博文,更象是随时可能是"马上消逝的电波",但求在部分读者思想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理解",说句不吉利的话,象"随时可能中断的遗嘱"。如果有一天笔者突然不能行文,如果博文还能被恩准保留一段时间,希望觉得笔者多少有点诚意的读者,仔细再读读已经完成的博文。至少笔者没有打算浪费自已的网上时间,更没有打算浪费(对笔者来更宝贵的)读者的耐心,国内互联网读者的耐心也是极稀罕的。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比起马恩毛左,更令笔者厌恶的,是故意在哲学和细节上,企图消耗笔者时间的假粉丝
ps:顺便说句小事,笔者百度博客,已经壮烈消逝了可能只是多心,但是"一遇为缘,再遇为奇,三遇……",各位试试组合一下有关事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