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星期四

福利,消费券和储备

几个错误的自我剖析:福利,消费券和储备

"国民福利救中国"和"消费券拉动内需"都是笔者曾经犯过的错误。真正犯过的错误,如果不认错,笔者自已也会如哽在喉。这两个错误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经济学政策前提是错误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条件限定其负面,而得到其预想中的好处。说得好听点,是曲线救国,所谓用心是好的,手段就可以灵活点;难听点就是"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更难听点就是"既要做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因为笔者确实犯有错误,因此并不介意自已把话说难听点。但是,笔者这种错误,正是很多出发点是好的计划经济者常犯的错误。

相对而言,只有"国民福利才能救中国"是在大框架"高税收,无福利是不对的;社会福利应该有,但应该低水平广覆盖,在保证低成本的情况下,也保证市场经济的自然淘汰不会危及公民生命,和再次奋斗的机会"正确下,仅仅为了战术性的好处"国民福利保障可能会减少个体储蓄的必要性",本来的想法是弱化凯恩斯主义的逻辑前提。 但是这种"因为战术好处"而牺牲"战略原则"的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且凯恩斯主义的前提"国民储蓄导致通货紧缩"的假设"即费雪教条"也是不成立的。(当时还没有建立两者逻辑联系)

"消费券拉动内需"的错误要更实质一点,尽管笔者还没有象一些经济学家那样,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罪于商场代购券之类的"私有货币的滥发";由于信用担保的主角已经由国家转变到私有信用,因此象商场代币券之类的"私有货币"实际上降低法定货币的通货膨胀。消费券也是政府担保的,企业销售回收的消费券,需要最终向央行兑换成法定货币,因此本身就凯恩斯主义。笔者当时的考虑是,不是从央行中增发货币回购消费券,而是从政府财政份额中,当初用于"积极财政拉动"的部分,回扣消费券。

但是正如所有中国人,对于中国政府特色的了解,显然笔者的"好主意"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就算中央有此打算,也不可能克服地方政府的财政阻力。笔者总结自已犯错的教训,就是违背大维度的客观规律,试图用进一步的干预和政策限定,以博取局部的好处,客观注定,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可能正是我国许多水平并不低的国产权威,睁着眼睛说瞎话时的想法。连笔者也能够,至少在认识自已的错误后,(可不是左棍"指出"的就是错,左棍们对过吗?),有错必改。希望我国的权威学者,至少比笔者更有勇气。

还有一些"错误"仅仅是表达精准上的不足。如在接触奥地利学派前,笔者不知道有"边际效用",因此用"价值守恒定律"表达(取名自能量守恒,指生产不能创造价值)。还发现有一篇《两种储备救危机》的观点上是错误的,尽管战术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在战略上和经济学原理上都是不正确的。储备的意义只是争取时间,国家储备本身不能克服短缺。但是该文是后面一系列真知灼见的启蒙。《危机管理,国家是危机管理的工具》就是这一思想在逻辑上一一细化后的结果。笔者视之为本博最具科学性的创意之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