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

战争负担下的国进民退

罗马共和国战争负担下的"国进民退";
罗马共和国通往元首专制的"民主之路"

从贵族热衷奴转非,到平民通过奴转非,为自已自办养老保障,再到释奴税"蓝印户口"价格暴涨;以及同盟者战争后,元老院授予拉丁和同盟者的公民权;(强化了元老院的合法性);都令到罗马公民数量大增的同时,集中到罗马城中领救济的罗马公民也一样暴增。罗马共和国不停征战,贵族却可以通过购置奴隶从事农业集约化,对于负担军役的自耕农的竞争,无可避免地导致小自耕农的破产;不是丢掉了土地,就是变成元老贵族的依附者;从而又令到罗马传统的兵源渐渐消失。这个矛盾在布匿战争结束后,开始白热化

虽然罗马的贵族及其依附者,也需要参军,而且很踊跃;但他们可以用奴隶补充劳动力,又可以从高利贷中补充暂时短缺的头寸。因此罗马频繁出征,对于罗马贵族阶层来说,经济上没有什么影响;甚至是有利的。因为平民自耕农比较穷,买不起奴隶,高利贷也害怕坏账,不愿意向自耕农提供贷款,如同今天的垄断银行,只要有凯恩斯主义,只要还有国企的特权,就不愿向民企贷款!如果把罗马贵族视作"国企",则罗马的对外战争就成了典型的国进民退。因为同样的军事负担下,自耕农会破产,而出现不可抑制的兼并。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的奴隶种植园和农业技术,开始被罗马掌握,而且有了西西里和撒丁等可以开垦的大土地。贵族通过奴隶集约性的农业,取得了更高的效益,并且罗马公民权虽然缓慢地也有波动,但总归地扩散到拉丁同盟和意大利同盟者的身上,(同盟者战争),意味着大大增加了罗马的平民数量。几个因素结合,导致罗马的自耕农(兵源)迅速消失,聚集在罗马的失业无产者(罗马公民)越来越多,从而从根本上颠覆了共和国早期的游戏规则,敲响了元老院政治的丧钟,罗马走上了雅典和迦太基的民主模式的道路

聚集在罗马的无业公民,可以在公民大会可以代替元老院。"一人一票决定全国政策"的制度缺陷,又令到马尔斯广场上的无业公民,成为扩大的元老院,既由罗马社会保障养着,也由平民领袖负债养着,当然更是作为军事领袖的退役老兵,拥护军事领袖的一切号召。在卢卡会议后,所谓的执政官选举,元老院成了橡皮图章。凯撒和庞培的军队,排着队给三头投票。恺撒本人,甚至恺撒在罗马的代理人,都是欠了一屁股债讨好民众的平民明星。讨好民众的主要花销,包括收留贫危,无业的精壮,举办共食盛宴,举办角斗等等。

如同迦太基曾经发生的政治过程一样,元首控制下的公民大会,渐渐代替了元老院,操纵了城邦政治。这一过程同样出现在魏玛德国和今天的委内瑞拉。公民大会本来是橡皮图章,只用于选举执政官(总理);平民大会则选举保民官,元老院选出监察官(总书记)。从前是元老院利用"一人一票"的漏洞,控制了公民大会,总是轻易通过元老院的内定人选;如同今天天朝两会中通过的执政官等名单。由于采用执政官承包社会保障的办法,也就出现了平民领袖寅吃卯粮,通过慈善为名的政治贿选,操纵了公民大会,压倒了元老院

马略军事改革的要害,并不仅仅是解决了罗马自耕农兵源不足的难题,而是让用高利贷贷款装备起罗马的无业者,再从军事掠夺上回报高利贷者的本息。从商业上看,运作过程类似于英国伊丽莎白女皇向德雷克开出的"海盗特许权",这些来自无业者的罗马军人,又控制了罗马的公民选举,将马略七次推上执政官之位。不难理解,为什么苏拉出征亚细亚的任命被元老院取消后,苏拉为什么造反,还能鼓动他的军队支持自已。马略与苏拉的内战,恺撒与庞培的内战,只不过是"公有制民主,必定导致元首专政"的社会规律的过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