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9日星期一

中国房价下跌,特殊权金利益集团如丧考妣

"央行负责人"的错误,掩盖了房价下跌最大可能的危机
房价下跌的最大危险是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堰塞湖,从崩塌的楼市中涌出

 

在预期房价下跌的危机评估中,可以排除被说最多的"房地产不能拉动GDP"的理由;特殊利益集团常用的反问型论证是"房地产不能拉动,还有什么行业可以拉动"——>此种反问,默认了"房地产一直在真实拉动着中国经济(没有坏帐和泡沫)"和"中国经济必须被拉动(计划经济和凯恩斯主义)"两个前提。其次是否定了地方债务危机"不得了"的理由(梅新育曾经就是这种理由),再次是否定了"金融垄断秩序动不得(土地财政的后果集中到银行无限的坏帐中)"的理由(卢麒元这个毛左,就用这个理由为金融垄断辩护)。

至于其他的,诸如"房价下跌,很多人亏了钱,社会会乱",笔者很奇怪,它们能够成为理由。因为股市亏损面和亏损比例之大,远远超过房地产,股市的亏损不会乱,房价下跌的乱,不如说是精彩更合适。而在评估房价下跌的危机以前,首先必须指出央行负责人(可能是不负责)的高房价解读中,错误的理由:"不能因为房价炒作高,而收紧导致房价被炒高的凯恩斯主义,否则会让其他商品价格同步同比例下跌"——>此言预设了凯恩斯主义的前提——>但其指称的现象是不可能的,并且完全违反经济学常识和各位的生活经验的

因为对房价下跌的最重要的危机评估,其理由就建立在对这位央行负责人的"免责理由"的彻底否定了。可以这样说,这位央行负责人,如果不是职业道德是极坏的,就是他的专业常识极其错误的。尽管,我们无法否定,他能够当上帝国央行的负责人,无论是关系学还是主流政治经济学那套忽悠,必定有其过人之处。如果这位央行负责人能够承认他的失言是"不慎,轻率",笔者可以收回对他的评价。这位帝国央行负责人的知识错误,错就错在他在套用费雪教条的同时,把资产价格套进了消费品价格,这是连本科生也不会犯的错误。

费雪教条作为凯恩斯主义的"理由",要害就在于"统计实证"之中,把基于流动性过剩(即央行负责人所指的炒作)的资产价格,混同于其于市场需求的消费品价格。这也是凯恩斯主义在研究大萧条时,最基本的概念偷摸之一。只要注意一下包括约翰.凯恩斯在内的论证,就会发现他们把资产价格(如股市),资本价格(利率),消费品价格(如牛奶)混为一谈。而事实上这三种价格是各自独立的。其中资本价格,更是包括了央行(向商行贷款的)贴现价格,银行间拆借(互相贷款)价格,企业贷款价格和存款价格,等不同利率。
ps:凯恩斯写《通论》时罗斯福政府的央行正在"货币宽松",
凯恩斯同志可能是把央行的宽松政策,当成了市场利率
以资本价格而论,大萧条时期的利率是不跌反升,存款价格最坚挺;类似的,消费品价格的下跌,同时也伴随着电子产品价格的上涨,如IBM就是在大萧条时期的打孔机价格上涨中,成为世界第一大蓝筹。跌得最多的就是分别是期货、股市和房价这些资产价格。原因不在于,
前者是消费品价格指数,具有基于需求的价格刚性,资产是基于货币流动性的,容易在货币紧缩的金融环境中,破坏其价格的刚性边际。用市场上买菜和买炒作的兰花头的价格对比,就很容易理解规律。请问当炒作的闲钱减少时,菜价和兰花头,同幅度价格下跌吗?
因此真实的危机评估,与央行负责人的错误观念完全相反的,
就是作为炒房业的庞大资金,在预期价格下跌时,本来预作买房的资金,就会停止投入房地产,从而破坏了房地产炒作对m2流动性的容纳,即"缓冲通货膨胀的池子"渐渐减少甚至消失;那些因此而泻出的货币流动性,会不会如堰塞湖一样推动通货膨胀的迅速上升?时间滞后周期会如何发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