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一般指"全国普选,一人一票"的公有制民主共同体;
联邦不是共和国;但在规模足够小时,联邦简化为共和国;
共和国的规模变大时,如果不是转为联邦体制,就将转为帝国专制;
共和国的规律很小;帝国的规模较大,联邦的规模可以无限大;
基督教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共和国,基督教从来不是联邦和资本主义的支持者;
一般语义上的共和国,实际上就是指"全国普选,一人一票"的公有制民主的共同体。美国不是共和国,美国是联邦;尽管美国的州的政治组织,接近于共和国。而且合众(诸共和)国由于联邦条约,允许内部迁移者可以彼此享有到籍入籍权,此即被称为"美国没有户籍制度"的假象。联邦不是共和国,联邦是国民主权原理上建立的"邦际之间组成"的共同体。理论上,参加者可以放弃联邦条约,退出联邦。这是共和国和联邦最关键的区别。在传统公有制的专制文化中,把共和国作为民主的追求,恐怕就是专制循环的根本原因。
联邦适合较大地区的共同体,小到一个城市的小型国家,没有必要使用联邦的组织形式。因此如果是在民主选举的状态下,共同体的规模又足够小的话,联邦和共和国的政体模式,就会合而为一,此即"民主的(城市)共和国"。当该共和国的规模重新扩大时,共和国就会因为信息阻尼和地区差异,而出现分裂的趋势。要避免分裂的出现,如果不是采用帝国的镇压地区分离倾向的帝国形态,就是采用适应各地利益差异的联邦形态;否则共和国就会因为内战而分裂,或者因为内战一方的胜利,而按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关系,向帝国转化。
共和国与帝国的共同特别是中央集权,原则上禁止社群和地区退出共同体。如果不是因为根本不可能退出,(如中国一般人事实上不可能移居国外),而在表面上声称"移民自由",就是设置他方否定的,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自主退出的可能性。如美国在南北战争后,具有共和国性质的修正案:"任何州的退出,必须征得全体的同意"。显然,这已经不是联邦性质的条款,尽管世界上指望加入合众国的地区还多得是,如英国就曾提出加入合众国。共和国和帝国都不承认有个体、社群和地区的自主利益,因为这是公有制。
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化,与政治共同体的规模有关,也与其外部的国际环境有关。两个因素是相关联的。当一个共和国的规模显得很大时,它周边的国际环境也相应地弱化,而越来越显得象一个封闭的中央帝国。反之,当一个"世界"崩溃时,(如罗马帝国),其中的个别地区,也会重新面临适宜共和国的条件,(如威尼斯共和国)。原因是信息和物理上传下达之间,导致共和国的政治效率随着规模的扩大而迅速下降。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几个人的旅游团作出决定,与一个几百人的旅游团作出路线决定,谁更容易,谁迹近于不可能?
帝国可以控制比共和国大得多的地区;但是由于镇压的成本内耗,而存在主权边界平衡的边际,即帝国的主权分裂综合症,从而局限于较小的疆域。此即中国人习惯所见到的"中央帝国"的形态,和总是"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亡国史的社会学原因。联邦在理论上可以联合几近无限广大地区,比方说全银河系!但是越大的地区差异越大,共同点就越小,联邦的权限就越小。如今天的联合国,大体上只是一个公德上的号召工具。由于西方政治经济实力在事实上的压倒优势,联合国的政治公德,差不多就是基督教那套"人权宣言"。
基督教的意识形态,显然是"全国普选,一人一票,公有制民主,共和国",这是西方通往奴役之路的根源,也是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基督教的确真心实意的相信人权宣言的人道主义;但是人道主义是所有传统文化的共同点,也是奴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基督教不是人类社会的万恶之源。如果不是因为资本主义从便于个体独立的西方中出现,间接让基督教(包括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左派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基督教可以说是毫无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基督教可以作为无害的个人信仰,但显然不是联邦制和资本主义的支持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