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是统计的错觉, 房租价格中的缺陷;
房地产相当于一系列高价小盘股,本身具备结构性涨跌,无争论价值;
房价"持续上涨"是不真实的误导,限购和交易税强化非常必要;
房价误导的利益集团过分庞大,李克强政府可能没有勇气,不能知难而上;
这几天不停地有朋友问笔者,"现在该不该买楼,什么地方的房子能不能买",诸如此类。自然,此前还有一些人,跟笔者争什么"各地房价的统计涨涨涨"什么的。后者笔者懒得理,前者笔者总是先问:"你买房子,想干什么"?如果是想养老的,笔者建议他们向远一点二三线郊区和二三线城市买,那里的房子比京上广更适合养老,但不适合保值,因为它们在跌着。如果想投资,应该买京上广一线地段最贵的热销商品房,但不要买豪宅和别墅,因为豪宅的价格在跌着;而且随时要准备出手,房产交易税显然抑制了此类炒家。
从房租增速比较快的品种看,是一房一厅之类的小房子,但却不值得去买。笔者真正关注的不是什么房价涨不涨,而是一般工薪的租金涨不涨。前者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价格及其统计,笔者有自已的理解。笔者认为房价"上涨",实际上是统计的"选择性"错觉。原因是价格实际下跌的楼盘,不会出现在统计之中。这样说并不一定是故意的作弊,而是房地产的交易特性所致。当一个楼盘被追捧时,它是受关注的,价格是不断上升的;如果一个楼盘是下跌时,除非出现恐慌性抛售,否则它将因无成交,价格冻结在过去某个价位。
因此"楼价上涨"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根据,更何况中国的统计数字,从来没有值得信任的真实性。房租的统计相对更有参考意义,但是房租涨跌,主要体现在小规格房。这就是中国所谓"统计性的租售比,空置率"几乎没有意义之处。因为目前商品房涨得好的,一般是租不出的,几乎是空置的;热租的品种,一般不是商品房热销的。"北京房租统计上上涨"令笔者关注,但结论仍然为三。其一是此统计的真实性仍不足以信任;其二是北京限制合租,人为增加了一批短线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没有统计"租不出去的零租收入"。
如果一个人只统计其成绩,不统计错误,必定是伟大领袖式的英才;如果一个股民只统计赚钱,不统计亏损,必定是不世出的股神,如此类推,即可明白房价房租之统计。笔者不敢断定,这些统计上令人怀疑的错漏,到底是无意的失误,还是有意的中国梦;笔者仅仅知道,无论这些统计看上去多么令你感到兴奋,都不足以形成自已投资的根据。更何况,我们很清楚,中国所谓高房价连续上涨的真正动力是什么,其后果和代价是什么,真正能赚钱的,与银行的信贷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房价必定逆转之时,个人与整个经济的破产风险。
笔者再重复一次,自已对于楼盘、房价的运作规律的理解。房子以楼盘为"品种",相当于极高价的无分红的极小盘股,体现为交易买卖的极稀少。因此房价也如高价小盘股的价格特性,但是更为极端化,即更为"结构性上涨与下跌",以致于对其作实时统计的意义不大。愿意看到其涨的,自然能看到涨的房子,反之亦然。甚至于偶然进入统计系统的交易,也很难排除与开发商和中介之间,自买自卖推高标价,即股市中的对倒,并不会消耗开发商和中介的资金。因此房价更大程度上,只是反映了庄家单方面的期望和相应的宣传。
只要客户还相信"土地稀缺,房子保值"之类的鬼话,或者能把买房风险转嫁到银行贷款中,房价表面上就不会跌,由此形成了与土地财政高房价相配合的"信贷'低风险'预期"。在房子不跌的假象中,无限推高财政危机和银行信用危机,直到全面崩溃,房价也将呈现单边下跌,暴露今天不敢面对的"房贷危机"。所以坚定限购政策和强化限制二手房交易税,是非常必要的!指软着陆避免泡沫破裂的坏帐危机,只不过是饮鸠止渴。目前值得怀疑,只是李克强先生可能是比较懦弱的总理,可能没有勇气承受特殊利益集团的压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